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意大利佛羅倫薩的烏菲齊美術館,

每年有400萬人來旅行膜拜。

1737年,意大利的名門望族、

文藝復興背後的資助者——美第奇家族,

最後一位男性去世,後繼無人,

只留下一個女人安娜瑪利亞,

臨危受命下,她做了一個決定:

把家族400多年來積累的全部藝術遺產,捐給政府。

也由此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

對所有人開放的大型博物館。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這裡有最好的文藝復興大師的傑作:

喬託、利皮、波提切利、達·芬奇、

拉斐爾、米開朗琪羅、魯本斯、提香、卡拉瓦喬……

今年開春,一條攝製組來到佛羅倫薩,

體驗了烏菲齊美術館最新的觀展路線,

並對現任館長艾克·施密特進行專訪。

點擊視頻,跟著一條逛烏菲齊美術館。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沒有人會不愛陽光明媚的佛羅倫薩。整座古城就是個露天的美術館,走在石板路的街巷、廣場,隨時碰到文藝復興大師們的雕塑;經過的老房,可能波提切利、米開朗琪羅500多年前就住在這樓上。

阿諾河流經整個佛羅倫薩老城,烏菲齊美術館就坐落在岸邊。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安娜瑪利亞(Anna Maria Luisa de’ Medici)


今天的烏菲齊美術館之所以存在,功勞其實屬於一個女人。

1737年,美第奇家族的最後一位男性去世,後繼無人,只留下一個女選帝侯安娜瑪利亞。臨危受命下,她做了一個決定:把家族積累了400多年的藝術遺產,捐給政府,並約法三章——

一切都留給國家,所有藝術作品需服務於“公眾利益”,需用於“吸引外國人的好奇心”。

這是一個私人對一個國家的最大捐獻。而其中包含的現代信息,簡直令人驚歎。也由此,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現代意義的大型博物館,並於1769年正式對公眾開放,正好250週年。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1436年在科西莫的資助下完成建造,這個震驚世界的圓型穹頂,至今仍是佛羅倫薩的標誌

沒有美第奇家族,文藝復興不是我們現在所見

14世紀初,佛羅倫薩突然“發明”了文藝復興,使這個小城變成了一個奇蹟。這項運動的主力是當地年輕的藝術家們,而這些藝術家背後的金主,就是美第奇家族。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美第奇族譜


美第奇家族最早是托斯卡納的農民,12世紀做羊毛貿易起家。後來做高利貸發財,再辦銀行成首富,富可敵國,甚至使佛羅倫薩在14-15世紀成為歐洲的商業中心。

之後,再到政治,贊助教皇,涉足宗教統治。家族輝煌時期共產生了 3 位教皇、 2 位法國王后。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波提切利、米開朗琪羅、達·芬奇、拉斐爾、提香等文藝復興大師肖像


如果說最初贊助藝術家創作,可能是為了高利貸生意而“贖罪”。到了美第奇家族掌權的第三代——洛倫佐時,他本人就已是一名詩人和藝術鑑賞家,並親自提攜、資助了三位影響藝術史進程的大師——波提切利、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

洛倫佐被稱為“豪華者”,他的兒子們和米開朗琪羅一起長大,他掌權的時期成為“文人墨客的黃金時代”。

此外,但丁、薄伽丘、馬薩喬、拉斐爾、提香、馬基雅維利……這些大師的名字都與這個家族緊密相連。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佛羅倫薩街頭,隨處可見建築上有美第奇家族的徽章——裝點著5個小球的盾牌

美第奇家族的所有人都是藝術家的捐助者,和藝術品收藏家,經過家族幾代人、幾個世紀的遺贈、捐贈和交換,藏品在數量和類型上,都不斷豐富。

至今烏菲齊藏品的總量,共多達23萬多件,龐大浩雜。除了文藝復興大師的作品外,還收藏了古希臘羅馬雕塑,埃及藝術,和非歐洲藝術,如中國瓷器,中東的掛毯,還有從非洲傳到西方的古老作品……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烏菲齊畫廊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皮蒂宮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波波里花園


烏菲齊畫廊、皮蒂宮、波波里花園的合體

現在的烏菲齊美術館有三個組成部分,分別坐落在阿諾河兩岸:位於北岸的烏菲齊畫廊,及南岸的皮蒂宮和波波里花園。

這三個部分在分離近120年後,在2015年重新合併,作為一個整體“烏菲齊”。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科西莫一世雕像


烏菲齊畫廊所在的建築,曾是作為美第奇家族辦公樓的烏菲齊宮。1561年,科西莫一世在一片混戰中實現家族復興,成為當時佛羅倫薩共和國的統治者。

為了更好地管控法官,他找來天才建築師喬治·瓦薩里,改造修建出烏菲齊宮,作為政務廳的辦公樓。

而他的夫人、也是西班牙的公主,買下了河對岸的皮蒂宮,作為家人生活的宮殿。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瓦薩里走廊外部和內景


後來1565年,為了兒子和奧地利公主的婚禮,科西莫一世便請瓦薩里修建了一條私密廊道,全長近千米,從烏菲齊宮出發,橫跨阿諾河,連接皮蒂宮,穿出來後就到了波波里花園。

建築師本人都曾強調過遇到的技術困難:“我從沒讓人幹過這種土木活——這是在河上打地基,難上加險,房子幾乎就在空中!”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這條走廊與建築師同名叫“瓦薩里走廊”,作為私人廊道一直關閉。走廊兩側,掛滿藝術家的自畫像。美第奇家族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自畫像收藏,從1800年一直持續了幾個世紀。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烏菲齊畫廊內景


現在,烏菲齊畫廊的展覽空間還在不斷拓展,預計將超過16,000㎡,3000件,主要為繪畫和雕塑。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皮蒂宮內景


皮蒂宮面積有30,000㎡,藏品多達3萬件:不僅有繪畫和雕塑,還有各種裝飾藝術、鐘錶花瓶、非歐洲藝術、地毯、紡織品等,應有盡有。

此外,庫房裡還有近20萬張紙上作品,檔案材料多達幾英里長……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波波里花園佔地約133,000㎡,是歐洲皇家花園的典範。整個花園與成百上千件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的雕塑,融為一體。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烏菲齊畫廊的參觀路線很特別,從入口樓梯拾級而上,最先到達三樓頂層,再一層層往下。新的展覽陳列,主要按文藝復興的不同時期推進。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首先到達建築東面的“第一走廊”,這裡早在1581年,就是烏菲齊宮中展覽藝術作品的畫廊,在1996年得到修復。

兩側兩排古代雕塑一字排開,上方的牆面整齊掛著對烏菲齊有重要影響的人物肖像畫,尤其是美第奇家族成員像。

地面鋪設的是18世紀白、灰交錯的方形大理石,與天花板的彩繪壁畫交相輝映。

一個個展廳,在走廊一側延展開來。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文藝復興的開端和喬託

最開始幾個房間,是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開端的作品,內容多是宗教畫。其中,喬託的作品最為顯眼。

喬託1266年出生在佛羅倫薩附近的鄉村,小時候上山放羊,後來被發現畫畫天賦不凡,便到佛羅倫薩學畫。

喬託被認為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畫家,也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開山鼻祖。他討厭拜占庭繪畫的僵硬,在宗教畫中融入生活氣息。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聖母登極》


《聖母登極》是他的代表作,也是透視畫的典範之作。聖母啟唇淺笑,黑色斗篷內,是半透明的白衣,透著女性青春的氣息。這在之前的畫家是不可想象的。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館藏之寶《烏爾比諾公爵和夫人雙聯畫》

接下去是新佈置的展廳,專門用來紀念波提切利和15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早期的藝術。

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館藏之寶《烏爾比諾公爵和夫人雙聯畫》(約1472),這是藝術家弗朗切斯卡的成名作。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它到底有多寶貴呢?早在15世紀,這件作品就已經像古董一樣,由鉸鏈裝訂在了一起,以便於展出。

人物風格非常時尚,容貌描繪的精確度相當高,很小的細節也很逼真。

與一般肖像畫的正面表現不同,這兩幅畫從公爵和夫人的正側面來描繪。據說是因為公爵曾在一次馬上比武中,右半邊的臉遭到毀容,鼻子也骨折。

人物背後的風景,是已經褪色的遠山和地平線,十分簡潔,可能是代表著大公爵的領土。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更特別的是,你轉身繞到另一面還有驚喜,雙聯畫的背後是兩幅馬車場景的繪畫,夫婦由聖女莊重陪伴,強烈的人文主義精神。

只可惜,這幅畫藝術家畫了有約5年之久,而最終畫完時,公爵夫人已經去世。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波提切利:《春》與《維納斯的誕生》

再往裡走幾個連通的展廳中,波提切利的兩幅名作《維納斯的誕生》和《春》,最吸引眼球。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三博士來朝》這幅基督教的經典題材中,主要人物都是由美第奇家族的成員扮演,最後回頭看向觀眾的是波提切利自畫像

在文藝復興那麼多藝術家裡,波提切利跟美第奇家族關係尤其密切。波提切利1445年出生在佛羅倫薩城,16、17歲跟著畫家老利皮當學徒,得到紮實的鍛鍊。1470年,他自立門戶,很快被洛倫佐賞識、資助,進入上流社會。

可能也因為在貴族圈浸染久了,波提切利畫得秀美典雅、細膩動人,甚至纖弱中帶點哀傷——這也正是當時貴族的通調;同時,他的畫裡又有世俗的人性。這些特點,使他的畫有很強的辨識度。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帕拉德與半人半馬獸》 波提切利 約1482


一邊接受著美第奇家族的供養,一邊旺盛創作,大膽地畫全裸人物。在1480-1490年間,波提切利已經是全佛羅倫薩最出名的藝術家。

一個轉折點在1492年。洛倫佐去世,佛羅倫薩政變,美第奇家族失權,波提切利轉而追隨新的掌權者。但多年後當美第奇家族重新奪回佛羅倫薩時,波提切利是悲慘的……最後,一代藝術天才死於貧困和寂寞。

直到死後350多年,波提切利才重新被髮掘,成為文藝復興早期的傑出代表。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春》


波提切利一輩子沒結婚,畫裡經常出現一位模特,是文藝復興第一美女西蒙內塔(Simonetta Vespucci)。有一種說法,《春》、《維納斯的誕生》中的維納斯,都是以她為原型。

《春》中,右邊飛行的妖怪是風神澤菲魯斯,他充滿情慾,追逐大地仙女克羅麗絲,強行與她結合,給了她能讓花草發芽生長的技能,便化身為旁邊的花神芙羅拉。

畫中央,維納斯站在花園裡。左側是美惠三女神在跳舞,少女的玉體被透明而輕盈的紗巾披裹,十分性感。

對這幅作品的理解有不同說法。有人說春回大地,將春的主題刻畫得盡善盡美;也有人認為,畫裡比喻性的自由。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維納斯的誕生》


《維納斯的誕生》,這幅畫的來源還是個迷。畫面中,維納斯裸體誕生在海中的一個大貝殼上。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在左側幫助她的,是風神澤菲魯斯和奧烏拉,他們溫柔地擁抱;右邊是穿著絲質刺繡花裙的女孩,在岸邊迎接她。

維納斯的姿態輕柔地傾斜,眼神和表情稍許憂傷,微弱的明暗對比光線掠過她的身體,透出一種不同於肉慾的美。淺淡色調,也給人純潔溫和的感受。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講壇廳:烏菲齊畫廊的核心

再往前走,便到了東面走廊的中心位置“講壇廳”。講壇廳最初在1584年竣工,2012年最新修復,精巧極致。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約6000片印度洋的珍珠母貝殼鑲嵌在穹頂,再點綴上多達130㎡的金箔片,最後上鮮紅色透明漆。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講壇廳牆上掛著緹香、巴薩諾、卡洛德·卡利亞里的繪畫,自然光透過威尼斯玻璃的窗戶,落在古代雕塑上,落在珍貴傢俱,也落在大理石鑲嵌的地板上。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室內正中的石桌後,是雕像《美第奇的維納斯像》。1677年,科西莫三世把它從美第奇別墅轉移到烏菲齊,是講壇廳的“明星”。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達·芬奇與《王宮拜謁》

轉彎後,來到南面的走廊,首先遇到的是達·芬奇,有一間專門放達·芬奇名作的房間,主題都是關於帶禮物朝拜耶穌聖嬰的東方三博士。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聖訊》達·芬奇 約1472


達·芬奇跟波提切利曾是同學,比他小7歲。他是私生子,也是同性戀,也是奇才、全才。烏菲齊的最新研究發現,達·芬奇不僅是左撇子,而是兩手同用,左右手都能靈活使用畫筆。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王宮拜謁》達·芬奇 1481


《王宮拜謁》,這幅作品繪製於1481年,畫面幾乎很難辨認。經過修復後,一個複雜的透視系統從畫面中出來,現場滿是參觀的人群和動物。

“這幅畫的修復工作花了將近6年。幾個世紀以來,畫中的人物被塵垢掩蓋。之前你只能看到30個人左右,現在可以看到70多個不同的人物,細節十分豐富。”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米開朗琪羅的《通多·多尼》,16世紀的謎

再接下來的展廳,可以同時看到拉斐爾和米開朗琪羅。

米開朗基羅是文藝復興最偉大的雕塑家,沒有之一。而他的蛋彩木版畫《通多·多尼》,被認為是16世紀最重要的和謎一樣的作品。

畫中是佛羅倫薩商人多尼和妻子,這幅畫很可能是在他們女兒生日(1507年8月)的情形下畫的。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在奇怪和蜿蜒的構圖中,前景是三個雕塑一樣的人物——聖女從聖約瑟夫手中接過耶穌。

而使畫面得到平衡的,是後方背景中的低矮圍牆,和倚坐的裸體人物。米開朗琪羅畫的人物的肌肉,深受古代雕塑的啟發,他借用雕塑《奧拉孔》的姿態,完成了這些裸體人物的繪製。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 米開朗基羅 梵蒂岡博物館


洛倫佐的侄子教皇克萊門特七世,要求米開朗琪羅繪製梵蒂岡博物館的穹頂,343 個人物,米開朗琪羅畫了4年終於完成。走出教堂的時候,幾乎成了殘廢——由於顏料常常滴進眼睛裡,視力已變得有些模糊;由於長期仰頭畫畫,脖子也歪了……

在烏菲齊館長施密特看來:“在《通多·多尼》這幅圓形的畫中,我們真的可以看到他在《西斯廷教堂天頂畫》中的所有繪畫原則:螺旋形的人物扭曲,發達的肌肉,波普藝術的色彩,背景中的裸體人物……”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天才+美男的拉斐爾:

他畫的聖母,是人間女子美的集合

而《通多·多尼》的旁邊,是同時期的拉斐爾的兩幅作品。

在15世紀晚期的佛羅倫薩,同性戀並不罕見。城市密密麻麻的藝術工作室裡,男性親密地住在一起,習以為常。

文藝復興三傑中,達·芬奇與米開朗琪羅都是同性取向,拉斐爾最年輕,也只有他是異性取向,而且對女人愛得發狂。他的畫中滿是女性的柔美,甚至到現在,這種女性美都難以被超越。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拉斐爾自畫像


天才的頭腦加上俊朗的外表,讓他極受女性歡迎,他也用自己的畫筆,將她們的美留在世間。拉斐爾 17 歲時就被稱為“大師”,他只活到37歲,共創作近 300 幅畫。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施密特認為:“拉斐爾來到佛羅倫薩時,他對這裡的景象立即做出了反應。他畫的最後一代烏爾比諾公爵,事實上,畫里人物的姿勢明顯受達·芬奇《蒙娜麗莎》的啟發。”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拉斐爾筆下的大部分聖母,是人間各類女子美的集合。在《金翅雀聖母》中,拉斐爾用把顏色塗上薄紗的手法,柔化了人物的輪廓線,使人物的形體無比優雅,沉浸在一種甜美與安詳中。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一般來說,如果你有一幅拉斐爾的作品,就已經非常厲害了,人們甚至會為此建個美術館。但我們有拉斐爾的20多幅作品,其中有超過12幅拉斐爾的畫作同時聚集在皮蒂宮的同一個房間裡。”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這幅藏在皮蒂宮的《披紗巾的少女》,拉斐爾畫的是自己的戀人芙納蕾娜,少女面孔嬌柔,手搭在酥胸,描繪得溫柔細膩。這幅畫裡,宗教的神秘感已蕩然無存。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文藝復興晚期,和世界上最性感的人像

再回到烏菲齊畫廊的一樓,進入文藝復興晚期的展廳:提香,維米爾,倫勃朗,魯本斯……所有房間牆面,被刷成一種17世紀常見的特殊紅色。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在 16 世紀,提香被稱為“群星中的太陽”,他在1538年畫的這幅《烏爾比諾的維納斯》,被稱為全世界最為性感的圖像。

少女金髮鬆散地披落在肩上,眼神直視著觀眾,完全裸露的身體,躺在弄皺的床單裡,左手好像遮蓋著陰部,但實際上給人曖昧引誘的感覺。

據考究,提香找了一名妓女做模特,而這幅畫很可能是公爵要送給自己的新娘做指導用的。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瘋狂的卡拉瓦喬,用眼神殺人的美杜莎

最後終於來到卡拉瓦喬的房間。

這又是個天才,也瘋狂地決過鬥、殺過人、越過獄……把意大利的權力網得罪了個遍,到處是仇家。在紅衣主教德爾·蒙特的保護下,卡拉瓦喬曾有一段穩定的創作上升期。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著名的《酒神巴克斯》就是在這個時期創作的。


年輕的酒神,變紅的面頰,溼潤的嘴唇,不乾淨的手指,和蟲咬病伴腐爛的水果。這些細節反饋著淫蕩感。也有傳聞這位“酒神”可能是卡拉瓦喬曾經的男友。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而《美杜莎》無疑是他最負盛名的作品。美杜莎來源於希臘神話,頭上滿是毒蛇的美杜莎,能把看到她的人立刻變成石頭。

一走進這個房間,正中央的“美杜莎”好像正在盯著你:那張臉腫著,幾乎要爆開,眼球從眼眶中突出,張開血盆大口,發出無聲的尖叫。

她看起來就像是活的,不論你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她的顏色還是一直在盯著你。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實際上這幅畫卡拉瓦喬是在一塊盾牌上畫的,凸面能進一步表現出面部表情的不對稱,還有眼睛。卡拉瓦喬很可能最早是在一面凸面鏡子上畫美杜莎,所以這幅畫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幅自畫像,他必須讓自己露出這些古怪痛苦的表情。”

1610 年夏天,39 歲的卡拉瓦喬,生命走到盡頭。

17世紀到來,文藝復興的思潮已深入人心,資本主義革命也開始了,文藝復興正式了結。

而在當代藝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以“歷史大師”聞名的烏菲齊,和許多老牌博物館一樣,其實也面臨著許多“老齡化”的問題。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一個名門望族,把20萬件珍寶全部捐給國家,價值超千億元

事實上近年來,烏菲齊的一系列改革頗有成效:從解決觀眾買票要排兩小時隊的難題;到重新調整館藏陳列,提升觀眾的觀展體驗,同時也舉辦頂級的當代藝術展;就連封閉了百年的瓦薩里走廊,也計劃在2年後的2021向公眾開放。

在這個時間彷彿靜止的古城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似乎在逆流而上,重新喚醒生機。

鳴謝:烏菲齊美術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