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精緻城市是這樣打造的

焦作:精緻城市是這樣打造的

時間進入2019年,一系列的“焦作經驗”“焦作元素”令焦作的幹部群眾和關注焦作的人士為之振奮:

在2017年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基礎上,我市2018年以全省第一、全國第十五名的成績順利通過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年度測評,順利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驗收。

焦作:精緻城市是這樣打造的

今年4月份,全省文明城市創建經驗交流會在焦作召開;6月24日,中國社科院發佈《2018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焦作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在全省排名第三、可持續競爭力排名第四;7月14日發佈的《河南社會治理髮展報告(2019)》,焦作市城市宜居和獲得感指數均居全省第一。

焦作:精緻城市是這樣打造的

這一個又一個的喜訊,傳遞的是焦作經驗,展示的是焦作形象,升騰的是焦作氣場,是焦作幹部群眾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建設人民滿意城市為目標、紮實創建文明城市的生動實踐。

曾經偏居豫西北一隅,在大家的印象中為“煤城”的焦作,何以在短短的幾年內華麗蝶變,令人刮目相看?

以人民群眾為中心,推進文明城市和百城提質深度融合

焦作:精緻城市是這樣打造的

把百城建設提質和文明城市創建作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抓手,擺上重要位置,統籌謀劃、精準發力,推動兩項工作互促共進。市委、市政府堅決扛起主體責任,成立了以市委書記任政委、市長任指揮長的指揮部,出臺了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實施方案、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方案、城建“1+N”政策體系等,打出系列“組合拳”。建立考核體系、健全長效機制,今年安排7000萬元獎補資金,並將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幹部評價的重要參考,樹立了比學趕超、爭當先進的工作導向。堅持常委包片、副市長包線工作機制,分包市領導每週到創建一線督導工作、發現問題、解決難題。數據顯示,2018年,市領導到創建一線調研指導、召開協調會累計336次,向市直、城區、街道等單位發放紅藍旗各26面。

以品質提升為重點,構築城市發展新優勢

焦作:精緻城市是這樣打造的

總投資388億元的城建十大基礎設施項目完成投資265億元,火車站南廣場(南站房)建成投用,城市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南水北調城區段和大沙河9個節點公園建成開放,中原路全線貫通,蘇藺和府城兩個配套水廠全部通水,東海大道、棚戶區改造、南水北調紀念館和第一樓快速推進,城市首位度和影響力明顯增強。

焦作:精緻城市是這樣打造的

堅持以水潤城,實施河道生態治理、防洪排澇等水生態項目84個,南水北調城區段和大沙河9個節點公園建成開放,建成一批縣域環城水系、溼地公園等項目,順利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驗收,“半城青山半城水”的美好願景正在變為現實。堅持以綠蔭城,實施老城街頭綠地和遊園三年建設計劃,建成公路綠色廊道627公里,新增“四好農村路”1167公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逐步實現群眾出行“三百米見綠、五百米見園”,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堅持以文化城,圍繞打造“世界太極城、中原養生地”,挖掘太極、山水、“四大懷藥”等特色文化元素,建設了太極小鎮、雲臺古鎮、絞胎瓷小鎮、老家莫溝等一批文化品牌和項目。兩年一屆的“一賽一節”活動,已成為獨具焦作特色的綜合性節會。堅持以業興城,壯大河南理工大科技園等科技創新平臺,搭建智慧金融服務平臺,強力實施大企業集團和“頭雁企業”培育,大力發展“三新一高”,加快推進“三大改造”,中原工業設計城在我市開園,全省“三大改造”觀摩推進會在我市召開,特別是智慧金服平臺,累計組織46次政金企融資對接會,為1094家企業放款224.8億元,創造了紓解企業融資難題的“千百佳績”,上半年全市銀行機構各項貸款增加91.9億元,是去年同期的2.3倍。

以補齊短板為根本,著力深化“四項治理”

焦作:精緻城市是這樣打造的

抓市容衛生“治髒”。全面落實門前“五包”,全面實施智能化垃圾分類處理,新建改造公廁184座、垃圾中轉站8座,全市19家農貿市場全部列入升級改造範圍,7家已基本完成,8家正在進行改造。抓生態環境“治汙”。強力整治“垃圾圍城、堆料圍城、冶煉圍城、廢品圍城、塗裝圍城”,鐵腕開展焦作北部太行山區生態治理,完成礦山地質環境治理2.5萬畝,昔日滿目瘡痍的北山重新煥發了生機活力。全面完成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上半年省控斷面水質100%達標,居全省第一位。中心城區集中供熱、燃氣普及率分別達80.9%、95%。抓交通秩序“治亂”。在全省率先開展“禮讓斑馬線、文明我點贊”和文明交通“五要十不”活動,整治交通陋習,引導文明出行。

焦作:精緻城市是這樣打造的

抓公共服務“治差”。開展“文明服務我出彩、群眾滿意在窗口”活動,加強政務大廳、醫院、車站、商場超市等管理,樹立了窗口行業良好形象。同時,聚焦民生熱點難點,新建改擴建幼兒園389所、中小學340所,改造綜合性醫院18個,建成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345個,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以文明理念為引領,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

焦作:精緻城市是這樣打造的

紮實開展“思想道德素質、誠信守法、文明風尚”三大提升行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推薦評議身邊好人、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等活動,範佔先、郭欣欣兩個家庭當選全國首屆文明家庭,89人入選“中國好人榜”,人數居全省前列,湧現出全國道德模範謝延信、維和英雄申亮亮等一批先進典型,“學習好人、崇尚好人、爭當好人、關愛好人”在全市蔚然成風。開展誠信守法“六進”活動,“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培育文明風尚,打造“文明之城”。開展“文明公約”“文明十條”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活動,大力推進高校思政課建設,全面普及規範文明禮儀。創作完成歌曲《每天都可以想一想》,在全市中小學組織傳唱推廣,獲得省“五個一”工程獎。

以群眾參與為助力,實現人民城市人民建

焦作:精緻城市是這樣打造的

我市舉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最大限度地整合資源、凝聚共識,匯聚成創建的強大合力,以城市帶農村、以機關帶基層、以幹部帶群眾,打了一場“人民戰爭”。組織“六比四評”活動,充分調動了社區居民、沿街門店、窗口單位等社會方方面面參與創建的主動性、積極性。整治無主樓院,對全市39個街道(鄉鎮)、100個社區(城中村)、322個老舊樓院進行分包幫扶,徹底解決了無人管理的問題。在市直100家和城區166家沿街單位開展“三包三化”活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完成了全市87個鄉鎮、1712個村莊、260條主次幹道的治理任務,拆除空心宅院3458座,農村戶用廁所改造完成8.5萬座,全市農村基本達到“全域淨、一眼淨”標準。紮實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活動,完善“一約四會”,營造了鄰里友善、鄉風和諧、向上向善、互幫互助的農村文明新風尚。修武縣雲上的院子等精品民宿被業內贊為“南有莫干山、北有云台山”,溫縣的陳家溝被評為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董柏生 報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