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文藝復興”發源地引領全球時尚潮流

原標題:意大利:“文藝復興”發源地引領全球時尚潮流

意大利:“文藝復興”發源地引領全球時尚潮流

  以普契尼歌劇為代表的璀璨文化,以古羅馬鬥獸場為象徵的人文旅遊資源,因披薩和意大利麵而享譽全球的特色美食……提及意大利,太多的標籤標註著這個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的無限魅力。意大利被譽為“歐洲文化的搖籃”,現代風情與古老文明交相輝映。

  今年,意大利以主賓國身份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來自意大利的上百家參展企業帶來了幾乎涉及所有門類的豐富展品。它們將帶著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將意大利風情與特色產品展現給中國採購商和消費者。

  展品亮點

  借進博平臺向全球展示優雅藝術的“意式生活”

  以主賓國身份參展第二屆進博會,意大利今年帶來的展品種類繁多、亮點紛呈。今年,意大利國家館展出面積超過6600平方米,參展企業超過百家。

  與首屆進博會相比,意大利企業此次帶來的產品更多,幾乎涉及所有品類,而且更富文化內涵——不僅向觀眾展示凝結著卓越設計和精湛技術的“意大利製造”,亦要借進博會平臺,向全球展現優雅、藝術的“意式生活”。

  高科技

  輕型飛機制造商表達對中國通用航空市場的渴望

  第二屆進博會將首次設立室外展區,展示重型機械等大型展品。首次參展的意大利阿爾卑斯航空飛行器製造公司一下子帶來了三件展品:輕型運動類固定翼飛機開拓者P400、渦輪直升機Syton和軍用無人機Strix。

  阿爾卑斯航空飛行器製造公司成立於1999年,主要從事輕型、超輕型飛機、直升機、軍用無人機的設計、生產和銷售。該公司中方合作伙伴、中聯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助理總裁李夏說,三件展品不僅體現出意大利在高科技領域的硬核實力,同時也表達著意大利企業對潛力無限的中國通用航空市場的渴望。

  作為歐洲老牌汽車製造商,依維柯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已有30多年,此次帶來的一款輕型商用車是本屆進博會首個通關的展品。今年,以“智慧全能的移動專屬空間”為主題的依維柯展臺,共展示五款車型,其中兩款是專注於高端智能改裝的亞洲首發原型車,另外三款為依維柯與改裝企業合作的車型,包括房車、多功能商務車及消防車。

  美食

  200公斤意大利麵團歷時34天“漂洋過海”來上海

  意大利在飲食方面極其講究,如同他們對藝術、時裝和汽車的極致追求,“精心製作”亦是意大利人對美食的嚴苛要求。

  歷時34天“長途跋涉”,途經地中海、紅海,為參展第二屆進博會,200公斤意大利麵團漂洋過海來到上海,將作為進博會食用展品,用於製作意大利麵包等意式美食。

  據透露,本次船載入境的麵糰尚未發酵,紅海近赤道地區氣溫偏高,過高的溫度可能會影響麵糰酵母菌的品質,而低溫冷凍後再解凍又會影響成品麵包的口感。為保證進博會期間觀眾能夠品嚐到新鮮、正宗的意大利麵包,參展方採用了全程恆溫冷鏈的方式,將麵糰海運至上海。第二屆進博會期間,參展方將在25℃以上的環境下,對這些麵糰進行專業發酵。

  珠寶

  “中西合璧一世紀”濃縮幾代金匠藝術傳承

  意大利珠寶行業歷史悠久,幾代金匠托起了“卓越意大利珠寶”的全球品位。今年,共有15家意大利知名珠寶生產商參加第二屆進博會,這些品牌普遍歷經幾代人傳承,以精湛技藝和創新設計著稱。

  米蘭知名古董珠寶收藏公司Costruendo S.R.L帶來了豐富的收藏,其中包括一套包含翡翠胸針、手鍊和耳飾的套裝。據悉,這套精美珠寶中的胸針於1920年製作完成,距今已有近百年曆史,耳飾則於1950年製作完成。

  專家視點

  擔綱主賓國

  將拉動意大利出口惠及經濟增長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個重要支撐。自首屆進博會舉辦之後的未來15年裡,中國預計將進口24萬億美元的商品,這無疑將為世界各國,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擴大對華出口提供新機遇,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

  意大利是一個資源匱乏、國內市場狹小的國家,出口加工業是意大利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作為主賓國積極參與第二屆進博會,將有效拉動意大利商品出口,從而惠及其經濟增長。

  兩國間務實合作日益密切,一系列項目緊鑼密鼓地展開

  今年3月23日,中意兩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發表《關於加強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聯合公報》。半年多來,無論是兩國經貿關係還是人員往來,都呈現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兩國在基建、貿易、金融、文化等多個層面展開了深入合作。

  “中國發起的‘一帶一路’倡議為振興和擴大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提供了機遇,中意之間增進貿易合作並建立政治互信,是應對世界緊張局勢、促進全球福祉的必由之路”,這已成為意大利政府的主導思想。

  在此背景下,兩國間務實合作顯著增強,日益密切,一系列合作項目正緊鑼密鼓地展開。

  今年7月10日,中意兩國首次財長對話在意大利米蘭舉行。雙方就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推動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積極落實《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通過融資合作支持“一帶一路”和第三方市場項目建設、加強金融市場與金融監管合作、鼓勵各自金融機構在對方市場興業展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9月26日,2019中國-意大利中小企業經貿合作對接會在天津舉行,吸引了中意雙方近300家企業參加。其間,意大利存貸款公司面向意方企業舉行了金融產品發佈會,為意方企業在華髮展提供支持。

  10月5日,中國電信歐洲有限公司與意大利ZAI財團就維羅納國際物流中心智能化和5G建設達成合作協議。維羅納物流中心是歐洲最大的現代物流中心之一,該項目是維羅納市城市智能化建設的重點項目。

  由中國科學技術部與意大利教育、大學、科研部共同主辦的第十屆中意創新合作周將於11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濟南舉行。

  從“一帶一路”倡議中汲取新動能,做全球信賴的“技術夥伴”

  近幾年,在全球經濟不景氣、歐洲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意大利已明確將“一帶一路”倡議視為其獲得經濟增長新動能的機遇。

  意大利是歐洲第四、世界第八大經濟體,以製造業和中小企業聞名,在全球範圍內擁有一些極具優勢的產業,併成為各國眼中值得信賴的“技術夥伴”。

  在高技術領域,意大利在運載火箭結構、固體助推器、燃料泵、衛星天線、空間試驗室壓力艙、溫控系統、密封系統等領域具有較高技術水平;機器人產業則代表著意大利研發創新和製造技術的精髓,特別是用於車輛製造的機器人系統,如焊接機器人、車輛組裝機器人、車身噴塗機器人,均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而意大利醫藥產業產值和企業數量在歐洲僅次於德國,在競爭力、勞動生產率、研發資金密集度、出口業績和人力資源質量方面均較為領先。

  在傳統制造業領域,以奢侈品生產加工為代表的時尚工業,是“意大利製造”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消費者心中享有極高信譽度,“Made in Italy”(意大利製造)不僅是“檔次高、質量優”的代名詞,也代表著全球時尚潮流。

  此外,意大利在農業領域也具有較強技術優勢。其生產的小麥、水稻、玉米等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如葡萄酒、橄欖油、番茄醬、意大利麵等,質量上乘、品質優良,是深受各國消費者歡迎的熱銷產品。

  毋庸置疑,此次進博會將為兩國企業提供更多近距離接觸、增進互信、學習交流的機會,中意雙方在技術方面的合作共贏,必將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和水平。

  數讀意大利

  意大利是中國在歐盟(不包括英國)的第三大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地,中國則是意大利在亞洲地區的第一大出口市場。

  2017年,意大利對華出口額首次突破200億美元,增長22%,創下自2010年以來的最大增幅。

  據商務部今年3月公佈的數據,2018年,中意進出口額為542.4億美元,同比增長9.1%,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其中,我國對意大利出口額為331.7億美元,同比增長13.6%;意大利對華出口額進一步增長,達到210.6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