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真正高情商的人,都很有分寸感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文藝復興時期,著名散文家、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曾說過:“禮儀是這個世界上最微妙的東西,它既是人際交往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時又不可過於計較。如果把禮儀看得高於一切,結果就會失去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因此,在語言交際中要找到一種分寸,使之既直爽又不失禮,這是最難又是最好的。”

這句話或許是對人際交往最深刻的理解,事實上,高情商的人之所以能夠在社交過程中順風順水,就是因為他們掌握了與人交往的訣竅——分寸感。

心理學:真正高情商的人,都很有分寸感

合適的距離能產生美

我們在看東西時,無論是離得太近還是太遠,所見的景象都是模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既有對親密關係的渴求,也有對安全感和獨立性的需求,疏於聯繫的友誼終將變淡消逝,過於親密的關係也會刺痛對方。

人際交往中,尤其是異性朋友之間,分寸感的把握尤為重要,不要覺得你們之間關係好,是“鐵哥們”、“好閨蜜”,就整天勾肩搭背,毫無顧忌地打聽對方的隱私,而忘記了他(她)已經有了自己的伴侶,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有的人在好朋友的家裡,肆無忌憚地翻箱倒櫃,絲毫不顧忌這會給朋友的生活帶來困擾。有的戀人整天如膠似漆,任何情況下都黏在一起,不允許對方有任何事情瞞著你,自己每天生活在焦慮中,對方的耐性也在逐漸消磨。

諸如此類,都是越界的表現,關係再好不代表你們可以沒有距離,最好的相處模式永遠是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只有合適的距離才能產生美。

心理學:真正高情商的人,都很有分寸感

無論何時何地,請給你的朋友足夠的尊重

有人或許覺得,都是這麼要好的朋友了,開個玩笑有什麼大不了的,於是乎開始毫無底線的詆譭與侮辱,結果真的超出了朋友所能忍耐的極限,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比如,有的人在對某些方面十分擅長,就喜歡對他人指指點點,朋友開車的時候在旁邊“指點江山”,好像他的朋友是從未上過路的傻子一樣,殊不知朋友已經來到了爆發的邊緣;有的人請別人幫忙,又對他人的幫助挑肥揀瘦,總覺得朋友欠了自己什麼東西一樣。

其實,這些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尊重與信任是良好人際關係之中最為基本的要素,不尊重他人的人,終究會失去友誼。畢竟,自尊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固有屬性,常言道:“打人別打臉”,傷害他人自尊的調侃不是不拘小節,更不是幽默風趣。

心理學:真正高情商的人,都很有分寸感

很多人在看待問題時從不考慮他人的感受,也不考慮實際的情況。他們總是喜歡強迫身邊的人與自己保持一致。

比如,有的人喜歡對他人的隱私刨根問底,什麼女生的年齡、存款、工資之類的敏感問題問起來毫無顧忌,並且不依不饒,別人不願意說還得追問到底,展現出一股“鍥而不捨”的“精神”。

有的人在網上聊天時,別人都明確暗示不想聊下去了,還在那裡不斷刷屏轟炸對方;有的人在聚會時喜歡自個兒決定去哪裡吃,去哪裡玩,他人不願意就想方設法“不厭其煩”地解釋安利,直到他人忍受不了被迫妥協。

心理學:真正高情商的人,都很有分寸感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你在對他人提出問題或要求時,應該首先學會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在這種情況下會怎麼想。試想一下,把你自己都無法接受的意志強加在他人的身上,那別人心中還會高興嗎?要知道,真正的“強人”從不會強人所難。

把握分寸是人際交往中最為重要的技巧,很多時候,幽默與惡俗、耿直與刻薄、謙遜與虛偽都在一念之間。或許你的本意只是想博他人一笑,只是想表達你對他(她)的信任,但是在對方眼中,你的行為就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攻擊,變成了對友誼的肆意踐踏。

分寸是一個人修養與素質的體現,更是高情商的標誌。多為別人考慮,多多換位思考,你就會獲得把握分寸的訣竅。

心理學:真正高情商的人,都很有分寸感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