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城裡的餐館接連消失,是因為沒有購買縣城執法部門指定銷售的空氣淨化設備?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45期,原文標題《接連消失的餐館》,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小縣城裡的餐館接連消失,是因為沒有購買縣城執法部門指定銷售的空氣淨化設備?

我所在的縣城裡,製作小吃的餐館鱗次櫛比,我們幾乎從來不用為選擇可口的早餐而發愁。因此,為了節省時間,和多數工薪階層一樣,除了週末,我一般都是在自家小區或者工作單位的附近吃早餐。最近我卻莫名其妙地發現,縣城不少早餐館陸續關門了。無論在我自家小區附近,還是單位附近,之前常常光顧的早餐店鋪都成了“鐵將軍把門”。為了吃頓中意的早餐,甚至不得不驅車十幾公里。

和與我遇到同樣煩惱的同事們聊起天時,大家一致認為原因是現在肉、蛋價格接連飆升,生意難做使然。然而,聽到我們的議論,同事老花啞然失笑道:“物價上漲,早餐也可以跟著漲價,總不至於停業嘛……”

老花的妻子下崗後就自己經營著一家早餐店,而且生意十分紅火。作為局中人,老花肯定知道箇中原因。看到我們大眼瞪小眼,老花又嘆了口氣向我們道出了他的苦衷。

據老花說,隨著供暖時間日益臨近,為了確保環保達標,最近我們縣城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環保治理工作。其中,個體小餐館也在本次治理整頓的範圍之內。知道環保的重要性,大家對此都積極配合,而且絕大多數老餐館已經按相關標準,在往年的環保整頓中實行了升級改造。然而在最近的環保檢查治理過程中,經過檢測部門的“檢測”,整個縣城符合環保標準的幾乎鳳毛麟角。

未雨綢繆,為了避免耽誤生意的情況出現,在環保綜合執法部門檢測之前,老花兩口子第一時間購買了一款證照齊全的飲食行業專用品牌淨化器。但讓老花一家意外的是,環保綜合執法部門的檢測顯示,自己新購的正品淨化設備竟然根本不達標。開始,老花還懷疑自己購買了假冒偽劣產品,怒氣衝衝地找銷售方討“公道”,可通過廠家技術質量部門的跟蹤調查和核驗,老花家所購買的設備“如假包換”,對方甚至承諾如有虛假,十倍賠償。

正當老花一家一籌莫展之際,一位環保綜合執法部門的工作人員“善意提醒”他,只要全部設備更換為執法部門指定商店銷售的一款淨化設備,就可以保證環保檢測合格。不過,和市場上其他銷售門店相比,這款“符合標準”的空氣淨化設備,價格高得離譜。當然,如果不更換執法部門指定的淨化設備,每家環保“不達標”的餐飲店就要面臨5000元到1萬元不等的罰款。但讓不少早餐經營者憤慨的是,交納完罰款之後,配合環保綜合執法部門的檢測技術人員,只是經過極為簡單的處理,空氣環保檢測便輕鬆地“升級”為“合格”……

老花的一番話讓我們茅塞頓開。如此一來,這些做小本生意的人自然望而卻步,昔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限便利的早餐店接連消失也就不足為怪了。(讀者 盧長平)

《三聯生活週刊》最新封面“陳寅恪:史心和人心”

喧囂時代,給靈魂一個棲息之地,《三聯生活週刊》+三聯中讀帶你體會閱讀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