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老家在河南,河南來安陽,七朝古都,美美的風景,濃濃的鄉情


安陽,簡稱殷、鄴,是河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先後有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六朝在此建都,故安陽素有"七朝古都"之稱。

安陽殷墟是世界公認的、當今中國所能確定的商代最早都城遺址。

後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又稱後母戊大方鼎、後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屬於上古漢語(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 甲骨文發現於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從字體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後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後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0釐米、口寬79釐米,壁厚6釐米,連耳高133釐米,重達832.84公斤。鼎身雷紋為地,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反映了中國青銅鑄造的超高工藝和藝術水平。這是2007年,後母戊鼎回安陽展覽時的照片。

中國文字博物館位於河南省安陽市人民大道東段656號。是經國務院批准的一座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功能為一體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也是中國首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總建築面積34500平方米。共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級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簡牘和帛書、漢字發展史、漢字書法史、少數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個方面。 2009年11月26日正式開館。 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層傘高擎窄堵波,洹河塔影勝恆河,更驚雕像多殊妙, 不負平生一瞬過。這是中國佛協主席趙樸初在登臨文峰塔後感慨良多 而欣然題寫的詩篇。文峰塔(又名天寧寺塔),始建於五代後周廣順 2年(952年),至今已千年有餘。因其上大下小的獨特造型,為占城人所津津樂道,常作為向外地人“炫耀”的談資。


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城北約4公里處的羑(yǒu)裡城,是世界遺存最早的國家監獄,也是風靡全球的周易文化發祥地。它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名揚海內外,"劃地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歷史典故均源自於此。

岳飛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物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岳飛廟,位於河南省湯陰縣城內岳廟街86號,又名精忠廟,後也稱"宋嶽忠武王廟",是後人為紀念南宋抗金名將、中國著名民族英雄岳飛而建(1103-1142年)的祠廟。

紅旗渠,位於河南安陽林州市,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今林州市)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稱之為"人工天河"。

馬氏莊園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西部20公里的西蔣村,是清代廣東巡撫馬丕瑤的府第,建於清光緒至民國初期,保存完好,佔地面積2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被學者稱為"中州大地絕無僅有的封建官僚府第建築標本", "中原第一官宅"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 2017年1月,馬氏莊園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