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太后:披荊斬棘的宮鬥冠軍,卻從未做過真正的自己

《甄嬛傳》中太后,上屆宮斗的冠軍,智慧過人,雖未做過皇后,但經過了血雨腥風,扶植了自己的親生兒子稱帝,又讓自己的親侄女做了皇后,她還擁有後宮中至高無上的權力,被眾人敬仰羨慕,但卻有更多說不出來的苦衷,也是一名後宮中可憐的女子。

《甄嬛傳》太后:披荊斬棘的宮鬥冠軍,卻從未做過真正的自己

太后年輕時,本來與隆科多青梅足馬,一心想著嫁給隆科多。隆科多欺騙年輕的太后說先帝最討厭粉藍色,讓她選秀的時候穿上粉藍色衣服就會落選,之後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嫁給他。太后聽信了隆科多的話,卻沒有想到隆科多是故意欺騙自己,先帝最喜歡的就是粉藍色。

隆科多讓她入宮,不過是為了要扶持他姐姐孝懿仁皇后在宮中的地位。太后就這樣被自己最心愛的人欺騙了。入宮後,太后也並不得先帝很多寵愛,當時先帝獨寵舒太妃,自己也成為後宮爭鬥的棋子。太后只能憑著自己的智慧和隱忍,撫養大兩個兒子,幫助兒子謀得皇位。

《甄嬛傳》太后:披荊斬棘的宮鬥冠軍,卻從未做過真正的自己

九王奪嫡之時,玄凌前期並不佔據優勢,太后運籌謀劃,全力輔助玄凌,最終讓玄凌成功稱帝。當時孝懿仁皇后沒有子嗣,太后就拉攏隆科多在前朝幫玄凌。後宮中,太后又物色華妃做側福晉,以此拉攏年羹堯;又物色將門之女端妃、敬妃入王府,幫著玄凌穩固朝堂;之後太后和皇帝又安排宜修配制打胎藥,讓端妃給華妃端去,以此堤防兩個軍中權臣的致命威脅;沈眉莊、甄嬛入宮後,又企圖扶持沈眉莊對抗華妃;面對皇上對甄嬛的獨寵,又屢次提醒皇上不可偏私;後期皇后宜修在宮中獨大,損害皇嗣,公開對抗,太后又扶植甄嬛入宮……太后其實在背後一直籌劃,藉助妃嬪們母家勢力幫助玄凌打擊對手、制衡權臣,幫助玄凌坐穩皇位,更要想辦法讓皇家開枝散葉。即便太后這樣竭心盡力,但也無法避免自己的親生兒子對她的懷疑,擔心她插手後宮事務過多。因此太后對宜修的毒辣,華妃的囂張,以及後宮妃嬪們鬥爭伎倆雖然看得清清楚楚,但更多的時候只能裝聾作啞。

《甄嬛傳》太后:披荊斬棘的宮鬥冠軍,卻從未做過真正的自己

太后兩個親生兒子,玄凌做了皇帝,十四子身陷囹圄,她幫了這個,卻害了另一個,這也是太后心裡一直的痛。就連臨死之時,她想見見自己的被監禁的小兒子的願望,都被皇上殘忍地拒絕,都不能如願。

《甄嬛傳》太后:披荊斬棘的宮鬥冠軍,卻從未做過真正的自己

皇上以前曾撞見太后與隆科多私會,這一直是皇上心頭的一根刺,但皇上當時爭奪皇位,需要隆科多的支持,所以皇上一直隱忍不發。狡兔死,走狗烹,等到皇上的皇位坐穩了,除去了年羹堯,也就輪到了隆科多。皇上對隆科多始終心懷怨恨,但又不好自己親自動手,於是他想到借刀殺人,用自己的皇位和皇家顏面威脅太后,讓自己的母親去殺掉這個她昔日的情人,也只有太后親手殺了自己的老情人,皇上的心裡才最痛快。

《甄嬛傳》太后:披荊斬棘的宮鬥冠軍,卻從未做過真正的自己

皇權之下,愛情難得,親情也成了奢侈品。身為後宮最大權勢的太后一生費盡思量,最後也是落得“六親不認,骨肉分離”的下場,自己也成為權力傾軋下的犧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