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相信很多人的童年裡都有這麼一個影視形象:


一身黃色太極袍,頭戴道士八卦冠,手持桃木劍,幾道黃紙符,腳踩七星步……他是毛小方,也是林九,人稱九叔,茅山道術的“祖師爺”,無數人“童年陰影”的締造者。


沒錯,他就是“殭屍剋星”林正英,11月8日是他22週年祭日,謹以此文回顧他的“驅鬼”人生,以及逝去的港產殭屍片時代。

01


林正英一生不苟言笑,或許跟他充滿苦難的成長經歷有關。


六個兄弟姐妹中,林正英排行老三,讀了兩年小學就因貧困輟學,拜師學藝時認識了“七小福”,一群少年經常一起受訓。成龍和洪金寶至今仍記得,訓練中林正英永遠是最用功最拼命的那一個。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入行5年,面對京劇的衰落和生活的艱難,林正英不得不隨成龍、洪金寶等人進入電影行業,因為邵氏片場管飯,每個月還有60元薪水。他把這60塊錢分成三份,一份是給師傅的栽培之恩,一份是給父母的養育之恩,還有一份留給自己,犒勞兄弟。


就這樣,草根小子林正英從武術替身,做到龍虎武師,再到武術指導,並且結識了他生命中的貴人,李小龍。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元華、李小龍和林正英

彼時的李小龍已是好萊塢明星,高價片酬加盟嘉禾。據說李小龍拍戲時一般不會打演員第二下,以免把武術替身打傷,洪金寶就曾被他一腳踹倒。


要強的林正英不服氣,主動站出來要和李小龍對打,結果自然是秒被KO。林正英還是不服,爬起來繼續打、繼續拍,把李小龍也看傻了。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正所謂不打不相識,經此一戰,林對李心悅誠服,而李也對這位小個子刮目相看。隨後的多部影片裡,林作為李的“御用武術指導”,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李小龍甚至在片場放話:林正英不到場就不開機。


嘉禾時期,《唐山大兄》《猛龍過江》等電影萬人空巷,林正英輔佐李小龍開啟了香港功夫片的黃金時代。走紅後,李小龍一度想把林正英帶到好萊塢一起發展,然而不久後李小龍猝然離世,此事也不了了之。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李小龍去世後,林正英在沉寂中度過了數年的武指生涯,偶爾影片中出演一些小角色,直到80年代加入洪家班,才逐漸摸索出一條殭屍電影的路子。

02


這裡就不得不講一講港產殭屍電影的發展脈絡。


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殭屍題材在功夫片當道的時代難覓蹤影,即便是邵氏在1974年大手筆拍了一部“湘西趕屍”題材的《七金屍》,最終也因為內容雜糅而票房慘敗。


殭屍電影因此被貼上票房毒藥的標籤,此後十年幾乎沒人敢碰。


打破這一局面的,是洪金寶。彼時港片新浪潮轟轟烈烈,許鞍華的《撞到正》等鬼怪恐怖片反響熱烈,洪金寶從中得到啟發,將鬼怪元素融入功夫喜劇拍了一部《鬼打鬼》,居然闖入了當年港片票房前三甲。而影片裡,林正英還只是一個被鬼嚇得半死的捕頭。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嚐到甜頭的洪金寶,又趁熱打鐵拍了《人嚇人》《人嚇鬼》,掀起了“功夫靈異片”的潮流。也就在《人嚇人》中,林正英首次扮演“道士”這一形象。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洪金寶和林正英還從英國聘請了拍殭屍片的高手,但他們很快發現,“中西結合”的套路不管用,便摒棄了西洋的吸血鬼,拍出了獨具港風的殭屍片。


這個類型片的濫觴,便是經典的《殭屍先生》。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殭屍先生》沿襲了功夫片的情節,又在此基礎上加入了殭屍和茅山道術等民間元素,最重要的是林正英“定義”了這類“中國殭屍”——清朝達官貴人,生前憋著一口氣,死後陰魂不散是為殭屍。


形貌上,殭屍身著清朝官府,雙手伸直,青面獠牙,靠雙腳跳躍行進;屬性上,殭屍近乎打不死的鋼鐵之軀,靠聽覺捕獵,靠吸血進化,血量越多越強大。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更有趣的是,“九叔”林正英黃袍加身,手執桃木劍,手拿八卦鏡,用茅山術將糯米、墨線、閉氣、桃木劍、黃紙符等手法施展出來,成為殭屍的剋星。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當時,觀眾早就看膩了單純的功夫片和喜劇片,殭屍的加入無疑讓人耳目一新,《殭屍先生》最終狂攬2000萬票房,位列當年十大賣座影片第五名。


殭屍電影和林正英的黃金時代,開始了。

03


我們這代人,說到功夫就是成龍,提起喜劇就是周星馳,要論殭屍就是林正英。


在那個影碟機和錄像廳的時代,對於很多80後來說,童年裡都有過兩撇鬍子鬥殭屍的九叔,以及他身邊那兩個拖後腿的徒弟。可以說,林正英憑藉一己之力,帶紅了殭屍電影這一片種。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作為殭屍電影的“代言人”,林正英也對賴以成名的殭屍題材情有獨鍾,併為此付出了許多心血。或者說,沒有林正英的努力,就沒有這麼好看的殭屍片。


《殭屍先生》大爆之後,掀起了跟風搶拍的熱潮,以低成本就可以贏得高票房的殭屍片一時間大行其道,後來的五六年間冒出了成百上千部粗製濫造之作。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眼看殭屍片被反覆模仿而毫無新意,觀眾逐漸審美疲勞,林正英為了避免香港殭屍電影走向末路,不斷在影片裡融入新的元素,做新的嘗試。


比如洪家班的另一部殭屍片《殭屍家族》,林正英借鑑《E.T》外星人的故事,讓原本冷血兇殘的殭屍有了感情,結尾又借鑑了日本怪獸電影,使得影片在國外大受歡迎。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殭屍家族》裡的幽默對白


比如他在自導自演的《一眉道人》裡,加入民間“養鬼”之說,道長與小殭屍情同父子,又引入西片中的吸血鬼,東西文化相互碰撞,雖說該片沒有盈利,卻為殭屍片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再比如《捉鬼閤家歡》裡,林正英用現代科技給殭屍做實驗;《驅魔警察》裡,林正英的道長攜手警方大戰日本邪教組織;《殭屍至尊》裡,林正英又加入“棺材菌”的新概念,並首次大規模使用特技效果,在90年代初具有劃時代意義……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靈幻至尊》裡19歲的黎姿


也正是林正英這些用心良苦的電影,讓殭屍片在90年代初迎來了短暫的復甦。

04


然而,太多劣質的如法炮製,讓觀眾對殭屍題材逐漸厭倦。


九十年代之後,殭屍電影已經鮮少有人問津,只剩林正英一人獨撐大局,雖說他又拍出了《非洲和尚》這樣異域風情的“鴻篇鉅製”,還請周星馳和吳孟達作旁白,但終究難挽頹勢。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這個憂鬱的周星馳攝於《非洲和尚》期間


與此同時,王晶的賭片大行其道,徐克的武俠風靡全港,王祖賢在《倩女幽魂》走紅之後受各種鬼怪片的青睞,就連林正英也不得不審時度勢,和她搭戲拍了一部《天地玄門》,從茅山道長變成了草廬居士,從鬥殭屍變成了戰鬼王。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或許只有道長在面對王祖賢時無動於衷了吧


至於90年代中期,殭屍題材在熒屏上“迴光返照”,同樣要歸功於林正英對殭屍的不離不棄。從1995年到1997年,林正英轉投亞視拍攝的《殭屍道長》系列劇集爆紅,被認為是林正英轉型的新紀元。


可就在亞視想乘勝追擊拍《殭屍道長》第三部時,林正英卻於1997年11月8日病逝,終年45歲。生前一向低調的他,死訊公佈時,讓香港影視界,也讓所有喜愛他的影迷們,感到無比震驚和惋惜。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自此,由林正英創立的只用功夫雜技和土味特效就能營造恐怖、黑色喜劇風格的茅山殭屍片,也隨著師傅的離世而逐漸失傳了。


新千年,《殭屍大時代》空有徐克的靈魂卻缺乏內容,至於林超賢的《千機變》,披著殭屍的外衣講愛情故事,終究成了熱鬧一時的流星之作,港式殭屍片的繁盛再不復見。


其實啊,復興不如懷舊,世間已無林正英,再多的殭屍片又有什麼意義呢?

05


戲裡的林正英,讓人懷疑他就是真正的茅山弟子,只要他出現就不會讓人害怕,所以也有人說他是“史上最讓人有安全感的男主角”。


戲外的林正英其實一點也不迷信,他沉默寡言卻性格耿直,一旦動了真情便掏心掏肺,苑瓊丹就曾說過,如果有人想砍你,林正英是願意拿背給你擋刀的人。


苑瓊丹的名字可能你不熟悉,但你一定看過她在周星馳電影裡扮醜的“石榴姐”。


1995年,她成為《殭屍道長》的女主角之一,林正英首次拍攝電視劇,不習慣劇集的運作模式而感到鬱悶,唯一可以傾述的就是苑瓊丹。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石榴姐”苑瓊丹


當時的林正英離過一次婚,帶有一子一女,全部心思全放在電影和子女身上。苑瓊丹瞭解林正英的性格和婚姻之後,不但沒有嫌棄反而主動追求林正英。


可林正英是武行出身的直男,脾氣硬得跟石頭似的。一次片場收工後,苑瓊丹想開車送林正英,結果被一句“我有腳我自己會走”直接拒絕。


苑瓊丹的不離不棄最終焐熱了鐵漢子的心,拍《殭屍道長》大結局時有一場吻戲,因為林正英放不開,NG了多次也沒拍好。這時,苑瓊丹雙手抱住林正英的腦袋就是一頓猛親,立馬殺青。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當時,苑瓊丹特地從跑馬地搬到西貢和林正英同住,兩人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還商量著開個鋪子一起經營。


可沒過多久,林正英被查出肝癌晚期。他不想連累苑瓊丹,主動和並不知情的她提出分手,悄悄搬到了一個別人都不知道的地方,後來住院,飽受折磨的他還不允許別人去探望。


多年後苑瓊丹在採訪中說:“他不願意讓大家看到自己的病容,更不希望被我見到,因為他知道我看到他這個樣子,一定會很難過。”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僅一個多月後,林正英撒手人寰。


葬禮那天,他生前的朋友和同行紛紛到場,很多人甚至從國外專門趕來,成龍、洪金寶、狄龍等人為其扶靈。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人群中的苑瓊丹哭成了淚人,儘管還不是夫妻,那天她還是以未亡人的身份,披麻戴孝答謝賓客……


是苑瓊丹,溫暖了林正英最後的歲月。

06


林正英開創了一個時代,在港片的鼎盛年代,他的殭屍片自成一派,讓同行爭相效仿,但都無法達到他的高度。


而他在殭屍電影乃至香港電影走向沒落時以這樣的方式倉猝離場,像極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集體告別,至今令人唏噓不已。

如今,殭屍片被時代拋棄了,我們會忘了“九叔”林正英嗎?


林正英去世一年後,亞視拍了一部殭屍題材劇集《我和殭屍有個約會》,開篇字幕就致敬英叔:謹以此劇獻給一代殭屍道長林正英先生。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2013年麥浚龍導演的《殭屍》裡,錢小豪、鍾發、陳友、吳耀漢等昔日殭屍片老面孔集體登場,可惜林正英和許冠英“師徒”雙雙作古。戲中特意放出一張懷舊照片,一句“你什麼時候回來啊”又帶出一份戲如人生的傷感。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影片中,錢小豪飾演過氣的殭屍片明星,簡直就是他的人生寫照。師傅不在,這些末代天師們對面大勢所趨也無力迴天。

3年前的網絡電影《陰陽先生之末代天師》中,錢小豪對著牆上林正英的遺照自言自語:“師傅,我好想你。”

林正英,80、90年代的童年回憶

就用影迷為林正英寫過的一首詩作結尾吧,讓它再一次致敬英叔,那個陪伴我們長大的、少年時最讓人壯膽的銀幕英雄,也是成年後最使人懷念的中年漢子——


半碗清水照乾坤,一張靈符命鬼神。

腳踏陰陽八卦步,手執木劍斬妖魂。

揮淚灑酒英靈地,道氣長存天地人。

紅繩糯米今猶在,不見當年林正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