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再瘋狂:26平售948萬,房價已連續5年全球最貴,大家怎麼看?

東震木


“上帝欲使其滅亡,比先讓他瘋狂”,使用這句話來描述現階段的香港房地產市場“盛況”再貼切不過。26平米的房子居然售價需要達到948萬,每平米售價高達36萬!這樣的房價已然達到了“驚世駭俗”的地步,萬全脫離了普通大眾的購買能力。



其實助推香港房價不斷上漲的幕後推手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土地資源的稀缺性

香港是個國際化的大都市,人口眾多,經貿發展也是十分繁榮,因為港交所的存在也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它本身所具備的各項屬性使得自身具備較大的發展價值,使得房價具備持續上漲的基礎。


與此同時,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香港三面環海,土地資源有限,想要滿足越愛越多蜂擁而至人口的居住需求,提供更多的的土地資源卻是不太切實際的。


即便採用填海造陸這種費錢、費力的行為也會受到環保人士的極力阻撓,實施的可行性非常之低。供不應求的現狀導致了價格的飛速上漲。



(2)沒有所謂的“限購政策”

香港的樓市相對於內地而言較為寬鬆,對於大陸很多不差錢的“暴發戶”來說,只要有錢就可以赴港買房。


這樣的環境也促成了內陸有錢人扎堆來港置業的潮流。現在的有錢人數量可一點不少,他們集中購房刺激了供需不平衡的現狀,使得價格在一輪輪“爆炒”中水漲船高。


(3)超低的購房貸款利率

內陸購房商業貸款利率一般會達到 5.5%,假如貸款100萬,分期 20 年償還,到期後本息合計需要支付 156 -165萬左右。


但是香港的房貸利率僅為 2% ,100萬分期20年需要償還的本息合計僅為120萬,也就是說:,把房子出租甚至不僅能夠償還房貸還能獲得可觀的收益,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炒房一族肯定會蠢蠢欲動。



(4)形同虛設的房產稅

大家都知道推出房產稅的目的是為了抑制房價過熱,使得炒房一族需要為之付出更高的代價和持有成本,通過這種方式“逼迫”炒房一族退出地產市場。


但是香港的房產稅確是形同虛設,收取的費用極低,而且沒有按照居民持有的套數“逐套累計遞增”,甚至常常還會有一些返還的措施,這樣的舉措實質上就是在變相默認炒房的可行性。



香港的人均收入水平真的可以支撐 26 平 900餘萬的的房子了嗎?這肯定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



從上圖所示的職工平均工資變化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香港的人均收入雖然相比於深圳確實較為可觀,但是大眾的經濟水平還是遠遠沒有達到消費得起一平米36萬的房子的。


總結

房價全球最貴並不是一件值得誇耀、驕傲的事情,當我們的人均工資水平成為全球第一的時候,才真正值得驕傲。


浮雲視界


紐約的華爾街,北京的金融街,房價都高得離譜。如果把世界看成一個國家,香港的地位大概和華爾街、金融街差不多吧,房價不高沒有道理啊。

從局外人看,香港房價高是正常的,三個方面足以說明問題:

  • 我們看看香港的面積,區域範圍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周圍262個島嶼,管轄陸地總面積1106.3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648.69平方公里。把陸地面積換算成一個圓形,半徑只有18.8公里,能建個三環就不錯了,除了道路、廣場等公共用地,剩下可以居住的面積不足三分之一。


  • 光面積小不足以支撐高房價,關鍵是人口多,目前香港人口748萬,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即使這樣稠密的人口密度,每年仍然以超過千分之五的速度增長,裡面的人不願意出來,外面的人還想進去,自然會用房價來調節。
  • 面積小,人口多其實都不是事,關鍵是位置重要,香港既是樞紐,又是門面,與世界各大經濟體關係都不錯,南來北往的客人,做大買賣的,都會先到這裡坐下來喝杯茶或者咖啡,在這裡談好了,買賣就好做了。這種風水寶地,地價沒法不高,房價更是水漲船高,以後只能越來越高。

個人觀點,僅作談資。


互金直通車


香港有房產稅,香港房價很高,香港同胞買房壓力大。


香港之所以出現雄霸全球的高房價,根本原因有兩個:一是沒有貫徹實施房住不炒理念,縱容炒房;二是土地供應量有限;


實際上,如果不能解決炒房問題,香港空間有限,資源會向富豪手中大量集中。此前據報道香港有手持一萬套房產的超級房東,這在人類現代史上並不多見


2018年香港GDP總量5591.09億元,人均GDP75469元,在全國城市中位於榜首。

網上查到的數據雖然不夠準確,但是可以作為參考。相對於26平米948萬元的超高房價,顯然香港普通市民的購房壓力堪比頭上頂著一座喜馬拉雅山。

香港三面臨海,土地面積有限,想增加土地就只能通過填海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又受到環保人士強烈抨擊。


2003年前後香港房價一度下跌超過七成,為了穩定房價,曾採取鼓勵投資房產,減少土地供給等有力措施,終於使得房價一路猛漲,登頂銀河系最貴。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對於外來人口購房限制不夠嚴格,很多內地不差錢的富豪都到香港投資房產,對香港房價上漲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


此外香港房貸利率極低,僅有2%左右,這是我們看來不可思議的超低利率。如此低的利率,意味著只要有足夠的資金,投資房產隨便出租都能獲得更高的回報,一定程度上講是在鼓勵炒房。


最後,香港的房產稅過於柔和,並沒有根據房產數量按層級累進,本來收的就不多,還有各種優惠甚至返還,使得手持大量房產的人成為食利階層。


唯一值得稱道的是,香港在保障房上有實際行動,並做出了顯著成績,近三成居民租住公屋。雖然小了一點,雖然條件差了一點,但是好歹居住成本不會佔用大半家庭收入。經過不斷改進完善,香港公屋的人均居住面積從上世紀90年代的7.8平方米,一路增加到2014年的13平方米。


房價高的城市,製造業往往因為利潤低而衰亡,經濟發展避實向虛。一旦受大環境影響經濟下行,就容易引發金融危機。過高的房價,是香港發展的最大隱憂。


財智成功


我是否是全宇宙唯一一個覺得香港房價並不貴,這些年漲幅合理甚至有點慢的人?

香港樓市最近再爆新聞,位於港島北角的一個新樓盤,26平方的迷你戶,開發商索價948萬,平均每平方36萬。

如果僅僅看開發商新盤的報價,當然會覺得很貴。可是如果你再去看看旁邊的二手房源,報價比開發商新盤少一大截。

以相同地段一棟老牌中產小區海峰苑為例,中原地產的APP顯示最近一個成交價,775呎(70平方左右)建築面積的一套住宅成交在1388萬港幣(約1200萬人民幣)。平均每平方17萬人民幣。這個小區雖然有30年樓齡,但小區管理各方面都非常好,裡面住的都是香港收入較高的中產階級。

差不多的地段,開發商新盤36萬一平米,旁邊舊一點的小區17萬一平米,幾乎是新開盤的一半。

相比之下,上海內環內連老破小都快10萬一平米了,你們覺得香港二手房貴嗎?我是覺得香港二手房被遠遠的低估了!

以我這些年的觀察,香港的新開盤溢價都很高,不僅上述的例子是這樣,在香港其他地區的新盤也一樣。二手房的價格低很多且漲幅緩慢。

歡迎關注@中產理財, 理財就是要從身邊一點一滴小事做起!


中產理財


能怎麼看?吃驚的看唄,人傻錢多唄!將近1000萬的資產去買一個26平的房產,除了是因為瘋狂炒作的原因,難道是為了剛需和自住嗎?

按照一個一家三口的居住人口來計算的話,26平米的房子每個人實際生活的空間不到9平米,這樣的生活是用948萬去換來的,何必呢?何苦呢?不是花錢買罪受嗎?所以只能說,香港的房子已經有很大泡沫了,繼續炒房必定有接盤的一天!

就在前不久,萬科A的前任老大王石就對年輕人說了這麼一句話:“別急著買房子 買了等於把自己限定住了!”意思就是如果你過早的進行了買房,那麼你的未來就很有可能被房產所牽動,為了還房貸而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甚至不敢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所以說高房價是限制了許多人“年輕有為”的絆腳石,更是社會進步的壓力!

而另一方面,李嘉誠最近幾年裡已經開始陸陸續續拋售香港大面積的豪宅項目,那麼對於香港的房價來看,李嘉誠也一定是未雨綢繆,知道香港樓市已經有極大泡沫的存在,比較符合他不賺最後一個銅板的性格!

一名優秀的投資人可以預計到將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但不一定知道何時會發生。重心需要放在“什麼”上面,而不是“何時”上。如果對“什麼”的判斷是正確的,那麼對“何時”大可不必過慮。

我們都知道的是香港的房價很貴,很高,未來一定會有回調,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它何時到來,但是既然知道了一個大概率的回調空間,那麼在時間上其實就不必太過焦慮了!這種26平售價948萬的房產,買下來了為了什麼?為了生活,這明顯是自虐,為了投資和升值,它明顯上漲空間不夠大!所以理智的思考下就會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琅琊榜首張大仙


香港是世界上房價高得離譜的城市,但香港自身的經濟地位以及獨特的地域特徵,卻奠定了數十年高房價的基礎。不過,歸根到底,還是土地供需失衡,可開發土地空間深受利益控制,在長期供需失衡背景下,例如填海造地等計劃,往往受到輿論壓力,土地資源利用效率高低、開發商話語權影響力等,卻或多或少影響到香港房價走向。不過,高得離譜的高房價,並非可以註定永久存在,一旦核心競爭力下降、土地實際供需失衡狀態得到改善以及資本大規模流動等因素得以變化,恐怕會影響到高房價的基礎。


郭施亮


不怎麼看,很正常的。1平售一個億又怎麼樣,還不是那套房子,並不是因為房子價格高了,生產力就進步了。

代表社會發展的只有生產力,其它都是扯淡。所以,偉人很久就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商人的看法是,價格是第一生產力。但是價格會阻礙科學技術的發展,比如一個很牛逼的科學技術,由於價格因素,不能推廣應用,這樣的技術從本質上來說,是然並卵的。比如,有一種治療癌症的技術,但是價格是萬億噸黃金那麼貴,那麼,這個技術就是一個然並卵的技術,雖然的確有效,但是無法推廣應用,就沒任何意義

房子只是一個居住的場所,不代表任何先進技術的玩意,全靠商人炒作,人為定價。是有人類以來的一個奇葩。

任何動物都會壘窩築巢,鳥兒會,昆蟲走獸也會,人類更會。自古以來,原始人都會修洞穴,人會天然的會修房子,由於組織結構的變化,人為的造成,人沒有地方住,商人趁機撈高價。這是一個很低端的社會環境。人類進化這麼幾千上萬年,連最原始的居住需求都無法滿足,這樣的進化是沒有靈魂的,這樣的發展是沒有靈魂的

香港房價連續五年全球最貴,能說明什麼,什麼都說明不了。

世界之間的比較,是生產力的比較,而不是商品價格的比較。更不是GDP之間的比較。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GDP都不高,前五排名為丹麥、芬蘭、挪威、瑞士和荷蘭。商業過度發展的地區是沒有未來的,窮盡的全是人類的醜態和人格的扭曲。這樣的人生活在世界上如行屍走肉。來到這個世界,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塵都迷路人


其實大家不要被這個數據嚇住了,香港人月收入2W左右,一年不吃喝購買一平米,那北上廣深人一年都買不起一平米,而且香港購房沒有公攤面積,這個和內地又不一樣,在香港買了房就意味著有可能獲得香港戶口,到時候去全球一百多個城市都免籤,人家的福利是內地不能比的。


冰國使者123456


香港的權貴壟斷房市,需要一位鐵腕人物打破權貴壟斷,增加大規模土地供應,香港未開發的荒山開發起來,否則,幾經濟只能沉淪。


市場先鋒隊領隊


香港房價基本不關心你怎麼看,以市場為主導的經濟體系,只關心需求與購買,而市場也只接受各種經濟因素的客觀影響,從需求到供給的各個環節所涵蓋的成本、貨幣、需求動力等等。應該說香港社會更尊重努力奮鬥的人,更信奉給努力奮鬥者以合理回報就是真正的公平;所以,香港不會有人天天出來要求政府“調控”,更不會容忍扯淡的妄想症患者宅在黑暗的角落苦苦算計,大罵社會不公,這在香港或者任何一個健康的社會就是一個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