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厚朴拙:吳昌碩的石鼓篆書


石鼓文被歷代書家視為習篆書的重要範本,而幾千年來,對《石鼓文》臨習最多、最深且最有獨到之處的當數吳昌碩。

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的吳昌碩,30多歲才開始臨摹學習石鼓文。

光緒十年是吳昌碩篆書創作實踐中的一次重要轉折,吳昌碩開始接觸《石鼓文》拓本,對其後來的書法產生重要影響。從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終於煉成一代大師,成為“石鼓篆書第一人”。

吳昌碩,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

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