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1

熙寧二年(1069)九月,年輕的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拉開了"熙寧變法"的帷幕。此時,蘇軾任職史館,對變法事宜並不關心。但皇帝下詔,讓臣子們議一議學校貢舉法,於是他按要求上《議學校貢舉狀》,說"得人之道,在於知人;知人之法,在於責實。"至於變風俗,要先等風俗漸變,然後因勢利導,才能事半功倍;如果強行為之,則易造成紛亂。宋神宗很欣賞蘇軾的說法,當天就召見他,想讓他進入主持變法的條例司工作。王安石與蘇軾在對朝政的看法上存在著巨大分歧,哪能讓蘇軾進入變法領導班子,於是竭力阻攔。宋神宗實在喜歡蘇軾,就再次提議蘇軾修起居注。但王安石毫不讓步,說蘇軾不是"可獎之人",必須像調教烈馬那樣,"減芻秣,加笞撲,使其服貼乃可用"。神宗在變法事宜上要倚重王安石,只好在蘇軾的使用問題上讓他三分。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青年宋神宗形象

而蘇軾認為,既然已經得罪了變法派,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得罪到底算了,於是上了一系列反對新法的奏疏。王安石非常憤怒,唆使御史謝景溫上書,說蘇軾三年前送父親靈柩回眉山時,曾沿途販賣官鹽和瓷器。韓琦、範鎮、歐陽修等一干重臣紛紛站出來主持公道,說蘇軾父親蘇洵過世,英宗皇帝贈銀一百兩,韓琦和歐陽修各贈二百兩,加上其他大臣的贈銀,少說也得千八百兩,蘇軾一概不受,怎麼會沿途販賣官鹽,違規賺那幾個小錢呢?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歐陽修形象

御史風聞言事,可以不負責任;蘇軾橫遭誣陷,也沒有任何說法,氣惱之中想離開這個是非窩。他上書神宗,祈請外調,神宗批道:"與知州差遣。"宋代皇帝的指示、批示原則上須經由"二府"以詔書的方式頒佈執行,二府還可以對皇帝的指令"封駁",也就是說明理由後,予以拒絕。二府中的中書門下實際由王安石把持,神宗的批示到達以後,中書門下直接予以"封駁",提議蘇軾任穎州通判。通判比知州低一級,知州可比現在的市長,通判則相當於副市長。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宋神宗形象

今天,人們從影視劇中看到的皇帝都是說一不二的人物,可以為所欲為。實際上,皇權也是要受到約束的,尤其在宋代,皇帝不僅不能一手遮天,就是平時的朝政,也不是自己說了就算。有一次,陝西用兵失利,宋神宗大怒,批示將一名管理漕運的官員處斬。次日,神宗問宰相蔡確是否已經行刑,蔡確答:"正想稟明皇上,皇上要殺他,臣以為不妥。"神宗問:"有何不妥?"蔡確道:"咱大宋開國以來,就沒殺過士人,臣等不想讓陛下您破例啊!"神宗沉吟半晌,說:"那就刺面發配吧。"這時,副宰相章惇插話道:"這樣的話,不如殺了他算了。"神宗問為什麼?章惇道:"士可殺,不可辱!"神宗聲色俱厲道:"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章惇毫不客氣地回敬一句:"如此快意事,不做得也好!"作為皇帝,宋神宗連發句牢騷的快意都得不到。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章惇形象

蘇軾望重士林,名滿天下,現為監官告院兼尚書祠部,職位僅次於侍郎,論資格已足夠出任知州。擬任蘇軾穎州通判的報告遞到神宗那裡,神宗知道王安石故意打壓蘇軾,只能再次批道:"通判杭州。"杭州是東南第一大都會,杭州通判算個美差,神宗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照顧了蘇軾。

2

元豐二年(1079),蘇軾轉為湖州知州,例行公事作《湖州謝上表》,略敘自己過去無政績可言,但皇恩浩蕩,仍賞老臣一口飯吃。但蘇軾就是蘇軾,不走尋常路,最後夾上幾句牢騷話:"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很多人都知道,"生事"是司馬光攻擊變法的習慣用語,"新進"則是蘇軾對王安石引薦的新人的貶稱。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蘇軾形象

古代文人寫作講究"微言大義",喜歡在遣詞造句上玩花樣,讀者們也習慣於從字裡行間尋找特別的意義。御史何正臣就從《湖州謝上表》裡的"新進"、"生事"二詞,看出了蘇軾"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御史舒亶經過四個月的潛心鑽研,也從蘇軾的詩集《元豐續添蘇子瞻學士錢塘集》裡看出了"包藏禍心,怨望其上,訕瀆謾罵。"二人接續上奏,彈劾蘇軾。御史中丞李定迅速跟進,歷數蘇軾罪行,不殺不足以謝天下。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御史形象

根據宋朝臺諫制度,皇帝有接納諫言的義務,而新政是國家大政,也不容肆意反對和議論,神宗遂下令御史臺徹查此案。八月十八日,蘇軾被送進御史臺監獄,二十日被正式提訊。這案件先由監察御史告發,後在御史臺監獄受審。御史臺官署內遍植柏樹,柏樹上常有烏鴉棲息築巢,乃稱烏臺,所以此案稱為"烏臺詩案"。

3

宋代不興"文字獄",這是大家的共識,整人可以在別處下狠手,就是不能抓別人文字的小辮子。蘇軾被捕入獄,朝野震驚,文人士大夫無不為之扼腕嘆息,整個社會輿論都站在了蘇軾一邊,許多元老重臣紛紛向神宗求情,就連變法派領袖章惇也站出來為他說情:"仁宗得蘇軾,以為一代之寶。如今陛下將他投之大獄,恐怕後人會說陛下不愛惜人才,而受聽阿諛之詞。"王安石當時退居江寧,也上書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元老重臣紛紛向神宗求情

曹太皇太后,也就是神宗的奶奶病了,神宗前去看望。太皇太后見孫子臉色不好,就問他為什麼不高興?神宗說:"哎,變法的事件件都不如意,還有個叫蘇軾的作詩嘲笑。"太皇太后道:"說的是一個叫軾一個叫轍的蘇家兄弟嗎?我還記得仁宗皇帝當年策試完畢,回到宮來,喜滋滋地跟我說:朕今日得太平宰相二人,雖然我老了,來不及用了,朕將把他們留給後人。現在兄弟倆什麼情況?"神宗說蘇軾正押在烏臺呢,太皇太后說:"因為作詩下獄,也許是受了小人中傷吧。你可別冤枉了好人!"不久,太皇太后病情加重,神宗要大赦天下為奶奶乞壽,太皇太后說:"不用大赦天下,只放蘇軾就夠了。"十月十五日,神宗降詔:"死罪囚流以下,一律開釋。"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曹太后形象

李定、舒亶功敗垂成,趕緊另想辦法,把蘇軾搞成死罪,不入赦免之列。舒亶唆使右相王珪去向神宗奏報:"蘇軾作詠檜詩,內有'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陛下飛龍在天,蘇軾不引為知己,卻把地下蟄龍作為自己的知音,說明他有不臣之心啊!"神宗道:"詩人詠檜,與朕何干?"章惇接口道:"並非只有人君可以稱龍,人臣也可以稱龍啊!"神宗也說:"是啊,自古以來稱龍的多了去了,像荀氏八龍、孔明臥龍,難道都是人君嗎?"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舒亶的口水也可以吃嗎?"

王珪語塞,退下殿來,章惇罵他:"你想滅人家族嗎?"王珪吃吃道:"這是舒亶說的。"章惇氣得大叫:"舒亶的口水也可以吃嗎?"

4

蘇邁每天到獄中給蘇軾送飯,父子倆暗中約定,平時只送蔬菜和肉,倘若聽到壞消息就送魚。有幾天,蘇邁離開京城去借錢,就委託朋友為父親送飯,但是忘了告訴他暗號,結果那個朋友給蘇軾送去了燻魚。蘇軾以為事情已經惡化,大概凶多吉少,就寫了兩首訣別詩。管理蘇軾的獄卒叫梁成,為人正義,極富仁心,蘇軾把信交給他,說:"看來我一定要死了,拜託你把這兩首詩送給我的弟弟蘇轍。"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蘇軾在烏臺獄中

梁成千方百計將這兩首絕命詩送到了蘇轍手裡,蘇轍馬上呈交皇帝。宋神宗一邊讀詩,一邊流淚,太感人了!但神宗是一個理性的人,感動過後,馬上回到現實中來。他相信,人做了錯事,心裡總有罪惡感,總有焦慮不安的形跡表露在外,晚上睡覺也睡不踏實,於是他派了一個宦官,去烏臺監獄觀察蘇軾的形跡。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宋代監獄

一天晚上,蘇軾正準備睡覺,囚室中忽然進來一個人,什麼話也沒說,往地上扔了個小箱子做枕頭,倒地便睡。蘇軾以為是新來的囚犯,未予理會。大概四更天,蘇軾忽然覺得有人推他的頭,睜眼一看,原來是那新來的人。蘇軾正想問他要幹什麼?只聽他悄悄說:"恭喜恭喜!"蘇軾疑惑不解,那人道:"別發愁,安心睡。"原來,這人就是宋神宗派來的宦官。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宋代監獄裡的男牢

回到宮裡,宦官告訴神宗:"蘇軾一夜鼾聲如雷,吵得我都片刻都未曾睡著。"宋神宗看了看左右大臣,笑道:"我早就知道蘇軾胸中無事者。"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我早就知道蘇軾胸中無事者

在朝野上下一片求情聲中,神宗順坡下驢,將蘇軾從輕發落,貶官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籤書公事。黃州距離中原並不甚遠,神宗暗藏了很快起復蘇軾的意思。

5

蘇軾離開了京師,神宗卻時刻也沒有忘記他。有一天,他問身邊的大臣:"蘇軾可與哪位古人相比?"大臣說:"可比李白。"神宗沉吟半晌道:"李白有蘇軾之才,卻無蘇軾之學問。"蘇軾任知徐州時的"失察妖賊"舊案,歷經數年審理,終於結案了,定蘇軾無罪,蘇軾上《謝徐州失察妖賊放罪表》。這種例行公事的文書,皇帝大可不必看,但因為是蘇軾所寫,神宗特意取來一讀,當讀到"況茲溝瀆之中,重遇雷霆之譴。無官可削,撫已知危"時,不禁笑道:"畏吃棒耶?"雖是戲言,卻也見得皇帝對蘇軾的文字真是喜愛。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宋神宗畫像

這年九月,宋神宗決意改革中央行政體制,以唐朝的三省制替代現行的二府制。他事先準備好了一幅"圖子",御史中丞位上貼著"司馬光",中書舍人位上帖著"蘇軾"。召開御前會議時,他將"圖子"交給左右相蔡確和王珪,用手指著御史中丞位,以堅定的口氣說:"這個位置,非司馬光不可。"蔡確、王珪相顧失色,一時想不出怎麼回答,只得應道:"領德音!"

退下殿來,二人商量辦法,以阻止神宗的任命。當時西夏內亂,大宋有機可乘,二人遂授意慶州知州俞充上《平西夏策》,唆使神宗征討西夏。戰端一開,司馬光、蘇軾的委任就被耽擱下來了。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御前會議

元豐六年(1083),宋神宗想讓蘇軾出知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批示送到門下省,王珪回覆說不可,第二天又擬議蘇軾知江州太平觀,這是一個專門為安置老病無能的大臣及高級冗官閒員而設立的官職,光拿俸祿不管事,神宗當然不同意。王珪雖然沒有多大本事,卻深諳為官之道,於自己不利的事,先是推,推不掉就拖,讓皇帝乾著急沒辦法。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先是推,推不掉就拖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到了元豐七年(1084)春,蘇軾被貶黃州已經四年了,神宗徑以皇帝手札,量移蘇軾汝州(今河南省臨汝市)團練副使。"皇帝手札"又叫"手詔",是皇帝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為繞開宰輔們下發的特殊文件;"量移"則是平級調動,不算對貶謫之臣的起復,神宗顧慮給蘇軾復官再生事端,不如留待到了河南,看情形再說。

6

蘇軾雖然心裡有所期盼,但幸福來得還是有些突然,他匆忙拜發謝表,安排家人收拾行李,乘船東行,七月二十八日到達了江寧。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當船停泊在金陵江岸時,蘇軾一歲的小兒子蘇遁中暑不治,夭亡在王朝雲懷裡。悲痛不已的蘇軾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常州是魚米之鄉,在此居住,既無飢寒之憂,又遠離政治紛擾,蘇軾有意在此終老。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蘇軾形象

在金陵暫留期間,蘇軾去鐘山拜會了王安石。一個是經歷了四年磨難的舊黨中堅,另一個是業已退居江寧八年的新黨首領,劫波度盡,恩怨盡泯,二人終於消除了彼此間的敵意。王安石甚至勸蘇軾卜宅鐘山,與他結鄰而居。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蘇軾與王安石

朝廷的批覆未到,宋神宗去世的消息先到了。元豐八年三月五日,宋神宗駕崩,時年37歲,在位18年。十歲的宋哲宗趙煦即位,高太皇太后垂簾聽政。四月,蘇軾在常州宜興荊溪陽羨買田,為安度晚年做準備。不想詔書下來了,不過不是同意他終老常州,而是起復他為朝奉郎。到了六月,又有詔書下達,令蘇軾出知登州。蘇軾到登州上任只有五天,忽然又接到新的任命:"以朝奉郎知登州蘇軾為禮部郎中。"招他到京師去了。

此後,蘇軾官位芝麻開花節節高,九月升起六品起居舍人,次年三月升四品中書舍人,九月升三品翰林學士、知制誥。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蘇軾形象

有一天,高太皇太后特意宴請蘇軾。席間,太后問蘇軾:"一年前你官居何職?"蘇軾答:"團練副使。""現在官居何職?""翰林學士。"

太后接著問:"你升遷為何如此之快呢?"蘇軾答:"全仗太后恩典。""不是老身。""那是皇上厚愛。""也不是。""那就是老臣的推薦。""也不是他們。"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高太后形象

蘇軾呆立了半晌,然後說道:"臣雖不肖,但絕不敢動用關係謀求官職。"太后這才說道:"這是先帝的遺詔啊。先帝在世之時,每當用膳舉箸不下,臣僕們便知道是看你寫的文字。他常說起你的天才,想重用你,但不幸未及如願便速爾崩逝。"

聽聞此言,蘇軾拜倒在地,大哭不止。

宋神宗下令將蘇軾法辦,其實他是蘇軾的鐵粉

宋神宗永裕陵遺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