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後浙江周邊遊:堆高山,白馬湖,大佛寺,穿巖十九峰

白馬湖

秋後浙江周邊遊:堆高山,白馬湖,大佛寺,穿巖十九峰

白馬湖、春暉名人園”位於距越城區34公里的省級文保單位——紹興市春暉中學內,那裡三面環山,湖泊眾多、幽靜恬雅、自然風光十分怡人。夏丏尊、朱自清、豐子愷、劉薰宇、劉淑琴等前來執教,何香凝、蔡元培、葉聖陶、李叔同、胡愈之等前來講學,吸引了大批莘莘學子前來求學,一時名揚四海,贏得了北有“南開”,南有“春暉”的美譽。“春暉名人園”就是當初一批名人的居家辦公之處,其中有夏丏尊的“平屋”,豐子愷的“小楊柳屋”,李叔同(弘一法師)的晚晴山房,經亨頤的“長松山房”等名人故居,歷年吸引了無數的名流前來參觀瞻仰。

秋後浙江周邊遊:堆高山,白馬湖,大佛寺,穿巖十九峰

堆高山

堆高山景區地處浙東黃金旅遊帶,景區內有建於明代中葉的秀峰庵,歷史悠久。傳說庵內的梵香頗有靈氣,吸引了眾多善男信女紛紛前來。現經少林高僧釋行吉大師擴建為"秀峰寺",建築群相貫三萬八千平方米,高達2.8米的緬甸玉佛為鎮山之寶。堆高山景區蒼山翠嶺、延綿起伏,小溪流水、飛瀑直流,其中雨娘瀑高60米,水勢磅礴,小龍瀑古藤橫鎖,冬來老藤懸雪,頗具古意,勝龍瀑更是林木參天,青藤掛壁,石洞幽深。一條玉鳳溪蜿蜒3800米,有石階隨溪而行、依山起伏。

秋後浙江周邊遊:堆高山,白馬湖,大佛寺,穿巖十九峰

大佛寺

大佛寺又名大佛禪寺,位於浙江省新昌縣城南明街道,始建於東晉。全寺以石窟造像為特色,佛像規模宏大,歷史悠久,立有一千六百多年曆史的石彌勒佛,通高16.3米,兩膝相距10.6米。是中國南方僅存的早期石窟造像,被譽為“越國敦煌”。南朝著名文藝理論家劉勰贊曰:“不世之寶,無等之業”。大佛寺是集觀光朝聖、地質科普、民俗體驗、禪意休閒於一體的大規模、多功能、綜合性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開放寺院、央視影視外景拍攝基地等品牌。

秋後浙江周邊遊:堆高山,白馬湖,大佛寺,穿巖十九峰

穿巖十九峰

穿巖十九峰位於新昌城關西南約22公里處的鏡嶺鎮境內,總面積30.65平方公里,有19峰,峰峰相連,橫亙2.5公里。山上林木青翠,山下溪澗碧澄見底。因中峰上有圓竅,東西相通,故名穿巖十九峰。穿岩石洞高掛巖壁間,隔岸遠觀,有如圭上圓孔。穿巖十九峰風景名勝區由穿巖十九峰、千丈坑、臺頭山、倒脫靴四個景區組成,是我國壯麗的丹霞地貌景區之一。景區以自然風光取勝,適宜遊覽、度假、登山、探險、水上活動等多種特色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