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農村人們全靠石磨來碨糧食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沒用上電磨之前,山西人吃的糧食,除谷黍類外,麥子、大豆、玉米等,全靠石磨來碨。

那時,在家碨磨叫幹私活,不能佔用白天到生產隊上工的時間。

碨磨是令人頭疼的營生,既枯燥又疲勞。碨磨是很費體力的,要想磨製糧食就需要不停地繞著磨盤轉圈,但過不了多久,人們就會感到頭暈眼花。

磨扇分上扇、下扇。下扇工作面朝上,其工作面中心鑲嵌一個短軸,俗名“磨臍兒”;上扇的工作面朝下,中心有軸孔,與下扇的磨臍兒配合,形成軸承,用以支持磨的穩定運轉。

上扇以中心點為軸心,相隔180度分別有一個磨眼兒,這是下糧食的通道。根據需要,兩個磨眼兒可同時開啟,也可堵住一個,以調節糧食下漏的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