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頭部央企如何攻破南京?

2019,頭部央企如何攻破南京?

深謀,方有遠見。

有人高歌猛進,有人如履薄冰。有人鍥而不捨,有人錯失良機。

搜狐焦點&拼房帝,年終盤點品牌房企排兵佈陣,剖析頭部項目逆市熱銷密碼,預見2020,誰將再主沉浮。

2019年的六朝古都南京,正在迅速變成大鱷央企的主戰場。

一方面,是以華僑城、金茂、葛洲壩為代表的“土拍天團”,差不多佔據了南京主城近年土地出讓的半壁江山。只要有看中了的好地皮,絕不輕易拱手相讓。

另一方面,是以中海、華潤、中冶為代表的“熱銷天團”,全年不間斷地火力全開,有的甚至完全沉迷於突突突地把所有存量子彈統統打完,也要全方位制霸南京樓市的頭條。

他們是資本雄厚的地產國家隊,更是開啟新一輪壟斷時代的寡頭。

在今年即將進入尾聲之際,我們不妨回頭再看,會發現央企軍團大大小小的戰績赫赫,且拿地與出貨的勢頭相較於往年更加兇猛。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圍獵戰、狙擊戰和攻城戰。

說得再直接點,央企陣營的存在感與大手筆重倉投入,在南京已經達到了歷史上的頂峰。

(一)

以財大氣粗的央企華僑城為例,在過去五個月一氣呵成打出“6連擊”,只為持續加倉南京。其招式之勢大力沉,不禁讓人刮目。

6月5日,江北核心區G04綜合體地塊經過1輪競拍,被華僑城以底價36.5億拿下,樓面價10565元/㎡。項目規劃1棟150米超高層辦公、1座大型商場,2棟酒店式公寓以及13棟高層住宅。意味著華僑城首次將觸角伸向了國家級江北新區的腹地。

7月3日,經過59輪報價,燕子磯新城G37地塊被華僑城以總價37.3億競得,樓面價17539元/㎡,溢價率18.41%。該地塊位於經五路中軸大道東側“C位”,將有望解渴區域房荒。這也是華僑城首次進軍燕子磯。

10月10日,華僑城再次出其不意,以總價9.1億摘得棲霞山G69宅地,樓面價13741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華僑城在棲霞山“主場”繼翡翠天域之後獲得的第二個住宅地塊,意味著將持續深耕、加倉紫東地區。

2019,頭部央企如何攻破南京?

10月12日,溧水華僑城大型文旅綜合項目正式簽約落地。根據官宣,華僑城集團將在溧水經濟開發區投資120億元建設歡樂港灣文旅項目,總用地面積1.5平方公里。

10月23日,華僑城揮師殺入南部新城核心區,以總價29.2億元斬獲G70地塊,再下一城。有業內人士指出:“G70地塊作為華僑城南京第六子,標誌著華僑城對南京主城區初步完成從東向西,由北向南的四面合圍。”

10月29日,江北核心區G04地塊(華僑城+金地商置聯合開發)案名曝光,項目名稱為江畔都會上城( )。放風最快年底首開,推出千套精裝房源,主力戶型89-140㎡。打造核心區最強“抽水機”。

入寧四年,華僑城在南京市場已經佈局了七大項目:即南京華僑城歡樂谷(翡翠天域),歡樂濱江(三期天鵝堡),江畔都會上城(江北G04綜合體地塊),燕子磯新城G37地塊,棲霞山G69地塊,南部新城G70地塊,溧水華僑城歡樂港灣項目(土地待出讓)。開發物業類型涉及住宅、商辦、文旅等,總投資規模接近1000億級。

其中,南京華僑城與河西歡樂濱江兩個頭部項目的投資額均雙雙超過200億級,溧水歡樂港灣預計投資額超過100億級,江北核心區G04綜合體項目光是拿地就花了36.5億,預計總投資達到70-80億。

截至目前,華僑城在南京手握2個主力在售項目,1個待售項目,另有3幅宅地土儲,1個已簽約待拿地項目,堪稱是七劍下金陵。

2019,頭部央企如何攻破南京?

除了今年拿地勢頭最為兇猛的華僑城,其他央企如金茂、葛洲壩等央企在土拍市場也表現不俗。例如,在7月3日,南部新城大校場G32地塊經過129輪激戰,金茂以51.5億元拿下,樓面價29705元/㎡,溢價率33.07%。一時震驚南京業內。

喜新,但不厭舊。立足於一二級聯動開發的巨大優勢基礎上,“地主”金茂今年還將繼續深耕青龍山國際新城。尤其是積極引入中梁、禹洲聯合開發在去年底摘得的G66新地塊,正式定名為上東逸境花園( ),打造6棟高層住宅。值得一提的是,青龍山新城目前在售項目已經達到7家。準備入市的待售純新盤2家,分別為金茂G66地塊(上東逸境)和深業青麓上居( )。

而事實上,金茂在青龍山多年“合縱連橫”,合作開發手法早已玩得爐火純青。加上入局操盤江北CBD綠地國金中心的部分住宅(揚子江金茂悅)與公寓項目(A5領寓),以及與平安不動產、華潤置地聯手開發魚嘴G97摩天綜合體地塊,與電建地產聯手開發河西金茂府,與蘇豪聯手打造湯山溫泉康養小鎮等,金茂在佈局南京中高端改善人居、地標商辦和養老方面更加長袖善舞。

通過自身經驗的不斷積累,最終,在今年水到渠成地促成了金茂+新希望+金基+南京建設發展共同開發大校場G32地塊的“四手聯彈”。

2019,頭部央企如何攻破南京?

可以預見的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金茂已經把南京視為繼上海之外的“第二主場”,品牌力深耕優勢不言而喻。

至於“水電雙雄”之一的葛洲壩地產,更是從2015年開始不斷在南京主城拿地,包括“麵粉”4.5萬/㎡的全市單價地王G14(中國府),樓板價近2萬/㎡的上秦淮地王G53(紫郡府)。但最讓業內津津樂道的,是今年8月底葛洲壩“梅開三度”再進城北小市地區,一家獨大的壟斷意味十分濃厚。我們不妨再次重溫一下小市舊改與葛洲壩的不解之緣:

2015年6月10日,葛洲壩地產聯手融創以32.3億元拿下小市G11地塊(線路器材廠地塊),樓面價8746元/平米。後“踢出”融創,轉而與招商蛇口攜手打造葛洲壩招商紫郡蘭園。

2018年12月18日,葛洲壩地產聯手常州三禾以15.1億拿下小市G50地塊(汽輪電機廠地塊),樓面地價22413元/平米,後引入陽光城合作開發,打造鼓印蘭園(相當於紫郡蘭園二期)。

2019年8月29日,葛洲壩地產經過82輪報價,以總價32.3億拿下小市G49地塊(起重機械廠地塊)。樓面價26393元/平米,引發業內一片驚呼:“小市地價漲了4000元/平!”

2019,頭部央企如何攻破南京?

至此,葛洲壩初步完成“紫郡蘭園+鼓印蘭園+G49地塊”三位一體的項目佈局,填補了從安懷新村到汽輪新村之間“斷檔”的大片空地,幾乎將半個小市攬入懷中。

“事實證明,葛洲壩正在有條不紊地憑藉央企主場優勢,一點一點吃掉汽輪電機廠周邊、起重機械廠等小市舊改地塊的城市更新。這樣的區域壟斷局面,放在全南京也較為罕見。”

(二)

講完南京土地市場的央企進擊之戰,我們再來看看央企在今年南京樓市掀起的出貨狂潮,力道也是相當驚人。其中,以中海為頭號代表,推盤火力之兇猛,最為“囂張”。

據不完全統計,“銀十”南京預計有6000套左右房源入市,而中海一家就有近2000套房源出貨,佔據整個十月南京推盤量的三分之一。開發商甚至自信地宣佈“南京進入中海時間”。

實際上,自2019開年以來,南京中海就以多個網紅盤、日光盤輪番上陣,屢次刷新熱銷紀錄。目前已完全做到九子聯動“組合拳”,實現了銷售規模與銷售額的雙爆發。

回首今年春節期間,燕子磯網紅盤—中海燕磯聽潮率先迎來開門紅,10天突破5億,豪奪2019南京樓市上半年單盤銷售套數Top 1。賣得最瘋狂時,“工作日平均去化10套/天”。

同樣是在2月,中海城南公館首開1小時,宣佈售罄142套洋房。全部為建面約131-140㎡的大戶型,均價3.4-3.9萬/㎡。“一夜撕裂城南限價天花板”。

2019,頭部央企如何攻破南京?

到了3月,江浦雨山路的中海原山首開,吸引千組客戶搖號。122套房源以光速售罄,吹響江北樓市熱銷第一聲號角。

6月初夏,江北核心區的中海左岸瀾庭創造歷史,開盤5小時狂銷1006套,32億貨值。創下南京年度單盤開盤銷售套數紀錄。此後,該項目保持“每月推一次盤”的高週轉快銷節奏,不間斷批量出貨,五開五捷。

據中海內部人士透露,截至目前,南京中海銷售額已突破150億,將在年底衝刺200億大關。共計九盤同時在售“圍剿”南京市場,構築最強推貨陣容:中海棠城公館(六合)+中海雲麓公館(祿口)+中海左岸瀾庭(江北核心區)+中海燕磯聽潮(燕子磯)+中海城南公館(賈西)+中海原山(雨山路)+中海潤江府(鎮江)+中海濱江U-BOX(鼓樓濱江)+中海桃源鉑公館(鼓樓濱江)。如此大規模的同時推盤,覆蓋多個主力板塊,放眼南京樓市無出其右。

但,我們也要清晰地看到:在中海這場貫穿2019全年的出貨狂歡盛宴的背後,還有一個孤獨的身影暫時被按兵不動:那就是位於江寧百家湖商圈的中海龍灣U-LIVE。從2017年7月12日項目拿地算起,該商辦性質公寓迄今遲遲未能入市。難免引發坊間諸多猜測。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2019年,中海似乎只顧忙著埋頭出貨,全年手頭上竟沒有一塊新增的土儲。這與彼時在2017年一口氣豪擲130億拿地,連下7子,待開發土儲超百萬方的超大手筆形成了鮮明反差。

不難看出,中海2017-2018連續兩年累計砸下200多億重倉南京。可是到了今年,巨大的存量與回款壓力勢必將倒逼這家頭部央企,拼盡全力馬不停蹄地出貨、出貨、再出貨。“新的地皮可以先不拿,大把銀子回籠要緊。搶在冬天來臨之前,變現落袋為安。”

2019,頭部央企如何攻破南京?

除了一騎絕塵的中海,其他央企如中冶、華潤等,也是追求跑量為王。先看中冶,憑藉盛世濱江單盤多組團的混合打法,繼2018年五開五捷之後,又在2019年接力推出400多套“接地氣”的拉小學區房(65年產權),戶型35-135平米,總價120萬起步,最低首付只要36萬起。開盤熱銷8成。

再看“央企長子”華潤置地,其負責操盤的魚嘴潤府在今年6月首開一炮而紅,然後開始小批量加推,逢開必光。有消息稱,“項目一期會在今年收官。”在魚嘴一江之隔的江北新區CBD,那個萬象公館的小公寓也賣得差不多了。

但真正的重頭戲,還得看獨攬燕子磯門戶的百萬方大盤萬象天地,由華潤操盤的低密度住宅戶型據說很驚豔,大有未開先火之勢。“據說,突破區域限價的希望很大。”

“刁鑽的地段,過硬的產品。只吃魚身,不吃魚尾”。論嗅覺,還是這些頭部央企最敏銳啊。

(三)

在央企南京陣營,有人高調逆市前行,也有人收斂起過往的光芒,變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比如五礦,近年新拿的地塊大多選擇合作開發,並交給其他房企操盤。比如江浦五里橋立交口的G25宅地,光是拿地就花了41.5億,最後確定由五礦、保利、金地三家聯合開發。金地負責出面操盤,“地主”五礦隱在幕後,也就是今天的江山大境。

還有五礦與葛洲壩在河西新江東商圈聯手砸下65億摘得的G30地塊,由五礦、葛洲壩、保利、鼎信四家聯合開發,已更改案名為金陵府。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原定案名為長江國府,擬引入葛洲壩旗下最高端“國府”系產品線,與河西南的葛洲壩南京中國府分庭抗禮。但因為種種原因,最後還是調整了定位。

此外,G30項目的“麵粉價”達到34043元/㎡,被要求現房銷售(貨量800多套),另外配建保障房面積1.56萬㎡(近150套保障房)。“有業內消息稱,戶型面積約140-210㎡。但拿地2年多,該項目整體進展並不是很快,似乎在刻意保持某種低調。”

2019,頭部央企如何攻破南京?

從另一個角度看,在調控總基調延續、但部分限價已開始鬆動下,南京房地產市場仍然充滿變數,個盤去化冷熱不均。這也在倒逼各家央企即便有錢任性,也要謹慎小心,準備過冬。此外,這樣的謹慎,還突出體現在對外圍板塊的“偏見”上:比如央企軍團“誓死”不進龍潭,不進寶華,不進橋林,不進板橋,不進南京遠郊一些邊角料地區。背後值得思考,也很耐人尋味。

但,當我們翻開南京今年的樓市地圖,仍然會發現央企牢牢佔據半壁江山的主角席位,從四面八方“攻陷”六朝古都。且經過多年運籌帷幄,精心佈局,一步步將更多的中小民營房企“擠壓”出這座長三角唯一的特大城市核心區。

無論市場如何風雲變幻,他們仍然在不斷努力地進擊,並選擇最適合的方式,用自己的實力與資源“瓜分”南京。

2019,頭部央企如何攻破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