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眉少年病床上哀求媽媽:不治了,我拖累你們太久


來自山西省和順縣餵馬鄉的霍永明從18歲起,開始到煤礦工作。從最初的每月500元,到現在的每月能賺7000元左右的工資,45歲的霍永明在煤礦已經工作了27年。2013年開始,連續7個年頭的除夕夜,他都在井下挖煤,只為一晚300元的加班費。除夕夜,人人都期望團圓,但是霍永明卻指望加班給兒子賺錢治病。

霍永明的兒子霍鵬宏今年14歲,8年前被確診患有神經母細胞瘤。那是2011年11月,剛上小學的霍鵬宏,開始頻繁的肚子疼。霍永明和妻子閆素芳帶著霍鵬宏去了好多家醫院,最後在山西省兒童醫院,終於查出了病因——神經母細胞瘤,一種霍永明聞所未聞的病。圖為,這些年媽媽每天守護著霍鵬宏。

霍鵬宏第一次手術是在2012年1月份,腫瘤切除手術後,又經過幾次化療鞏固,終於在被確診的18個月後出院了。在這次出院的那一刻,霍永明真的覺得自己的孩子好了,一家人可以迴歸正常生活。但是到了2015年10月,霍鵬宏的肚子又開始疼,腫瘤復發轉移了。因為這次復發比之前更嚴重,所以霍鵬宏的家人,跟親戚朋友借了一筆錢,帶著孩子到了北京的醫院治療。


在2016年的冬天,霍鵬宏接受了第二次腫瘤切除手術。手術後,霍鵬宏長期接受化療,現在霍鵬宏需要一種外購藥來控制病情,每瓶就要2000元的價格,加上治療費用,一個月開銷大概在3萬左右。近期,霍鵬宏腫瘤復發轉移到了腿骨上,因為腿疼的厲害,霍鵬宏只能躺在床上。“媽,我爸太累了,你別讓他加班了。放棄治療我也不會怪你們,我拖累你們夠久了。今年,我想一家人能回老家團圓。”霍鵬宏在病床上懇求媽媽。

“老房子拆遷拿到38萬,本來想攢著等孩子大了結婚的時候用,沒想到治病全用了。拆遷款用完,就只能厚著臉皮借,這家借了那家借。我現在下了班,空餘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借錢。”談到這8年來的堅持,霍永明說。圖為,霍永明在向單位附近熟悉的朋友借錢。

每次霍永明一發工資,第一件事就是開始算著下次孩子化療的錢怎麼辦。每個月一次化療,每次化療3萬,霍永明自己每個月7000的工資是不夠兒子的治療費的。煤礦的工作是按工分計算的,從到井下工作地點的那一刻起,按生產出的煤礦產量計算工分。因為挖煤機器一年365天的運轉,所以工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時間請假適當安排休息,霍永明基本不請假,除非給兒子看病,此外霍永明儘量申請在節假日排班。圖為霍永明會將每一筆借款記錄下來。


常年在井下昏暗的環境工作,霍永明的眼睛已經不太適應明亮的環境。在井上時需要戴著眼睛,到了井下反而不需要。圖為霍永明下班後搭同事的車回家。

霍永明說,因為長時間在井下工作,接觸挖煤機器帶來的粉塵,大部分都會有職業病。如果想好起來,需要離開這個工作環境。但是霍永明沒有其他選擇,這是他現在能做的,掙錢最多的工作,所以霍永明選擇繼續堅持下去。

8年的時間,兒子霍鵬宏接受了45次化療2次手術30多次放療,總計150萬的治療費用。“讓我放棄孩子,我做不到,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做不到。我拼盡全力,就是想讓孩子活下去。”爸爸說。

如果您願意幫助這個家庭,可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項目詳情,進行捐助。如不能識別,可將二維碼保存到手機相冊,打開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掃描識別。該項目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水滴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所有。監督電話:400-006-9958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臺搭橋,發佈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公益項目。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