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光伏製造商公告真真假假——電池、組件製造商陷兩難境地

擴產,還是不擴產,這是一個問題。停滯不前肯定不行,想前行又寸步難行。美國光伏製造商陷入了一個兩難境地。

依靠從中國進口廉價電池、組件等光伏產品支撐了2016年美國光伏裝機的鼎盛年代,但隨著201提案影響力逐漸擴散,進口光伏產品成本提高,而國內產能遠遠不能滿足其裝機需求,美國境內光伏製造商紛紛公佈擴產計劃。

計劃實施地如何?境內建廠會一帆風順嗎?

國內產能難以滿足裝機需求 開展“造血”計劃

據SOLARZOOM新能源智庫2018年光伏市場展望報告,美國2017全年光伏裝機10.61GW,相比2016年的14.76GW同比下降30%。截止2017年底,美國累計光伏裝機53.47GW。預計今年光伏裝機部署約10~12GW。

由於美國境內沒有足夠的電池片製造產能滿足其裝機需求,12GW光伏裝機規模中的大部分將通過進口電池或組件來滿足安裝需求。

2017年5月17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進口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啟動“201”調查,自今年一月份起,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根據“201”法案對進口至美國的產品進行全球保障措施調查,對於進口光伏電池和組件徵收為期 4 年的保障關稅,首年稅率30%,隨後每年下降 5%。每年首批進口的 2.5GW 電池可以豁免附加關稅。

“201”法案的實施使得原產於中國境內的組件產品出口至美國,不僅被徵收 30%的“201” 關稅,還要疊加美國對原產於中國的組件產品所實施的反傾銷稅率。中國向美國的組件出口自年初開始停滯,由於2017年第四季度囤積的組件已消耗用盡,美國光伏製造商不得不展開一輪擴產來滿足美國境內的裝機需求。

據悉,目前已經有晶科能源、First solar、Hanwha Q-cells、Sunpreme、LG solar、特斯拉等製造商公佈了其擴產公告。如果當前公告能夠按期全部實現,則將為美國增加4.2GW左右的組件產能和1.7GW左右的電池(包括薄膜)產能。

但問題是,即使公告中的組件和電池製造產能全部達產,總產能就能滿足其國內裝機需求嗎?

擴產公告進度如何?

美國光伏製造商公告真真假假——電池、組件製造商陷兩難境地

來源:http://www.altenergystocks.com

一個個來看錶格上的企業:

1、晶科能源(JKS):在佛羅里達州傑克遜維爾有一個組件組裝工廠,宣佈與NextEra(NEE)達成數千兆瓦的組件交易。關於產能的變動公告據傳穩定在預期的400MW,並將在2018年第四季度實現量產。但照目前情況來看,2018年第四季度實現量產可能不會發生。

2、First Solar(FSLR):計劃將俄亥俄州工廠的series 6擴建至1.6-GW,但據瞭解,由於六系列的斜坡問題,公司預計2019的滿負荷生產日期並不完全合理。最終產能可能是增加的,但不是宣佈的數量。

3、Hanwha Q-Cells Korea(HQCL):宣佈到到2019年第四季度,公司將擁有組件產能1.6GW。事實上,公司需要考慮是否需要投資,以及在這塊製造成本不低的土地上投資美國製造業是否具有經濟性。

4、Sunpreme:公司宣佈於2019年在德克薩斯州完成400MW的雙面單晶電池和組件產能,但目前並沒有提供關於場地選址,試生產規模等更多細節信息。

5、LG Solar(066570.KS):宣佈其位於阿拉巴馬州的工廠擁有500MW高級住宅屋頂組件組裝能力。預計2019年第四季度實現量產。不過可能會低於其宣佈的數量。LG同樣面臨著與其他製造商相同的市場問題和額外成本問題。

除上面五個企業之外,另外還有兩個不在名單上的企業:

1、特斯拉(TSLA)Solar Shingles:在其第三季度電話會議上,特斯拉公佈了光伏瓦產品的最新情況:由於產品的“複雜性”,產量已從2018年第四季度延遲到2019年上半年。有關預期效率,製造成本,每瓦價格等具體信息沒有提供。但預計可能會有更多延誤。

2、SunPower(SPWR):SunPower稱其收購SolarWorld的俄勒岡工廠將有助於其IBC電池和組件獲得豁免。公司正在大力收購,並將其俄勒岡工廠升級生產P-Type組件。

也就是說,儘管各家都在張羅著自己的擴產計劃落地,但目前看來,情況並不樂觀。

開啟美國光伏製造 道阻且長

擴產後,美國本土製造產能依然無法滿足其趨於平穩增長的光伏裝機需求。再加上關稅限定進口電池產品必須控制在2.5GW之內,因為想要滿足國內裝機需求,在國內建廠是一條捷徑。

美國開發了一個巨大的需求市場,但現在它面臨著ITC減少(備註:ITC 法案(可再生投資稅收減免政策)稅收減免額減少至原法案的八成,此法案影響地面電站的融資和開發),缺少聯邦政府支持,以及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全面影響。另外,美國是一個昂貴的製造地區,製造成本難以忽略,想要在美國建立製造工廠,需要認真衡量擴產帶來的利益和成本,想要擴大市場,需要長遠的佈局。

美國需要增加新的電池產能。但坦率的說,單純增加電池產能並不能使用戶安裝成本得到控制。

如果美國想要鼓勵國內電池製造業發展,它需要的將不僅是投資、激勵,還有謹慎和耐心。因為沒有人會需要另一個Solyndra,更因為電池製造業是一個多年的計劃,不可能一夜之間就取得令人滿意的成功。

尚德就是一個前車之鑑。2009年,中國光伏行業領先製造商尚德選擇亞利桑那州作為其首個50兆瓦級組件組裝廠的基地。但到了2013年,它關閉了該工廠。

光伏產業的製造類似於雜技演員高空走鋼絲,因為電池、組件已經成功商業化生產,因此製造商的高價值市場很少。在價格比拼中,獲勝者通常是那個最能吸收邊際痛苦的人。

太陽能行業製造商幾乎沒有對價格的控制權,因為他們都是激烈競爭中的參與者,況且他們始終需要應對一個實力雄厚、資金充足、難以撼動的競爭對手——傳統能源。傳統能源的基礎建設已經完善,短時間內很難用可再生能源技術取而代之。即使是在全球氣候危機頻頻凸顯,更加提倡環保的當下,公民習慣還需要時間來適應和改變,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需要開發,新生技術(儲能)需要成熟。

即使通過增加國內製造產能的方式進行成本的控制,仍難以抵擋傳統能源的全方位衝擊。

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個別州正在加強社區太陽能和住宅太陽能儲能計劃,同時仍保留了對大型地面電站開發的興趣。光伏作為最有潛力的可再生能源,是未來能源轉型的趨勢。

只是當前,它面臨著兩難的境地。

美國光伏製造商公告真真假假——電池、組件製造商陷兩難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