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豪推30平方公里土地“迎娶”全球高精尖項目

深圳豪推30平方公里土地“迎娶”全球高精尖項目

“只要是符合深圳未來發展定位的產業,願意來深圳發展的,需要多少地我們滿足多少地,需要多少空間我們滿足多少空間。”深圳市常務副市長劉慶生5日在深圳’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全球推介計劃新聞發佈會上如是表示。這是深圳史無前例地一次性拿出30平方公里土地面向全球進行產業招商,這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將重點佈局重大創新載體、新興產業集群和產業鏈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等三大方向,對於深圳率先建設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經濟體系發揮關鍵性支撐作用。(記者毛麗娟)

深圳是次行動旨在邀約更多優質企業共享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疊加發展機遇,與深圳共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推動形成新一輪招商引資、產業發展的高潮。

深圳市發改委主任聶新平介紹,日前深圳對全市可用於產業發展的地塊進行了整備梳理,將分批次集中推出連片優質產業用地用於全球招商。根據梳理,此次可供應產業用地共35塊,總面積超過30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市域範圍內可供應產業用地約25平方公里,深汕合作區可供應產業用地約5平方公里,未來凡是符合深圳產業導向,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企業和項目都將得到充足的空間保障。

重點佈局新興產業等三大方向

按照深圳’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計劃佈局圖,這些用地集中在35個片區,以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先進製造業為主導的片區主要分佈在寶安、龍崗、龍華、光明、坪山、深汕合作區;以總部基地為主導的片區主要分佈在南山、福田;以科技研發為主導的片區主要分佈在光明、大鵬;以高端物流為主導的片區主要分佈在寶安、鹽田。

圍繞本次推出的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深圳將重點佈局3大方向。在重大創新載體方面,建國家實驗室、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產業技術功能型平臺;在新興產業集群方面,建新型顯示器件產業集群、人工智能產業集群、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集群、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在產業鏈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主要關注集成電路、射頻器件、微機電系統、核心工業軟件、醫療影像設備等領域的設計、研發、製造、中試環節……

聚焦產業發展痛點和需求

為了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中搶佔更多先機,聶新平透露,在之前政策的基礎上,深圳重點遴選了處於產業爆發前夜、且具備一定產業基礎的新興前沿領域,包括生物醫藥、集成電路、5G移動通信、8K超高清視頻等,精準出臺多項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將突出目標導向、問題導向,針對新興產業關鍵環節難點、痛點問題,強調政府部門主動作為,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共同探索突破產業發展“瓶頸”。

到2025年,生物醫藥產業總產值將突破1500億元,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高地。到2023年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大幅增長,設計水平和製造工藝水平顯著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產業整體銷售收入突破2000億元。到2022年8K核心產業規模突破8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4000億元,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8K技術創新策源地、8K產業發展高地,以及AI+5G+8K應用先導區。

據瞭解,深圳還將在12月中旬舉辦全球招商大會,屆時將發佈更為詳細的產業政策和地塊信息,向全球優秀企業、海內外投資者敞開懷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