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記住別人的好,珍惜自己的福

漫漫人生路,我們結伴行走。

相逢即是緣,別讓恩怨佔用了相守的時間。

餘生,記住別人的好,就是珍惜自己的福。

杨绛:记住别人的好,珍惜自己的福

1

記住別人的好

錢鍾書是個不折不扣的生活白痴,他不會繫鞋帶,分不清左右腳,就連走路都會摔跤。

兩人出國留學期間,楊絳只好一邊照顧丈夫,一邊獨自料理家務。

昔日富家小姐淪為灶下婢,楊絳不曾有過半句怨言。

錢鍾書看在眼裡,對妻子除了珍重還多了些感激。

平日裡“拙手笨腳”錢鍾書,特意煮了“五分鐘蛋”,烤了麵包,做了又濃又香的牛奶紅茶,還有黃油、果醬和蜂蜜。

二人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錢鍾書生病的時候,每天早飯都是錢鍾書做給楊絳吃。

楊絳說,那是她吃過最香的早飯。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記住別人的壞,就等於不斷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會讓自己糾纏在煩惱之中;

記住別人的好,卻能讓心裡裝滿陽光,讓你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家庭成員之間,多記好少記仇,一家人才能其樂融融。

相濡以沫的好,總能抵消雞毛蒜皮的仇。

心中若有快樂,所見皆是快樂;

心中若有幸福,滿目皆是幸福。

杨绛:记住别人的好,珍惜自己的福

2

珍惜自己的福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在一個小鎮上,有位德高望重的長者。

長者每天坐在小鎮的路口,來來往往的人都向他打聽方向。

某天,一個人路過小鎮,對長者說:“我想問問你們小鎮適不適合我居住。我原來住的那個小鎮不好,鎮上的人都很自私、很狹隘。每個人都蜚短流長,他們都不完美,人人都有缺點。所以,那個鎮上的人全是我的仇人。我已經住得特別不耐煩了,所以我一定要找一個特別美好的地方,那裡的每一個人都是道德君子,只有這樣的小鎮才適合我生活。”

老人聽了聽搖搖頭,說:“對不起,我們這鎮上住的人跟你原來那地方的人一樣,你接著往前找吧。”

問話的人很失望,只好又急匆匆地往前去找。

沒過多久,路口又來了一個人,對長者說:“我在找一個最好的小鎮。我原來住的那個鎮就很好,但我不得已要搬出來。我很懷念原來那個地方,那個鎮上的人都溫柔善良,大家都很樸實,互相來住。我在那兒,人緣一直都很好,但是現在不得已離開了,我心裡面充滿眷戀我還想找一個那樣的地方。”

老人聽了點點頭,說:“那你找對了,我們鎮上的人跟你原來鎮上的人一樣,你就在這裡住下吧。”

同樣一個問題,長者的答案截然不同。

記得別人的惡,或記得別人的好,看到的世界也大不相同。

《菜根譚》有言:“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記好不記壞,記恩不記仇,幸福就在一念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