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 • 運用 • 備考】“文化傳統類”主題作文寫作例話

作文素材快線雜誌

1

話題總說

文化,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包括哲學)等;傳統,指世代相傳的、具有社會特點的文化、道德、思想、風俗、制度等。一般情況下,文化傳統對人們的社會行為具有無形的影響和控制作用。對文化傳統中的相關內容作深入瞭解與具體研究,在思考的基礎上進行整合,傳承精華,並將其發揚光大,能實現人生的充實與厚重,促進社會的良性發展與建設。

近幾年的中高考作文命題,從背景材料的呈現、話題的選擇到立意的導向,很多與文化傳統有關。如2016年北京高考作文試題“‘老腔’何以令人震撼”,著重考查考生對民族文化遺產內涵的理解,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及價值的理性認識;2017年全國卷Ⅱ高考作文試題提供的六句名言,內容涉及堅強進取、勇於擔當、責任自信、家國情懷等,這些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

寫好文化傳統類作文,要注意以下兩點:

1.強化理性思考。

對試題所限定的某一個(或一類)“文化傳統”,不能只簡單地進行“是”與“否”的選擇或判斷,而要在深入思考的基礎上,對相關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現實意義與價值等方面作具體理性的解析。

2.明確寫作指向。不能只是紙上談兵,或為思考而思考。要對試題限定的相關文化傳統作思考辨析,其目的是與現實對接,從而發現其現實意義。

2

例題呈現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在流傳的俗語中,同一個問題常常會有截然相反的表述。如關於人生追求,“立德、立功、立言”是很多有遠大志曏者的目標,“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則有強烈而鮮明的激勵導向;而“採菊東籬下”的平淡閒適是很多文人的嚮往,“平平淡淡才是真”則充分肯定了平凡的生活。再如該不該“管閒事”,既有“閒談莫論人非”“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告誡,也有“天下人管天下事”“該出手時就出手”的吶喊……如何選擇,如何去做,的確是個問題。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樣的聯想或思考?請就此寫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徵鮮明;③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3

命題解析

材料的核心是首尾兩句。要求考生就“俗語中截然相反的表述”這種現象談看法,最終確定“如何選擇,如何去做”。所舉兩個例子,實際上是對“截然相反的表述”的兩種情況所做的形象化闡釋。

第一種情況,表述“截然相反”,但表意並不對立,不存在是非對錯問題。有遠大志向、渴望建功立業,追求平凡的生活、嚮往平靜與安適,是兩種應該肯定的人生取向。前者強調志存高遠,激勵人們把事情做到極致;後者強調遵順自然,舒展身心,是診治極端功利思想的良藥。實際上兩者還可以統一起來,即既有遠大理想,又以平常心對待成敗榮辱,這樣的人生才是充實的、快樂的。

第二種情況,表述“截然相反”,表意有是非對錯之分。要理性分析,慎重取捨。比如“閒談莫論人非”“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除了謹慎自守的含義外,也的確有做老好人的消極影響在,是必須“舍”掉的成分。

要注意,省略號其實是提醒考生,還可以談其他表述“截然相反”的俗語,如“一個好漢三個幫”與“求人不如求己”,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與“沉默是金”等等,這都是可以的。

★參考立意

角度一:對俗語“表述截然相反”現象作整體、宏觀解析,從呈現、分類、實質、特點,及今天的人們如何選擇等方面談自己的看法。

角度二:針對某一組(或一類) “表述截然相反”的俗語,解析其實質,談如何選擇,如何去做。

★誤區提示

誤區一:有的考生可能只是談選擇什麼,卻沒有具體闡釋原因。必須把“如何選擇”的理由說清,也就是要對錶述“截然相反”的俗語進行分析、比較。至於如何“選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第一種情況的俗語,要在準確釐清其成立前提條件的情況下,指出各自的現實意義;對第二種情況,要在分析其是非對錯的基礎上,明確如何取捨。

誤區二:有的考生只是泛泛談“如何選擇,如何去做”,文章缺少明確的指向性。需聯繫現實,要能夠解決生活中某些人的思想、認識、觀念等方面的問題。泛泛而談、坐而論道的文風是不可取的。“文章合為時而著”應該成為寫作的第一要律。

4

佳作示範

【素材 • 運用 • 備考】“文化傳統類”主題作文寫作例話
【素材 • 運用 • 備考】“文化傳統類”主題作文寫作例話

【選自《作文素材快線》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