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肝功能化驗單?

陽光與河流


抽血查肝功能可以說是非常基礎而普通的檢查,所有人體檢的時候都有這個項目。為了減少食物消化對結果的影響,肝功能檢查需要空腹抽外周血。

肝功能化驗單主要包含三大方面的內容

1.酶學的指標 看肝臟的損害情況,包括谷丙轉氨酶(ALT)、穀草轉氨酶(AST)、鹼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轉肽酶(γ-GT)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谷丙轉酶和穀草轉氨酶,這兩項升高,說明肝細胞受到損傷。各種病毒性肝炎、飲酒、藥物性肝損傷、毒物性肝損害、脂肪肝,都會引起轉氨酶升高。谷丙轉氨酶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標,1%的肝細胞發生壞死時,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而鹼性磷酸酶、谷氨酰轉肽酶,則是綜合判斷是否有膽管損傷及膽道梗阻,是否有肝內外膽汁淤積。鹼性磷酸酶可以來自於骨骼等其他系統,比如腫瘤骨轉移病人ALP會明顯升高。此外還有膽鹼酯酶(CHE)和乳酸脫氫酶(LDH),肝臟功能儲備越強,膽鹼酯酶CHE指標越高,而像有機磷中毒的病人,膽鹼酯酶可顯著降低。在肝細胞壞死時LDH升高明顯,但特異性差,病毒性肝炎、惡性腫瘤尤其肝臟受累時均可顯著升高。

2.膽紅素的指標 是看肝臟對膽紅素的排洩能力,包括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總膽紅素三種。通過總膽紅素判斷肝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和肝臟是否嚴重損傷。總膽紅素升高見於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胰頭癌等等。如果間接膽紅素升高,多見於溶血性貧血、母兒血型不合、瘧疾等等。如果是直接膽紅素升高,多考慮肝內的膽管或總膽管出現梗阻,比如膽道結石、肝癌、胰頭癌等。

3.肝臟的儲備功能,也就是蛋白,包括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肝臟是合成蛋白的主要場所,如果總蛋白偏低,多半考慮營養不良,而白蛋白偏低,則要排除是否存在肝硬化,而營養不良病人總蛋白和白蛋白都會下降。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球蛋白會升高,出現白球比倒置的現象。白比球值常用來衡量肝臟的嚴重程度,當比值小於1時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特徵之一。

肝功能檢查只是臨床醫生判斷疾病的輔助檢查手段,肝功能正常不代表肝臟沒有任何問題,我們經常在臨床上看到,有些晚期肝癌的病人,化驗肝功能完全正常,也有些多年肝硬化代償期病人,每次檢查肝功能全是正常的。所以我們不能單單的拿一個肝功能的化驗單,看見肝功能正常就說肝臟沒病。此外,肝功能異常也不單純表示是肝臟的問題,很多其他疾病,比如溶血、中毒、營養不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胰腺腫瘤等都有可能引起肝功能指標異常。


胡洋


肝功能檢查,就是通過抽血化驗來了解肝臟功能是否正常。肝功能化驗單是對肝功能化驗結果的顯示,醫生通過對肝功能化驗單的查看,可以很好的判斷出一個人肝臟的情況。

肝功能化驗單上常見的項目包括:

1.血清蛋白檢測

這個項目中包括3個指標:總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另外,白蛋白/球蛋白的比值也比較常用。

其中總蛋白和白蛋白主要反映慢性肝臟損害和實質肝細胞的儲存功能。總蛋白降低常伴有白蛋白降低,總蛋白升高常伴有球蛋白升高。

脫水所致的血液濃縮可導致白蛋白升高,肝病、腎病和營養不良可導致白蛋白降低;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慢性活動型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容易導致球蛋白含量增高。

2.常用血清酶檢測

這個項目包括2個指標: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同時要結合兩者的比值來就行診斷。

當ALT和AST都顯著增高且ALT增高的更快時,這可能患有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表現;當ALT和AST都輕微增高且AST增高的更快時,可能是非病毒性肝病。

3.鹼性磷酸酶(ALP)檢測

這個項目包括2個指標:鹼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轉肽酶(γ—GT)。

當γ—GT含量顯著增高,可能是膽汁瘀滯、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或脂肪肝等病因引起的。

4.血清膽紅素檢測

這個項目中包括3個指標: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這三個指標都有各自的健康參考範圍值,這些指標主要是用於黃疸的診斷和類型鑑別。

上面只是簡單了列舉了一下指標變化和引起指標變化可能的病症,但實際來說,每一種疾病的症狀在每個人身上都會略有不同,而且即使是一種小病,它涉及的上面的指標可能也會非常多,很多時候是需要多項指標綜合判斷,大致判斷只能可能還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才能確診。另外呢,肝功能化驗單其實更多的是給醫生做來參考和判斷病情的,患者只需要有個簡單的瞭解就好,主要還是要聽醫生的。

一切正在發生,思想陶熔鼓鑄。


一切正在發生


  肝功能七項也就是-谷氨酰轉移酶GGT、谷鹼性磷酸酶AKP、血清總膽紅素TBil、血清總蛋白TP、谷丙轉氨酶ALT、穀草轉氨酶AST、穀草/谷丙比值,以下是具體介紹:

  γ-谷氨酰轉移酶GGT:正常值為0-40U/L,該酶含量升高常見於慢性肝硬化、急性肝炎,當肝癌時含量持續性升高。

  鹼性磷酸酶AKP:正常值為30-90U/L,當其含量升高時具體結合其他項進行判定。

  血清總膽紅素TBil:正常值為1.7-17.1μmol/L,主要由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組成,是反映肝臟排洩能力的檢測。

  血清總蛋白TP:正常值為60-80g/L,主要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組成,是反映肝臟儲備能力的檢測。

  谷丙轉氨酶ALT:正常值5~40U/L,是診斷肝細胞實質損害的主要項目,其高低往往與病情輕重相平行。

  穀草轉氨酶AST:正常值0~40U/L,主要存在於肝細胞的線粒體中,所以當期含量升高,一般表明肝細胞損傷比較嚴重,既有可能存在肝細胞壞死現象,有時是肝硬化的前兆。肝功能不好怎麼調理。

  穀草/谷丙比值:正常值為1.0-1.5、當比例小於1時稱為顛倒、是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特徵之一。


醫護有約


社會上患有肝臟疾病的人特別多,很多人是因為做了檢查才發現的,但都是聽醫生說的而已,自己並不會看,也不知道要看哪一項。其實肝功能試驗種類很多,各種試驗只能反映肝臟功能的某一側面,因此在看肝功能化驗報告單時要注意綜合分析與評價。

  1、血清蛋白

  當肝臟發生病變時,總蛋白(TP)可降低,白蛋白(A)與球蛋白(G)的含量會發生改變(大多是白蛋白減少而球蛋白增高),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A/G)變小,甚至倒置。

  2、血清麝香草酚濁度試驗(TTT)

  本指標增高常提示有急、慢性肝臟損害,但血脂高的患者可出現假陽性。

  3、血清膽紅素

  包括總膽紅素、一分鐘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任何類型的黃疸均有膽紅素增高,該指標能準確反映黃疸的程度。一分鐘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對黃疸的鑑別有重要的價值。

4、ALT與AST

  測定兩者血中活性增高值,能反映肝細胞損害和壞死的程度,是病毒性肝病最敏感的肝功能檢驗指標。其中ALT對病毒性肝病的診斷特異性較AST更有價值。

  5、鹼性磷酸酶(ALP)

  本指標的測定對鑑別梗阻性黃疸和肝細胞性黃疸有一定意義。該指標如明顯增高對診斷肝內佔位性疾病有幫助。

以上的一些信息,大概懂就行,畢竟我們不是專業的醫生,如果真患有肝臟疾病,聽從醫生的安排,該吃藥的吃藥,該鍛鍊的鍛鍊,相信只要不是特別嚴重的情況下,都是能恢復的,如果沒患有肝臟疾病那就更好,平時適當的吃些硒麥芽五味子片預防或改善肝功能都是不錯的,但是要注意儘量少熬夜和飲酒,這些都是患肝病的根源。


一輩子愛你20


肝功能檢查是評估肝臟代謝情況,探測肝臟有無疾病、肝臟損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斷預後和鑑別發生黃疸的病因等。
看到肝功能檢查結果時,我們先跳過那些複雜的數據,直接看提示是否有“↑”“↓”或“H”“L”的標誌。如果提示沒有標誌,那恭喜您本次體檢項目均在正常範圍,如果看到了這些標識,那您就要認真閱讀報告了。
肝功能檢查項目包括轉氨酶、蛋白、膽紅素等十幾個項目,人們關注度最高的是轉氨酶、膽紅素、白蛋白、球蛋白。
轉氨酶分為兩類,谷丙轉氨酶(9-50U/L)、穀草轉氨酶(15-40U/L),這兩個指標升高意味著肝細胞受到損害,與熬夜、酗酒、藥物、各種肝病、心臟病、腫瘤等有關,提示您肝臟或其他臟器出問題了。當這兩項指標低於80U/L時,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睡眠、勞累、感染、飲酒等,根據您的情況,可暫不用處理,必要時複查隨訪。大於80U/L時,與很多因素有關,如:各型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臟病變、藥物性肝臟病變以及疲勞等都會影響肝功能。建議專科就診,進一步治療,注意複查隨訪。如果這兩項指標偏低,臨床意義不大,暫不做處理。
膽紅素也是肝功能檢查裡面比較容易出問題的指標,是評估黃疸的重要指標。膽紅素偏高是由於肝臟的攝取和膽汁的排洩功能發生障礙引起的,膽汁膽紅素偏高並不一定由肝炎引起,請不必驚慌,建議到醫院去進一步檢查,明確引起膽紅素偏高的原因,專科隨訪複查。
白蛋白、球蛋白偏高,當血液濃縮,炎症,免疫性疾病都可能出現球蛋白升高.,單純的總蛋白和球蛋白偏高,可能與沒休息好、感冒或吃了某種藥物有關,您的指標輕度異常建議定期複查肝功能,飲食以清淡為主,多吃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白蛋白偏低建議調整飲食結構,增加蛋白質的攝入,注意複查隨訪。單一的球蛋白偏低,一般見於生理性原因,例如營養不良、蛋白質攝入不足、又或者是人體對外來蛋白的吸收能力不好,貧血等;建議您調整飲食結構,複查隨訪。
肝功能異常者,在膳食方面忌辛辣、禁菸忌酒、忌食加工食品如罐頭、火腿等,勿濫用激素、抗生素、各類補品保健品、忌生活不規律,保持情緒穩定,忌生氣,氣大傷肝。堅持體育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促進健康。
常規健康體檢、入職入學體檢、公務員體檢等建議做肝功5項檢查;脂肪肝、酗酒、長期服藥人群建議做肝功8項檢查,各類肝病、腫瘤患者、心臟病等建議做肝功全套檢查。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肝臟在營養物質代謝、藥物和食物的解毒轉化方面等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另外肝臟也是合成血液中各種凝血因子、各種蛋白的重要場所。一旦肝功能異常,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懷疑肝功能有問題的患者,一般首先是進行肝膽系統B超檢查、肝功能檢查,那如何看懂肝功能化驗單呢?

  其實,現在的化驗單結果標識非常明確,拿到肝功能化驗單後,只要有箭頭的指標就是異常指標,箭頭向上,表明化驗結果高於參考值水平;箭頭向下,表明化驗結果低於參考值水平。然後看這些異常指標的波動情況,如果和參考值範圍的最低限或者最高限比較,降低或者升高的幅度很小,屬於無臨床診斷意義的指標,大致還算是正常,如果明顯升高或下降的指標才是病理性指標,有臨床診斷價值。

  反映肝細胞損害最敏感的指標是谷丙轉氨酶和穀草轉氨酶,如果這兩個指標明顯升高往往提示肝細胞有活動性炎症,而r—谷氨酰轉肽酶、血清鹼性磷酸酶升高則常見於肝炎、肝硬化、脂肪肝、梗阻性黃疸甚至肝癌等;當肝功能明顯下降時,肝功能化驗結果中可出現總蛋白降低、白/球比值減小甚或倒置。

  此外,肝功能中的膽紅素也是肝功能檢查裡比較容易出問題的指標,膽紅素有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另外一個指標是總膽紅素。如果這些指標出現異常,可能是肝臟出了問題,當然還可能有其他疾病,例如血液系統的疾病。所以,看懂肝功能化驗單後,還需要根據患者臨床症狀和其他相關輔助檢查,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其實我想說我們大學讀了7-8年,又經過臨床培訓3-4年後大概花了10年時間才能基本能看懂裡面的所以異常結果!很多時候裡面的異常結果需要組合起來看,而且還要跟臨床症狀表現以及其他的實驗室檢查結果,比如說肝臟的彩超或者是肝臟的ct配合加一起看,不可三言兩語就一下子就教會你怎麼看,而且就把你給教懂!總而言之,當你拿到化驗單的時候,你發現裡面沒有一個箭頭,化驗單後面都有正常範圍(就是下圖的參考值範圍),發現化驗單裡面如果一個箭頭都沒有,這張化驗單就基本正常的(這個僅限制於肝功能化驗單,其他化驗單就算沒有箭頭有時候也有可能是異常的),如果發現有箭頭,而且箭頭很多越多,不管箭頭向上還是向下,最好都要去諮詢專業的消化科或者肝臟科的醫生(比如說下面配圖這張化驗單)最好就要去諮詢一下專業醫生!


消化內科葉醫生


肝功能化驗單都有哪些指標?都代表什麼意思呢?



谷丙轉氨酶ALT和穀草轉氨酶AST,及二者的比值。

  1. ALT活性測定對肝、膽疾病的診斷、療效觀察和預後評估均有重要價值。急性肝炎時ALT顯著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時僅輕度升高;對無黃疸、無症狀肝炎的早期:診斷陽性率較高,且出現時間較早,根據其活性變化可判斷病情和預後,若出現黃疸加重、ALT 降低的“酶膽分離”現0象,是肝壞死(重型肝炎)的先兆;脂肪肝、肝膿腫、膽管炎及膽囊炎ALT亦可升高;
  2. 血清中AST也可來源於肝細胞,肝中AST 70%存在於肝細胞線粒體中, 30%存在於細胞質中, AST和ALT平行的增加提示肝細胞壞死,在肝病的鑑別診斷中AST具有特別意義,各種肝病可引起血清AST的升高,有時可達1200U,中毒性肝炎還可更高。
  3. AST/ALT比值測定對肝病的診斷有一定意義。AST/ALT比值<1.0表明輕度肝臟損害和一些炎性疾病;比值>1,特別是>2,表明主要是壞死型的嚴重肝臟疾病,這種比值經常出現在慢性肝炎和酒精性肝損害;急性病毒性肝炎AST/ALT降低,因為AST在疾病病程的半衰期要比ALT短, AST/ALT也是肝損害預後的指標。



鹼性磷酸酶( ALP)

血清ALP增高常見於肝膽疾病 肝外膽管梗阻(如結石、胰頭癌)時血清ALP水平明顯升高,且梗阻越完全,ALP水平愈高;肝內膽管梗阻時(如癌組織的侵入等) ALP水平上升較小;傳染性肝炎患者ALP輕度上升或正常。

膽紅素測定總膽紅素( T-BIL),直接膽紅素(D-BIL),間接膽紅素( I-BIL)。

  1. 判斷有無黃疸和黃疸程度 總膽紅素在: 22~ 35umol/L為隱性黃疸; 35~ 170 μmol/L為輕度黃疸; 170~350 umol/L為中度黃疸; > 350 μmol/L為重度黃疸。
  2. 判斷黃疸類型根據總膽紅素含量: 阻塞性黃疸(完全阻塞) 360~540 umol/L; 不完全阻塞性黃疸為180~280umol/L;肝細胞黃疸為29~126umol/L;溶血性黃疸很少超過90 umol/L。
  3. 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增高為阻塞性黃疸,如膽石症、肝癌、胰頭癌等;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增高為肝細胞性黃疸。

血清白蛋白(Alb)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A/G

  1. 白蛋白是由肝實質細胞合成,是血漿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質,在維持血液膠體滲透壓、體內代謝物質轉運及營養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2. 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 A/G比值可反映肝功能損害的程度,比值<1.25提示有肝臟損害;比值<1時病變嚴重,常見於肝硬化;若治療有效比值逐漸回覆,可作為病情觀察和療效的指標評估。

總結:以上就是評價肝功能的指標,不學醫的做個瞭解即可。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覺得寫得不錯的話,記得點個贊哦!如果還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識,關注我,私信為你解答!


醫療工作者張


許多肝病患者住院和門診後經常會做“肝功能”檢查,“肝功能”包括哪些項目,如何理解“肝功能”化驗單呢?請您花費5分鐘時間,仔細閱讀下面的內容,就能明白“肝功能”檢查的意義。

“肝功能”檢查具體包括:轉氨酶(包括ALT、AST兩種)、膽紅素(包括間接膽紅素、直接膽紅素以及兩者之和的總膽紅素)、白蛋白、球蛋白、γ-谷氨酰轉肽酶、鹼性磷酸酶。下面一一為您介紹。

1、轉氨酶:

轉氨酶在人體來源較多,除了肝臟可以產生外,其他如心臟、大腦、肺、肌肉、腎臟都會有轉氨酶產生,所以轉氨酶升高,一定要明確是不是肝臟病引起的,如果患者以往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或脂肪肝、酒精肝,或有明顯的肝炎症狀體徵(如納差、腹脹、厭油、肝掌、蜘蛛痣等),或結合膽紅素、白蛋白、肝臟B超結果等也有明顯異常,則考慮為肝臟炎症所致轉氨酶升高。通常普通肝病患者,轉氨酶升高以ALT為主,而酒精性肝炎患者則往往以AST為主。

2、膽紅素:

包括兩種,間接膽紅素(又稱非結合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又稱結合膽紅素),兩者之和稱為總膽紅素。間接膽紅素多來源於衰老的紅細胞,所以單純間接膽紅素升高要考慮溶血所致,往往沒有肝臟疾病。而直接膽紅素是由間接膽紅素被肝臟攝取並加工合成而來。直接膽紅素經膽管向腸道排洩,如其間管道狹窄或不通,則會導致直接膽紅素升高。肝臟疾病患者,往往兩種膽紅素升高,原因是原材料(間接膽紅素)充足,但工廠(肝臟)加工能力下降,則會導致間接膽紅素升高;而直接膽紅素升高的原因是因為肝臟炎症導致膽管狹窄,直接膽紅素排洩不暢所致。對於肝臟炎症而言,間接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之和(總膽紅素)是評價肝損重要的指標,越高往往預示肝損越重,預後越差。如果單純為直接膽紅素升高,往往提示膽管阻塞,常由膽管結石,膽管癌所致。

3、白蛋白和球蛋白:

白蛋白是由肝臟合成,肝臟功能受損時,白蛋白合成減少,但白蛋白在人體內停留時間較長,所以在慢性肝病(尤其肝硬化)或肝損傷較重患者中,白蛋白才會明顯下降。當身體有慢性炎症時(不僅限於慢性肝炎),球蛋白會升高。所以在慢性肝炎患者,白蛋白下降,球蛋白升高,會出現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下降,簡稱為白球比例倒置。

4、γ-谷氨酰轉肽酶:

人體內腎臟最多,其次為胰和肝,正常人血清中γ-谷氨酰轉肽酶主要來自肝臟。對於肝臟疾病而言,γ-谷氨酰轉肽酶升高往往提示:1)膽汁淤積,2)酒精性肝病,3)原發性肝癌,4)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5、鹼性磷酸酶:

鹼性磷酸酶廣泛分佈於人體肝臟、骨骼、腸、腎和胎盤等組織。鹼性磷酸酶升高往往提示相關臟器疾病。對於肝臟而言,常提示膽汁淤積,肝硬化,膽管惡性疾病等。


生活點子


反映肝細胞損害最敏感的指標是谷丙轉氨酶和穀草轉氨酶,它的增高往往提示肝細胞有活動性炎症,而r—谷氨酰轉肽酶、血清鹼性磷酸酶增高則常見於肝炎、肝硬化、脂肪肝、梗阻性黃疸甚至肝癌等;當肝功能顯著減退時,可出現總蛋白降低、白/球比值減小甚或倒置。當然,肝臟功能生化檢測結果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需要結合患者病情綜合分析判斷,才能作出較客觀正確的診斷。

肝臟血清生化試驗的項目很多,主要有肝酶、膽紅素和血清蛋白。肝酶包括轉氨酶、鹼性磷酸酶和γ轉肽酶。血清肝酶(特別是轉氨酶)和膽紅素反映肝細胞損傷,表達肝臟功能狀態的意義很有限,將其列入“肝功能試驗”並不準確。真正的肝功能包括合成、分解代謝和清除毒素。臨床常規檢查的主要有血清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時間反映肝細胞合成白蛋白和凝血酶原的能力,白蛋白降低或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表示肝功能降低、或有功能的肝細胞數減少。

表示肝損傷的試驗與表達肝功能的試驗可以清楚分開,但在肝損傷(如肝炎)時,也常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的異常,肝損傷愈重,肝功能降低也愈明顯。

谷丙酶升高說明什麼?

轉氨酶包括谷丙酶和穀草酶。谷丙酶存在於肝細胞漿中,血清水平升高表示酶由損傷的肝細胞滲漏,細胞膜的輕微損傷即有明顯升高,可以靈敏反映炎症活動性。升高的幅度可以從幾十到幾千:炎症活動性強的升高幅度大,起病就急;炎症活動性弱的幅度升高小,起病就慢。升高幅度大的可能發展為較重的病變,但如及時消炎降酶治療,炎症可以消退,病變未必嚴重。急性肝炎病人的谷丙酶常常上千,絕大多數幾個月就好了;許多肝硬化病人的谷丙酶只有100上下,能說比急性肝炎病情輕嗎?很多慢性肝炎病人的谷丙酶只有小幅度波動,病情卻在持續中緩慢進展,所以系列的定期檢查比一時的升高幅度更為重要。

任何組織細胞中都有谷丙酶,升高了不一定有肝臟的損傷,踢一場球腿肚子酸了,谷丙酶也升高。但肝膽系統中谷丙酶最豐富,如超過200,多數是肝膽的疾病;如超過1000,就只能是肝膽的疾病了。


穀草酶升高說明什麼?

穀草酶只有1/5存在於肝細胞漿中,約有4/5在線粒體(細胞內管理氧化和能量的細胞器),線粒體損傷時穀草酶明顯升高,反映肝細胞病變的程度。穀草酶升高的幅度一般小於谷丙酶,如超過谷丙酶,而且長期持續,提示病變的慢性化和進展性。

酒精性和藥物性肝病時主要是穀草酶升高,故穀草酶/谷丙酶比率>1.0;病毒性肝炎時穀草酶/谷丙酶比率<1.0,但當進展至肝硬化時比率>1.0,甚至谷丙酶正常而穀草酶升高。

在許多組織中都有穀草酶,分佈更廣泛,特異性就更低。急性心肌或骨骼肌損傷時穀草酶會升高。

鹼性磷酸酶升高說明什麼?

鹼性磷酸酶存在於肝、膽管、腸壁、骨骼、腎臟、胎盤和白細胞等許多組織中。正常妊娠3個月後,由於胎盤長大,血清鹼性磷酸酶水平可增高2~4倍,產後3周才恢復正常。在兒童和老人此酶升高,顯然與骨骼的改變相關。

如有γ轉肽酶同時升高,說明鹼性磷酸酶也來自肝膽系統,由於肝膽系統疾病而兩者升高;如果膽紅素也升高,就是肝內外的淤膽性疾病。

轉肽酶升高說明什麼?

γ轉肽酶存在於許多組織,在肝、胰和腎臟濃度很高。在肝臟疾病,γ轉肽酶升高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有30%,活動性肝硬化有50%,酒精性肝病有70%,對診斷酒精性肝病是重要的指標。

膽紅素升高說明什麼?

間接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相加就是總膽紅素。間接膽紅素輕度升高,而轉氨酶並不升高,在正常人中並不少見;間接膽紅素升高還見於紅細胞溶解而肝細胞又代謝不了時的黃疸。直接膽紅素升高,同時有鹼性磷酸酶和γ轉肽酶升高,見於淤膽性疾病,包括膽道阻塞、淤膽性肝炎等。肝細胞的病變血清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都升高,黃疸型病毒性肝炎是典型的肝細胞性黃疸。

白蛋白降低說明什麼?

影響白蛋白合成的不僅是肝臟疾病,還與營養狀態、甲狀腺和糖皮質激素等相關;白蛋白降解加速見於一些疾病時從腎、小腸和腹水中丟失。因而,血清白蛋白水平不只取決於肝臟的功能狀態,這一試驗對於肝臟功能是非特異的。

正常成人肝臟每天合成白蛋白約10克;降解很慢,血清水平降低一半要20天。故在急性肝病時不會降低;而在慢性肝病則是一個重要的肝功能異常表現。肝硬化病人每天的合成量只有3~4克,白蛋白降低的程度反映肝病的重度和病期的長短。

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說明什麼?

凝血酶原時間由肝臟合成的凝血因子的水平決定,凝血因子合成少了,凝血酶原時間就會延長,所以是反映肝臟合成功能、病變嚴重程度和疾病後果的重要指標。

血清凝血酶原水平降低一半隻要12小時,假設肝細胞合成功能完全喪失,2日後凝血酶原下降95%,而白蛋白只下降8%,故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最能反映急性嚴重肝損傷。但一般肝損害時並無改變,不是一種靈敏的肝功能試驗。

血清肝生化試驗是非特異的,非肝臟的生理和病理因素可能也會出現試驗的異常結果。所以在肝臟疾病診斷時要除外肝臟以外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