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滴滴順風車重啟

活下去——滴滴順風車重啟

停擺435天后,滴滴終於宣佈重啟順風車業務。11月20日起,滴滴將陸續恢復在哈爾濱、太原、石家莊、常州、瀋陽、北京、南通7個城市的順風車業務。

順風車艱難重啟,對於困境中的滴滴意義非凡,除了逐漸恢復10億級的“現金奶牛”外,提振資本對滴滴的信心,融資,啟動上市,這才是順風車重啟的終極目的。

滴滴的未來,仍任重道遠。

滴滴唯一規模盈利業務

活下去——滴滴順風車重啟

2017年末,滴滴順風車日均訂單量達到200萬,順風車乘客數超過3000萬,覆蓋城市達到351個。順風車還是滴滴唯一規模盈利的業務線,2017年為滴滴貢獻了8億人民幣的淨利潤。如果按照正常發展的話,滴滴順風車大概率成了順風車市場的霸主,有專業人士預計年盈利應該會有20億人民幣的規模。

順風車下線後,2018年下半年,滴滴的日活(DAU)從8月份最高點的逾1600萬,降至12月底的1105萬。失去順風車,不僅嚴重影響了滴滴用戶活躍度,更令其盈利前景愈加模糊不清。事實上,順風車業務在滴滴內部除了充當“現金奶牛”之外,更重要的意義,這是滴滴盈利的希望所在。

2018年鉅虧109億

活下去——滴滴順風車重啟

失去了順風車業務後,嘀嗒、哈羅、高德地圖、曹操,一眾新的網約車搶食者馬上登場發力,試圖搶佔滴滴的順風車市場。而滴滴已經預見到這種危局,2018年下半年,為了維持業務量,加大了對司機端的補貼。年終算賬,滴滴2018年全年虧損高達109億元人民幣,下半年的虧損達到68.6億元,在司機補貼方面投入共計113億元。而2017年滴滴全年才虧損25億元人民幣。

順風車事件之前,2018年年初,滴滴預計2018年其主營業務將實現盈利,淨利潤有希望接近10億美元。

缺錢?桔視記錄儀事件

2019年上半年,滴滴出行推出了桔視行車記錄儀,要求一部分合乎要求的司機必須安裝,否則不予派單。據瞭解,桔視行車記錄儀定價599元每臺,以平臺註冊司機車輛3000萬來推算,就算安裝記錄儀的有三分之一來算,滴滴平臺為此將產生60億元左右的銷售收入。

汽車後市場一直是滴滴所垂涎的,但這種略帶強制性質的安裝,還是讓滴滴司機們有所不滿,坊間也傳出了滴滴缺錢的傳聞。

融資不暢上市擱淺

活下去——滴滴順風車重啟

2019年7月25日,滴滴與豐田宣佈合作,投資總額共6億美元,滴滴估值600億美元。事實上,這並不是一次純粹的財務投資。合資公司主要業務是購買豐田汽車,並將車輛借給司機,車輛的維修由豐田的經銷商負責。

對於這樣的合作模式,顯然滴滴是做了很大的讓步,更多的提振投資者的信心和維持估值考量,對滴滴日漸吃緊的現金流並沒有太大助力。

公開信息顯示,滴滴共完成十多次次融資。拿到豐田融資前,滴滴官方確認的最後一輪融資是2018年7月的5億美元,投資方為旅遊公司Booking Holdings。事實上,順風車事件後,投資者對滴滴的態度也開始曖昧,一些投資基金已經減記了他們持有的滴滴股份的價值,許多D輪之後的投資人開始轉讓滴滴的原始股,讓滴滴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

2018年初,滴滴彼時意氣風發,2017年的業績表現讓程維和柳青信心百倍,滴滴傳出2018年下半年將完成IPO消息,上市地點選擇在美國,目標估值區間為700億-800億美元。可惜事與願違,2018年的順風車時間讓上市計劃擱淺。

活下去——滴滴順風車重啟

關注“麥子財經”,關注有意義的經濟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