人文圖集:法國攝影師鏡頭下1980年代新疆吐魯番真實風貌


1980年代的新疆是什麼樣呢?法國攝影家Marie Mathelin用鏡頭記錄下80年代新疆吐魯番民眾的日常生活。圖為1985年拍攝的新疆吐魯番交河故城。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築城市,也是中國保存兩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遺蹟,唐西域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最早就設在交河故城。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交河故城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圖為交河故城內的寺廟遺址。

高昌故城,位於吐魯番市東面40多公里的三堡鄉,總面積200萬平方米,是西漢至元明時期吐魯番盆地中心城鎮 ,歷經西漢高昌壁、高昌郡、高昌國、唐代西州和高昌回鶻等時期,時間跨度長達1400年左右。高昌故城包括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重城,城址內分佈有大量宗教建築遺址和宮殿遺址 。圖為1985年拍攝的高昌故城風貌。


城內遺物豐富,出土有不同文字的文書和經典。宮城在最北面,保留較好的外城西南和東南角保存2處寺院遺址。內城北部正中有1座不規則的方形宮城,俗稱“可汗堡”。高昌故城在13世紀末的戰亂中廢棄,大部分建築物消失無存 。圖為1981年拍攝的高昌故城。

火焰山位於吐魯番盆地北部,綿延100多公里,《山海經》稱之為“炎火之山”,維吾爾語叫“克孜爾塔克”,意為紅山。隋唐時期曾叫它為“赤石山”,“吐魯番”是維吾爾語“最低地”的意思,是天山博格達山脈與庫魯克塔格山脈之間形成的一個陷落盆地,氣候極度乾旱,常年氣溫很高,尤其是盆地北部的火焰山溝壑林立,曲折雄渾,寸草不生,大峽谷為其中最大的山溝。圖為1985年拍攝的火焰山大峽谷。

炎熱的夏季,在太陽烘烤下,山體溫度可達75℃,熱浪翻滾。太陽直射處可達80℃,沙面可烤熟雞蛋,山體在烈日之下,形成紅色的洪積扇裙扇裙,前緣在乾旱環境下,又形成無數多邊形龜裂,格外引人矚目怪異的峽谷,是攝影愛好者趨之若鶩的地方。圖為1985年法國攝影家Marie Mathelin拍攝的火焰山。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於新疆吐魯番市東45公里火焰山上,木頭溝西岸的懸崖上。鑿有洞窟83個,現存57個。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有壁畫的40多個,總面積1,200平方米,是吐魯番現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是新疆境內較大的佛教石窟寺遺址之一。圖為1981年,法國攝影家Marie Mathelin拍攝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麻扎,是中國新疆當地人實行的一種特殊墓葬制度,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麻扎多為庭院式建築,有圓拱形頂部的高大墓室,以及禮拜殿、塔樓和習經堂等附屬建築,並擁有大量土地、房屋、商鋪等產業。圖為1981年拍攝的吐魯番地區的麻扎。

蘇公塔位於新疆吐魯番市東郊2公里處的葡萄鄉木納爾村,是一座造型新穎別緻的塔形清真建築。蘇公塔是新疆境內現存最大的古塔,建成於公元1778年,迄今已有230多年的歷史,它是清朝時期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為恭報清王朝恩遇,表達自己對主的虔誠,並使自己一生的業績流芳後世,而自出白銀7000兩建造。


1981年,吐魯番當地的婦女在坎兒井洗衣服。坎兒井的知名度遠不如長城,卻是公認的中國古代工程壯舉之一。它由很早以前在中國西北部這片邊遠地區定居下來的當地人修建。這個灌溉方法全靠重力,從天山東部地底把冰川融水輸送到吐魯番盆地。為避免在灼熱的夏季陽光下蒸發,水流穿過縱橫交錯的地下渠道,它們連接著整個地區一千多口井,每條水渠長度從3到30公里不等。1784年鼎盛期,坎兒井綿延5272公里,有1237公里穿過吐魯番盆地。

1981年,在新疆吐魯番的街頭,一頭駱駝在街邊休息。當時,駱駝被用作當地人運輸貨物的工具。

1981年,新疆吐魯番,一家人坐著板車去趕集。

1981年,新疆吐魯番,年輕的當地女孩兒和她的驢車。

1985年,新疆吐魯番,當地人乘坐驢車出行。可見,80年代,驢車是當地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1985年,新疆吐魯番一個露天市場內,當地人售賣自產的哈密瓜和西瓜。

1985年,吐魯番大河沿子站,當地人在站臺上售賣哈密瓜。

1988年,吐魯番市一個普通居民家中,婦女和她們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