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三):這家公司得到希特勒的全力扶持

大眾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三):這家公司得到希特勒的全力扶持

二戰時期結合納粹元素的大眾標誌

大眾是世界最大的三家汽車製造商之一,總部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公司成立於1937年,最早是由納粹德國政府出資的國有企業,以出產甲殼蟲汽車而聞名。在二戰結束後,英軍接管了公司的汽車工廠,並在戰後的艱難歲月裡繼續出產甲殼蟲汽車。1949年英國政府將大眾公司交還給德國聯邦政府與地方邦政府,合資為國營企業。

大眾公司得到了阿道夫·希特勒的大力支持,推出了著名的甲殼蟲汽車1938年9月16日,公司更名為大眾公司。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三):這家公司得到希特勒的全力扶持

希特勒在大眾

位於法勒斯萊本的工廠建成不久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工廠的主要產品改為軍用的保時捷82型汽車和水陸兩棲保時捷166型汽車。僅有少量的保時捷60型汽車(甲殼蟲汽車)在此期間被生產出來。法勒斯萊本工廠還生產V-1導彈,因此也成為了盟軍的主要轟炸目標。工廠的大多數工人是來自東歐的勞奴。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三):這家公司得到希特勒的全力扶持

V-1導彈

IG法本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三):這家公司得到希特勒的全力扶持

IG法本標誌

法本公司,全稱“染料工業利益集團”,德國化工及製藥綜合企業,總部位於法蘭克福,1925年由若干自第一次世界大戰起即有緊密合作關係的大型化工公司合併組成。全盛時期的法本為全歐洲最大的企業及世界最大的化工和製藥企業。

它是由巴斯夫公司、拜耳公司、赫斯特公司、愛克發·吉華集團、格里斯海姆電子化學工廠、韋勒化學工廠6家公司合併而成。

1931年納粹黨上臺之前,法本公司向納粹黨和希特勒提供了大筆贈款,幫助其競選。戰時德軍100%的甲醇和潤滑油、80%的炸藥、70%的黑火藥和35%的硫酸都出自法本公司。另外法本還擁有自己的集中營工廠。

二戰後,法本公司被盟國勒令解散,並於1952年清算,拆分為10家公司。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三):這家公司得到希特勒的全力扶持

法本總部大樓

瓦爾特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三):這家公司得到希特勒的全力扶持

瓦爾特標誌

卡爾·瓦爾特運動槍有限公司是德國武器生產商。擁有超過百年的歷史,期最初成立於1886年的側拉-梅里斯。二戰中工廠被盟軍炸燬,1953年新工廠建立在烏爾姆。

瓦爾特在手槍發展中有著突出貢獻。有著許多傳奇經典,比如瓦爾特PPK和瓦爾特P99;這兩款手槍都是電影詹姆斯·邦德中所使用的;還有著名的瓦爾特P38,經常是納粹德國軍官手中的武器,另外日本卡通人物“魯邦三世”的配槍也是瓦爾特P38。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三):這家公司得到希特勒的全力扶持

瓦爾特P-38

寶馬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三):這家公司得到希特勒的全力扶持

寶馬標誌

寶馬集團全稱“巴伐利亞發動機製造廠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簡稱為寶馬,是德國一家跨國豪華汽車、摩托車和發動機製造商,成立於1916年3月7日,總部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慕尼黑。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三):這家公司得到希特勒的全力扶持

寶馬歷史第一輛車

寶馬集團前身為拉普發動機製造廠, 時值第一次世界大戰,身為軍需供應廠商的寶馬特別在慕尼黑市郊的歐伯維森菲爾德軍機場附近設置了大型的工廠,持續為軍方製造飛機發動機,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航空發動機製造商。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根據凡爾賽條約的規定,德國境內被禁止製造飛機,嚴重打擊了正在成長中的德國航空工業,也迫使寶馬轉為製造鐵道用的制動器,並開始發展摩托車用的發動機,開始了造車生涯。並於1923年退出了第一輛使用傳送軸的摩托車、1933年推出著名的寶馬303汽車。

1939年德國進攻波蘭,二戰爆發。根據戰爭需要寶馬又開始飛機引擎的製造。放棄了汽車製造。寶馬在二戰期間製造的寶馬003型發動機成為戰後各國研製渦輪發動機的基礎。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三):這家公司得到希特勒的全力扶持

BMW 801 航空發動機

戰後寶馬專注於造車,對技術研究十分重視,在專業媒體測試中寶馬發動機的馬力輸出往往比同級車高,然後又能保持優良的精緻度與低噪音,底盤操控性專業評價也常比同級車傑出,這些駕駛樂趣是寶馬能在後來被公認與奔馳並駕齊驅的原因。

萊茵金屬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三):這家公司得到希特勒的全力扶持

萊茵金屬標誌

萊茵金屬是一家德國戰鬥車輛、武器配件及防衛工業的供應商。萊茵金屬於1889年4月13日,總部位於德國杜塞爾多夫。萊茵金屬軍工是德國最大的軍工製造商,在二戰中也僅次於克虜伯。

萊茵金屬為德國軍隊提供了大量精良的武器裝備,如豹式坦克的主炮、虎式坦克主炮、88mm高射炮及反坦克炮等。德國軍隊的戰鬥力與裝備有非常緊密的聯繫,也正是因為武器裝備的性能優異,大大提升了德軍的戰鬥力。

二戰後,萊茵公司作為幫兇和使用奴工接受了制裁,轉為民用產品生產企業。但在冷戰期間,萊茵公司重操舊業,再一次開始了研發武器裝備的工作。他們研發的滑膛坦克炮被運用在各國著名坦克上,比如美國M1A1、以色列梅卡瓦以及德國的豹2。萊茵金屬研製的武器以質量好,效率高而被國外大量購買。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三):這家公司得到希特勒的全力扶持

萊茵金屬研製的卡爾臼炮

戴姆勒-奔馳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三):這家公司得到希特勒的全力扶持

戴姆勒標誌

戴姆勒是一家總部位於德國斯圖加特的汽車公司,成立於1886年。戴姆勒公司是由多個家族企業構成的,主要由1886年卡爾·本茨建立的世界上首家汽車廠——奔馳萊茵燃氣發動機廠,以及1890年由戈特利布·戴姆勒建立的戴姆勒發動機公司。這兩位發明家在19世紀末創造了眾多創新,奔馳開發了第一輛大客車,戴姆勒開發了第一輛載重汽車。1902年,Mercedes獲得專利保護,這兩家公司得到迅速發展。直到20世紀20年代德國爆發經濟危機期間,兩家公司被迫合併。

1926年,形成了總部設在斯圖加特的戴姆勒-奔馳股份公司。

二戰期間,戴姆勒-奔馳公司生產的種類有很多,主要生產裝甲車和軍用卡車。戴姆勒-奔馳生產的L3000系列卡車性能非常出色,載重量3噸,是德軍在二戰期間重要的軍用卡車,希特勒專用的防彈汽車也是戴姆勒-奔馳公司生產。除此之外,戴姆勒-奔馳另一項重要的產品就是航空發動機。二戰期間德國主力戰鬥機梅塞施密特 BF-109的發動機就是戴姆勒-奔馳公司製造。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三):這家公司得到希特勒的全力扶持

二戰期間奔馳越野車

根據銷量,戴姆勒是世界前十大汽車商之一,第一大商用車製造商和第二大卡車製造商,戴姆勒也以生產豪華轎車如梅賽德斯-奔馳聞名。

舍弗勒

舍弗勒集團是一家德國軸承製造商,涉及汽車、宇航、工業等領域,旗下有三大軸承品牌:INA、FAG、LuK 。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三):這家公司得到希特勒的全力扶持

INA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三):這家公司得到希特勒的全力扶持

FAG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三):這家公司得到希特勒的全力扶持

Luk

舍弗勒集團由威廉默·舍弗勒和格奧爾格·舍弗勒兄弟二人在二戰期間建立,戰時一直為納粹德國生產所需軍用物資,在波蘭境內建有多家工廠,並且強迫大量奴工為其工作,利用戰爭積累了大量錢財。

採埃孚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三):這家公司得到希特勒的全力扶持

採埃孚標誌

採埃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15年8月20日,總部位於德國西南部巴登-符騰堡州的腓特烈港。主要從事工程學,以其在汽車工業領域內的設計、研發、製造而聞名,是全球性的轎車、商用車傳動和底盤技術供應商,同時涉足海運、國防和航空工業及基礎工業設備。在27個國家有123個產地。

採埃孚成立之初為齒輪廠,為飛艇和其他飛行器生產齒輪。

1919年轉向汽車市場,凡爾賽和約更推動了這一轉變。1920年,公司申請ZF Soden變速器的專利。次年由於魏瑪共和國出現通貨膨脹、投資恐慌,公司以腓特烈港齒輪廠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稱上市,齊柏林公司掌握80%股份,價值400萬馬克。1929年,在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推動下,公司推出了汽車用的ZF Aphon變速器。

二戰時期為納粹軍隊坦克及飛機提供齒輪和變速箱,並且也充當兵工廠生產坦克配件。戰爭後期採埃孚成為盟軍轟炸次要目標。

1953年向全球發佈商用車用全同步變速器。1961年開發轎車用自動變速器。ZF 3HP20變速器可與同一公司生產的手動變速器互換,1969年開始批量生產,隨後大受好評。20世紀60年代,採埃孚為DKW、寶馬等德國各大汽車廠,以及標緻、阿爾法·羅密歐提供變速箱。1977年開始批量生產商用車自動變速箱。

納粹德國武器裝備製造商(三):這家公司得到希特勒的全力扶持

我國公交車採用的採埃孚自動變速系統

未完待續,排名不分前後,請持續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