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娃自傳第十五章第一節丨擇偶標準

我在法國網球公開賽時正式宣告迴歸。這就是我堅持訓練的目的,但是我依然感覺很糟糕。五月,在波蘭華沙舉辦的小型巡迴賽上,我迎來了復出首秀。這可能是我平生見過的最差的紅土場地。我不想在這裡打球,但是我必須要通過參加比賽來找回狀態。我不能選擇空降羅蘭加洛斯。當時我可能贏了兩場比賽,隨後止步於四分之一決賽。如果放在職業生涯其它任何階段,這場失利都決計不可能發生。最後的冠軍是A-邦達倫科,一個烏克蘭人。在比賽結束之後,我旁觀了她的新聞發佈會。她說的每一句話我都記得清清楚楚,雖已過多年,卻恍然昨日。瑪利亞的發球速度不再;瑪利亞的力量不再;瑪利亞不再是從前的那個瑪利亞了。她的嘴實在是太欠了。我依然記得她說過的話被製成字幕後出現在CNN轉播屏幕的底部。這件事情讓我充滿了動力,毫無疑問,我想要贏下法網和溫網的冠軍,但現在我更想讓邦達倫科為自己說過的話付出代價。


莎娃自傳第十五章第一節丨擇偶標準


法網就像是一個大的災難現場。不管怎樣,我記憶中的那年法網就是這個樣子。但是當我後來回頭看本屆法網統計數據的時候,事情似乎有一點稍微的複雜。事實是這是我在手術之後的第一次大滿貫之旅,闖進了四分之一決賽,在晉級過程中打出了幾場好球,擊敗了幾位強大的對手。但是我只記得自己是怎麼出局的。對於職業網球運動員來講,每一場比賽都是最後一天,要麼你站在這裡接受歡呼,要麼離開這裡前往下一站,而這裡的掌聲也將獻給其他堅持下來的人。那場比賽我一盤未得,最終輸得很慘。我本來計劃那一屆法網只需要贏下兩場比賽就可以了,我應該對這個結果感到滿意的,因為這只是我復出以來參加的第二站賽事。但是我真的開心不起來,我對比賽感到非常失望。在這個低落的時刻,我感到了滿滿的挫敗感。在這樣一場比賽之後,你會直接回到更衣室裡,發洩心中的不甘。


莎娃自傳第十五章第一節丨擇偶標準


我在日記裡這樣寫道:

自打本屆法網開始,我就揹負著來自於外界巨大的懷疑。當我來到新聞發佈會後的第一個問題是“人們都說你沒有在進步,為什麼呢?你認為自己需要換一個新的教練嗎?”這他媽提的都是什麼問題?每個人看起來都和專家一樣,他們認為自己什麼都懂!省省心吧!別多管閒事了!

最終我來到了溫布爾登。來到這座小鎮的時候,我滿懷憧憬,因為一直以來溫布爾登對我來說就是個充滿魔力的地方。無論任何時候來到這裡,這座小鎮、這裡的草場、這裡的賽事都會讓我精神萬分。我似乎得到了精靈之塵的護佑。但是好吧,這次卻是一個例外。原本美好的事情在這時變得非常糟糕,這是真正意義上的低谷期。也許是我想的太多了,也許是我對自己的期待過高。我闖過了第一輪,擊敗了一位從資格賽突圍的選手,但比賽過程卻異常艱難。在第二輪我輸給了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阿根廷選手吉塞拉·杜爾科。自我步入職業網壇以來,這是我在大滿貫比賽中出局最早的一次。行李都還沒收拾好,我就已經登上了回家的飛機。體育記者們忙得不亦樂乎,他們把我作為文章的素材。當時我22歲,原本美好的生活,現在變得支離破碎。

莎娃自傳第十五章第一節丨擇偶標準


登機之後,我拿出來了日記本,寫下了這樣的內容:

好吧,今天是星期三,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的第一週,但我已經踏上了回家的路。是的,我感覺很不好。坦誠地講,我的心中五味雜陳。一方面想到傷勢已經完全康復,我感到了非常高興,但是我並不相信自己已經做好了應對高強度比賽的準備。不知為什麼,我總感覺有人在故意捉弄我。當然這是溫布爾登,沒人希望自己在這裡輸球。今天上午在機場,我在買八卦雜誌時看到封面上印著我的照片,標題寫著“對於莎拉波娃來說,一切都結束了!”他媽的!隨後我登上了飛機,這時他們竟然還問我是否要一份報紙。然後,坐在我前面的女士正在讀著體育板塊的內容,我的耳邊再次響起了“對於莎拉波娃來說,一切都結束了!”這句話。就在這一天,一個女人突然就決定開始閱讀體育板塊,你不覺得這一切都太過湊巧了嗎?

莎娃自傳第十五章第一節丨擇偶標準


當你陷入困惑迷茫的時候,會向誰來求助呢?

對於大多數人來講,他們會向工作中的朋友求助;但我和自己工作領域中大多數人都不是朋友。這並不是因為我不喜歡她們,而是在我們所處的世界裡,彼此之間成為朋友很難變成現實。她們都是你在球場上的對手,和她們成為朋友會削弱你的優勢。如果我喜歡你,我很難對你下狠手。我不相信只有我一個人才有這種感覺,但我卻是少數幾個敢於承認這件事情的人之一。當我看到兩個球員在巡迴賽中如膠似漆的時候,我相信這種友誼一定有它的缺陷。我更願意坦誠待人,而不願虛與委蛇。在無數次困難的時候,是我的家人和過去多年少數幾個真誠的朋友幫我走出了困境,而非是我的競爭對手。

當然,我還需要得到男朋友的慰藉。當我現在翻看當年的日記時,發現其中主要的線索是在樂觀自信時的訓練和在黯然失落時的沉思,但是分散在這中間的則是持續不斷的對未來男友的幻想,當然全部都是羅曼蒂克式的想法。在職業生涯的最初幾年,對於自己能夠吸引到成年男性的注意力,我感到了非常驚訝。對我來說,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為那時我還只是一個孩子。

莎娃自傳第十五章第一節丨擇偶標準


一直以來,我在想哪種男人最適合我,“我會喜歡哪種人呢?”在非常小的時候,我把自己的想法寫到了日記本上:

首先他要理解並尊重我的職業,他還要有著自己的人生目標。他要腳踏實地,還要有著幽默感,因為我天性愛笑。他要溫柔親切,要關心我。他的性格要開朗豁達,要向我袒露心扉,因為我討厭身邊的人神神秘秘。最主要的是他要打心裡深愛著我,但是我喜歡壞男孩,即使我知道這會很麻煩。我想要管好他們,想要把他們帶回家。我喜歡挑戰。


莎娃自傳第十五章第一節丨擇偶標準


直到22歲的時候,我才開始認真約會。當時2009賽季已經結束,我的一個朋友在家裡舉辦一次非正式的燒烤聚會,那是星期六。她提前幾個小時給我打了電話,告訴我這是一次放鬆的機會,還問我能不能邀請一些不認識的人?

我說:“可以呀。”但是我並沒有真正弄懂她的用意。

在晚餐過半的時候,他走了進來,頭髮還是溼的,顯然是剛剛淋浴不久。他穿著運動裝,兩隻膝蓋上都包裹著厚厚的冰袋。對望一眼之後,我立刻就愛上了他。那是星期六的晚上,他是剛剛結束了訓練嗎?我認定了他就是我的菜。

他的名字叫薩沙·武賈西奇,一位斯洛文尼亞籃球運動員,現在是他為湖人效力的第五個賽季。那天晚上我們一起吃了烤魚片,彼此之間相聊甚歡,隨後交換了電話號碼。

莎娃自傳第十五章第一節丨擇偶標準


第二天早晨我和媽媽以及幾個特別親近的朋友一起登上了前往納帕谷的飛機。現在正是賽季結束之後的假期,我告訴了媽媽關於薩沙的事情。

我說:“他長得非常高,是一個歐洲人。”

她說:“瑪莎,我不同意。籃球運動員中很少有人接受過良好的教育。”

好吧,我也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而且他是一個歐洲人,環行過整個世界,在一路上他肯定學到了很多東西。

她搖了搖頭,表示不想再聽我多說任何一句。

我認為這樣不公平。我不能因為運動員的運動生涯會讓他們失去在學校接受教育的經歷就因為否決他們。我決定給他一個機會。(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Maria Sharapova 編譯:楊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