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放“狠話”: 高中生根本不配減負!學生怎會沒有任何負擔?

減負!減負!這是近來全國學生和家長最關注的話題之一,甚至有地方擬規定小學生晚9點、初中生晚10點可經家長確認拒絕完成剩餘作業。一時輿論譁然!

對這些不靠譜的減負“歪經”,教育部終於忍不住了,有話要說!

合理的學業負擔是必需的,是激發學生潛力和鍛鍊學生能力的必要條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在11月5日教育部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強調,給學生減負是要把不合理的負擔減下來,並不是降低課程標準,也不是讓學生沒有任何負擔!

俞偉躍認為,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不能簡單縮短在校時間、減少作業量、降低課程難度,而是要做到有增有減——

  • 減去強化應試機械刷題、校外超前超標培訓等不合理的負擔
  • 進一步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
  • 堅決避免出現無差別的全體減負、無目的的盲目減負、不顧實際的強制減負

很多人十分贊同俞副司長的觀點。目前基礎教育階段課業負擔過重,根源在於基數巨大的考生在高考中競爭的程度太激烈!過度“減負”不會改變考生巨大基數與優質大學有限的招生人數之間的矛盾。因此,讓學生公然拒絕完成剩餘作業這樣的“減負”,必然淪為形式主義的一陣風,根本不能解決任何實際問題。

歐美國家所謂的“素質教育”、“快樂教育”,說穿了就是個荒誕不經的神話:這些國家早在基礎教育階段就已經實現了階級分化,普通人家的孩子讀教育水平一般的公立學校,用少年時沒心沒肺換來一生的卑微;有錢人家的孩子早早進入精英學校讀書,課業負擔極重,何嘗不是咬著牙擠進一流高校?

假如這樣的過度“減負”真正實行,對於沒後臺、沒背景的普通人家孩子必定是災難——學校講授的知識越來越少,放學越來越早;普通人家的孩子在家玩手機打遊戲,有錢人家的孩子參加價格不菲的私人培訓班;最後誰更有機會獲得優質高等教育的入場券,還用說嗎?

尤其對於15-25歲的年輕人而言,減負更是一個“偽命題”。為什麼這樣說?因為15歲之前和之後面對的考試,完全是兩種類型!而人一生的命運,就取決於15-25歲這十年的努力程度和效果!

國家放“狠話”: 高中生根本不配減負!學生怎會沒有任何負擔?

15歲之前,中國孩子面對的考試都是“檢驗性考試”。什麼意思?就是說初中畢業前的各種期中期末考試、全縣全市的統測,目的都是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師教學基本任務完成了沒有?學校的教學組織管理是不是達到了基本要求?

這些考試有沒有給學生、老師、學校排名次的目的?有!但絕對不是主要目的。義務教育法在那裡放著,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現在中國孩子們接受的都是免費的學校教育,辦學經費、工資都是國家出,除了績效獎勵,一個地區內的學校和老師收入差不多。公辦小學初中和老師沒有動力、也沒有義務,用考試去把孩子和自己分個三六九等。(這也是民辦初中為啥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因為只有他們追求考試成績!)

但“不幸”的是,初中階段的最後一次考試——中考,它不是“檢驗性考試”,而是“選拔性考試”!這時候為什麼要選拔了?因為所有孩子都有權利有義務上到初中畢業,但是國家沒有義務、家長也沒有權利讓所有孩子都去讀普通高中!

那麼,中國孩子有多大幾率能讀高中呢?以全國考生第一大省河南省為例,根據河南省教育廳公佈的數據,2019年河南中考報名人數達141萬人,而全省普通高中招生人數只有73萬,也就是說將有68萬人上不了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的錄取率不到51%!

再看看往年的情況,河南省教育廳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

國家放“狠話”: 高中生根本不配減負!學生怎會沒有任何負擔?

2016-2019年河南的初中畢業生人數在逐年增長,普高招生人數卻沒有增長多少,2016年、2017年大概有53萬人上不了普高;2018年55萬;2019年68萬,預計到2020年全省很可能超過70萬初中畢業生上不了普高!

所以,當你還有機會坐在高中教室裡讀書,請一定珍惜!因為你的一半同齡人連讀普高的機會都沒有。

國家放“狠話”: 高中生根本不配減負!學生怎會沒有任何負擔?

上高中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考大學。
現在考大學難嗎?

對相當多高中生來說,現在考大學已經不是什麼難事。自1999年開啟大學擴招以來,中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從1998年的9.8%,上升到了2018年的81.13%(2018年全國普通本專科招生790.99萬人,根據報名人數計算,2018年全國高考總體錄取率達到81.13%,再創新高)。大學生,已經不再稀有。

但如果你走進任何一所普通高中,就會發現學生們“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的現象仍然屢見不鮮。原因就在於,上大學沒那麼難了,但是上個好本科還比較難,上重點本科更是難上加難!

這不是聳人聽聞,而是實實在在的數據!我們來看看:

地區
高考人數(萬)
本一批次錄取人數(萬)


一本上線率
北京
5.90
2.14
36.3%
天津
5.60
2.01
35.9%
上海
5.00
1.48
29.5%
蘇州
33.90
9.19
27.1%
陝西
32.59
7.83
24.0%
黑龍江
20.40
4.49
22.0%
福建
20.78
4.24
20.4%
寧夏
7.17
1.43
19.9%

山東
60.10
11.80
19.6%
遼寧
24.40
4.72
19.3%
河北
55.96
10.69
19.1%
安徽
51.30
9.67
18.8%
重慶

26.40
4.95
18.7%
湖北
38.40
6.51
17.0%
甘肅
26.68
4.47
16.7%
浙江
32.00
5.32
16.6%
內蒙古
19.90
3.29
16.6%
青海5.50
0.88
16.1%
湖南
49.90
7.67
15.4%
四川65.00
9.57
14.7%
雲南
32.00
4.3413.6%
廣東

76.00
9.78
12.9%
吉林16.27
2.07
12.7%
山西30.20
3.82
12.7%河南
103.00
12.92
12.5%
江西
42.10
5.04
12.0%
貴州
45.87
5.46
11.9%
廣西
46.00
4.65
10.1%

以上就是今年各省的一本錄取率,個別省份沒有查到。

全國一本批次的平均錄取率是18%,換言之,每年會有740萬左右考生與一本無緣!

有人因為發揮失常跌到二本,有人因為超常發揮考上一本,但當分數線和成績公佈的那一刻,沒人會聽你解釋。

當然,高考的boss是985大學,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順利通關一本,那麼打敗boss有多難,不妨來看看今年各地985大學的錄取率——

省份
理科985錄取率
文科985錄取率河南

2.50%
0.35%貴州
2.51%0.44%
湖南
2.67%0.81%廣西
2.67%0.54%
四川
3.01%
0.54%安徽
3.27%
1.36%
江西
3.33%
0.56%

廣東
3.38%
1.05%
河北
3.39%
0.48%
甘肅
3.48%
0.60%
山西
3.88%0.60%山東
4.23%
0.69%湖北
4.43%
0.83%寧夏
5.17%
1.23%
重慶
5.46%
0.95%
黑龍江
5.63%
0.86%
青海
5.95%
1.61%
海南
6.55%
0.98%
福建
6.73%
0.98%
江蘇

7.42%
1.44%
遼寧
7.96%
1.32%浙江
9.24%
陝西9.40%
3.82%
天津
13.85%
2.95%
北京
15.73%
6.35%

雖然各地錄取率存在差異,但不管在哪兒,能考上985大學,才是高考的贏家!

對於這些考上985的人生贏家來說,有誰知道,他們為此付出了多少?

有誰知道白天沒有時間、沒有地點發洩,晚上躲在被窩裡的他們蒙著頭默默的啜泣?

有誰知道他們在付出了很多努力後,不進反退的挫敗感是多麼刺痛他們的心?

有誰知道他們付出了那麼多努力,依舊會受到老師的批評?

有誰知道,他們所失去的,他們所承受的?

國家放“狠話”: 高中生根本不配減負!學生怎會沒有任何負擔?

國家放“狠話”: 高中生根本不配減負!學生怎會沒有任何負擔?

國家放“狠話”: 高中生根本不配減負!學生怎會沒有任何負擔?

國家放“狠話”: 高中生根本不配減負!學生怎會沒有任何負擔?

幾乎所有人在高中時代,都聽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等上大學你們就輕鬆了。"大家都信以為真。老師口中輕鬆自由的大學生活就像是前方的一片梅林,望一望似乎就能止住當前埋頭題海的勞累。

但等闖過了千軍萬馬的高考獨木橋,踏入大學校門的你會悲傷地意識到,高中老師的話純屬胡扯:大學完全沒有比高中輕鬆,甚至還要辛苦得多。這種辛苦,不再意味著早晨5點的鬧鐘、堆積如山的試卷和老師家長壓在肩頭的期望,而是

內心對於未來的迷茫和彷徨

10月9日,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發佈通知,為全面從嚴治校,該校黨委研究決定,對2017-2018學年經補考後,學業成績未達到要求的22名學生予以退學處理,另外40名學生留級。

國家放“狠話”: 高中生根本不配減負!學生怎會沒有任何負擔?

國家放“狠話”: 高中生根本不配減負!學生怎會沒有任何負擔?

該校黨委書記蘇立表示,此次一次性清退 22 名學生,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蘇立稱,對存在厭學、不學、逃學的學生,學校一定會進行積極干預和教育,但對於上課玩手機、睡覺,陷入網絡遊戲無法自拔的部分教育無效的學生,也要採取果斷措施。" 經過了反覆教育、考察、談話,慎之又慎才做的決定。" 蘇立告訴記者,這些清退的學生都由老師陪同一一交送到家長手中,並希望他們有一個新的開始。

實際上,要對大學生嚴格要求的不止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就在今年10月份,教育部印發《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推出22項舉措深化本科教改,落實學生忙起來、教師強起來、管理嚴起來。

國家放“狠話”: 高中生根本不配減負!學生怎會沒有任何負擔?

今年,全國許多高校開始嚴把“畢業關”,考上大學並不意味著可以徹底放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