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號稱魏王,他是怎樣滅袁紹、袁術、一統北方的?

流浪的小金魚22


曹操先利用袁紹、袁術皆有稱帝野心,其兄弟反目之機,聯袁紹打袁術。

公元192年,鮑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兗州牧,曹操趁勢與鮑信擊敗黃巾軍,鮑信戰死,曹操選黃巾軍降卒三十餘萬人,組成青州兵。同年,袁紹與袁術開戰。公孫瓚令劉備屯高唐,單經屯平原,同時聯合陶謙,用來威逼袁紹。袁紹與曹操合擊,大破袁術、公孫瓚以及陶謙的聯軍。

公元193年,為消滅曹操,袁術聯合金尚、黑山軍及南匈奴揮軍攻擊兗州,曹操以袁紹為後盾,在匡亭大敗袁術。

公元197年五月,呂布聽從陳珪建議,拒絕了袁術的提親,並將袁術的使者韓胤戴上枷鎖、鐐銬,送往許都。曹操趁機以天子名義封呂布為左將軍,以此破壞呂袁聯盟。同時,派孔融持天子符節出使鄴城,拜袁紹為大將軍,賜給他弓箭、符節、斧鐵和一百虎賁,讓他兼管冀州、青州、幽州、幷州四個州,以緩和因迎天子引發的與袁紹之間的矛盾,並把袁紹的注意力引向公孫瓚。

同年,袁術在壽春稱帝,孫策脫離袁術在江東自立,廣陵太守吳景、將軍孫賁也棄袁術投孫策。同時,呂布策反韓暹、楊奉,於下坯大敗袁術,並追趕袁術至淮北後收兵。此時,袁術已因稱帝一事眾叛親離。曹操趁機於九月親自率軍征討袁術,在蘄陽擒斬袁術大將橋蕤、李豐、梁綱、樂就,袁術再度奔逃到淮南。之後其部曲陳蘭、雷薄叛變,在掠奪糧草後,奔赴於灊山。

公元198年,呂布再次與袁術結盟,曹操率軍攻打呂布,並於公元199年2月攻破下坯城,處死呂布。

同年,走投無路的袁術將帝號歸於袁紹,袁紹同意接納袁術,曹操得知消息後派劉備、朱靈軍截住袁術去路,使袁術投不得袁紹。後袁術在困頓中吐血而死。

至此,東面呂布、南面袁術已死,西面張繡投降,三面威脅解除,曹操開始著手準備打敗袁紹,之後便發生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戰。

曹袁之戰,曹操摸透了袁紹既優柔寡斷又剛愎自用的秉性,知其有良謀而不能用,有良將而不能善用。所以敢以弱對強,以少對多。公元200年正月,劉備叛曹,策應袁紹,曹操料定袁紹必不敢偷襲許都,果斷出兵攻打劉備。果然,至劉備敗,袁紹都沒有出兵打許都,曹操贏得了戰機。

之後,袁紹連出混招。先是關了田豐,執意進兵許都,並在白馬、延津兩戰連失顏良、文丑兩員大將和許多人馬之後,仍不聽沮授勸諫,令部隊逼近官渡。後在官渡與曹相持仍佔優勢的情況下,卻派酒鬼淳于瓊鎮守糧草重地烏巢。同時,拒不聽從許攸以輕騎襲擊許都的建議,恰巧許攸家族有人犯法被審配抓進監獄,許攸憤而投曹。在曹操奇襲烏巢時,袁紹又聽從郭圖之言派高覽、張郃率領重兵攻擊曹軍大營,而只派輕騎救援烏巢。致使糧草盡失,高覽、張郃投降曹操,袁軍大亂,官渡戰敗。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袁紹兵敗官渡後,不是反躬自省,善待並重新啟用田豐,而是顧及面子殺了田豐,再失謀臣。此後回到冀州,陸續平定各處叛亂之後,於公元202年病死。而曹操隨後利用袁尚、袁譚兩兄弟權位之爭徹底消滅袁氏集團。

曹操打敗袁紹,是以良謀彌補了軍事力量的不足。

 


愚公姓李


這個時期公孫瓚跟劉虞在幽州相愛相殺,袁紹還是冀州大佬韓馥的部下,孫策剛剛從袁術那裡獨立出來,而劉備正在呂布曹操的雙重夾擊下苦苦掙扎。

曹操統一北方的大概過程是:

191~200年 曹操先是在袁紹的支持下佔領了兗州,於是兗州成了曹操的基本盤。做為袁紹的盟友,曹操替袁紹擋住了勢力範圍在豫州和揚州的袁術,而沒有了後顧之憂的袁紹以冀州為大本營,專心在北方搶地盤,佔據了幽州,幷州和青州。

後來曹操打徐州的時候,兗州曾後院起火,但曹操迅速壓制了叛亂保住了自己的地盤。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曹操勢力迅速壯大,幹掉了呂布,袁術,制服了張繡,接連拿下了徐州,豫州和司隸。第一個十年裡,曹操的手裡是四個州,跟手裡也是四個州的袁紹勢均力敵,西北的韓遂馬騰佔著涼州。在江南,劉表佔據荊州,劉焉劉璋父子佔據益州,孫策孫權兄弟接管了袁術的勢力範圍揚州,最南邊的交州由當地的豪門士燮家族和從劉表手下獨立出來的吳巨控制 。

201~210年 曹操跟袁紹正式開戰。官渡之戰袁紹雖敗,四個州的地盤還在,所以不能以200年官渡之戰來代表曹操統一了北方。袁紹在202年死後,兩個兒子內訌,被曹操逮到了機會,曹操用了5年的時間,分別擊敗了袁紹的兒子外甥,先後佔領了冀青並幽四州,從此長江以北除了涼州的韓遂馬騰的聯合,已經是曹操一個人的天下了。

隨後曹操抓住劉表病死的機會率軍南下,摧枯拉朽一般逼得荊州開城投降,於是下一個目標就是揚州的孫權了,但是在赤壁曹操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打敗,因此荊州被一分為三。總的來說,第二個十年裡,曹操完全擁有了十三個州里面北方的八個州,剩下的五個州,曹操,劉備和孫權各佔據荊州三分之一,馬騰韓遂仍佔據涼州,孫權佔據揚州,劉璋佔據益州。

211~220年 在東南遭遇挫折後,曹操把目光投向了西北,不出意外地搞定了韓遂馬超,從此長江以北都是曹操的勢力範圍。而在長江以南,此時劉備入川取代了劉璋,但孫權也跟劉備翻臉奪來劉備佔據的荊州三分之一的地盤。天下分成三國。曹操兩線作戰,但一直沒能徹底擊敗劉備孫權兩家,一直到死,手裡都是長江以北的九個州,以及荊州的三分之一。劉備失去了荊州的三分之一後只保有益州一地,而孫權佔據揚州、荊州的三分之二,並擴張到了交州。

回到題主的問題,如果以最後一個納入曹操地盤的涼州來看,曹操統一北方是在211年,也就是建安十六年。



野史少年


官渡之戰,曹操統一北方

04-11 18:15

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滅袁術,殺呂布,控制黃河以南,淮,漢以北大部分地區。人才濟濟,良將,謀士眾多。

袁紹擁有青,幽,冀,並四州之地。兵精糧足,實力遠勝曹操。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紹親率十萬大軍進攻許昌,與曹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以北)相持數月。曹操採納謀士荀彧的良策,派精銳騎兵齊襲袁軍唯一的糧倉烏巢(今河南延津縣),斬殺守軍殆盡,燒燬所有軍糧。

袁軍無糧,軍心大亂。曹操乘機全線進擊,袁軍兵無戰心,不戰自潰,十萬人馬一瀉千里,被殲滅七萬餘,袁紹只帶幾百人馬逃走,從此一蹶不振後病死。

官渡之戰,曹操一統北方。




繽揚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董卓竄朝亂政,燒殺搶掠,天怒人怨。十八路諸侯揭竿而起共同組成義軍進攻董卓。曹操在行刺董卓失敗後,回到家變賣家產。招募兵勇,參加討賊,董卓死後,漢獻帝逃亡洛陽,曹操率兵營救,實現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時曹操已經擁有青州,兗州等郡縣,戰將如雲兵甲十萬。袁紹自以救天子的名義向曹操宣戰,曹操聽從郭嘉,荀彧等謀士建議,迎擊袁紹。爆發著名的官渡之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然後又陸續擊敗了袁軍主力。袁紹昏庸,崇信小人,不聽從許攸等人建議70萬大軍慘敗官渡血流成河,最終病死。袁紹死後他的兒子們為了爭權奪利,自相殘殺。最終被一一被滅。袁術在得到傳國玉璽之後迫不及待稱帝,被曹操率軍大敗,落得個自殺身亡的下場,從此之後北方4郡青州,兗州,徐州,冀州,北平全落入曹操之手一統北方






千尋說史


曹操統一奠定北方的戰役就是官渡之戰了,也是歷史上少有的以少勝多戰役。袁紹四世三公出身名門,建安四年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擁有青並幽冀州四州,擁有十萬軍隊,曹操只有不到一萬。

為什麼會輸呢?袁紹的性格心胸太過狹窄,目光過於短淺。兩位謀士田豐,沮授分別被殺和監禁。袁軍內部不團結,窩裡鬥。袁紹這個人喜歡聽奉承話,不樂意別人提出與他相反的意見。導致許攸叛逃和後來的火燒烏巢,使袁軍大敗。

袁紹失敗後很快就死掉了,沒來得及給兒子分配資產,以至於後來兒子自相殘殺被曹操漁翁得利,基本統一了北方。

至於淮南袁術智商不夠看,孫策給他一個玉璽,他竟然敢稱帝,被群毆致死。




小史微課堂


我是阿彬,我來回答。

曹操其實是個富二代,他的父親曹嵩花了一個億買到了三公的官職。

起兵的老本,曹操有。曹家又和夏侯家關係好,得到夏侯惇的幫助。有錢有兵的曹操有了創業的資本。

曹操知人善任,他快一步找到了劉協,依照毛階的戰略,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續軍資。

初平年間他領兗州牧,先是將呂布趕跑了。這時有天子的旗幟,曹操成為中原絕對的話事人。

袁術實際不是曹操擊敗的,而是自己作死稱帝,大家群起而攻之。

本來袁術在徐州戶口百萬,是很有實力的。但卻中了曹操的計謀。曹操將徐州牧封給劉備,讓他們自相殘殺。爭鬥中消耗了袁術的實力。

稱帝導致其眾叛親離,就連原本交好的孫策也和他斷絕了關係。

最終劉備打敗袁術,袁術餓死了。

至於袁紹,他兼具四州,兵力在曹操之上,然而曹操性格多疑,做事猶豫,荀彧四勝四敗之論給了曹操信心。

建安五年,官渡之戰中,袁紹的謀士許攸來投,袁紹和曹操對峙數月,張郃建議防守烏巢,但袁紹還是信任。別人。

最終導致了張郃的叛逃和烏巢糧食被燒,。袁軍因此人心惶惶,這時已經是敗局已定了。

曹操打贏官渡,自此北方控制權歸於曹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