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的書裡面,哪一句話你覺得對你影響最大?

阿恆說感情


腹有詩書氣自華。

這是我父親對我說過的一句話,雖是引用詩句,且當時誤說成“肚有詩書氣自華”,但就在那一天,我感到羞愧不已。

那是高中開學的一天,父親送我進學校,在學生宿舍門口,我停下來,對他說:“爸,你就在這等我,我自己進去。”他站定在那,把行李遞給我。

我從小就感到自卑,那種自卑感在同學之間表現得很厲害。我不和他們說話,即使是我同桌,也很少開口。不是必要的事,我通常啞口無言。也很怕某個同學叫我名字,更忌憚老師點我回答問題。

也許是家裡窮的緣故,這種扭曲的性格伴隨了我整個高中時代。我一旦沒交到什麼朋友,而且學習成績也一般。

我記得那個時候,最怕的事情莫過於開學報道,因為父親會出現在同學老師面前。他的那身著裝和畏縮的形象常令我厭惡、反感,我特別害怕他在同學老師面前出醜,這會很難看,往後我在他們面前會更不自在。

所以,我刻意將他擋在了宿舍門口,獨自入內,他沒什麼別的話說,只道一聲“好”,彷彿他很明白我其中的“用意”,只是放在心裡不說罷了。

我放下行李,立刻就出來了。我對父親說,“等會我自己去報名,你先回去吧。”

他的表情變化很明顯,似乎有些驚訝,但一瞬間又恢復到了原樣。他轉身就要走,我很欣慰,就在那顆沉重的心快要放下的時候,他停住了,轉過頭來,若有所思地說,“古時候人家這樣說,肚有詩書氣自華,人的氣質不是說有不有錢,而是肚子裡有墨水,裝著知識。”“好好學習,不要多想。”

他說完回過頭就走了,我像被人粘住了腳似的定在那,一動不動,五味雜陳,直到目送他拐出校門,我感到異常難受,嗓子眼憋著一口氣,始終吐不出。

此後,我確實轉變了不少,至少我是有底氣的,頭是抬起來的,堂堂正正,也正是這句“腹有詩書氣自華”,影響了我往後的學習生活。


夢途客棧


小時候剛上學覺得是個負擔,上學沒有玩有意思。有一次老師問我為什麼學習,我不加思索的回答,我是給我爸爸學習。看到五官都挪位了的老師,我才知道錯了。隨著學習的深入,在學習古文時,一句學而優則仕引起我的注意這句話一直是我的座右銘。我的話也許與現在格格不入,但那時就那麼想的,於是在班裡我的.目標就是把班裡學習最好的拿下。我付出的努力,也得到彙報。老師的鼓勵,同學的羨慕我感到特舒服,我立志要考上師大,當一名老師,後來下鄉,我這個出人頭地的想法破滅了。回城後又想起這句話學而優則仕,又報上級學校,我付出的汗水要比別人多幾倍,:每回考試我都是獨佔鰲頭,優秀學員的本子有一小摞,畢業後單位重用了我,我的座右銘終於實現了。其實有些語言不見的不對,合理的運用它就是你人生路上的一個座標


筆刀邪神


以前讀過前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小說,名字叫《靜靜的頓河》。大意是裡面的主人公在感情的選擇上,和在是否革命的選擇上動搖不定,非常矛盾的自我思想鬥爭,用悲劇的手段刻畫了當時社會民眾的形象。

劇情我記不太清楚了,但整部小說裡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刻——不要向井裡吐痰,也許你還會來喝井裡的水。

用白話之就是山水有相逢,風水輪流轉的意思。人與人之間總有相遇的時候,誰都有用得著誰的時候,不要把話說死,不要把事做絕,得饒人處且饒人吧。

這句話讓我獲益良多,從讀書上大學到現在工作,我一直是抱著這個態度來處理與同學同事的相處。特別是出來社會以後,千萬不要得罪人,也不要過份的奉承人以免站錯隊,沒有哪個領導的位置是永不變動的。物極必反,跟同事和領導保持若即若離的距離就剛剛好。就算同事犯錯離職,也不能落井下石,抬頭不見低頭見,說不定什麼時候又見面了,當不了朋友也總比多一個敵人強,你們必對嗎?




汶汶物語


小編進入初中讀書的時候,受語文老師的教誨,養成了愛抄寫的習慣,看到勵志的句子,美麗的詩詞,總是忍不住抄寫在本子上,到高中畢業,竟然抄寫了好多好多本。那些句子最後有沒有留駐在小編心裡呢?要是讓小編現在一句一句背誦,肯定是背不出來的。但我想,它們應該是潛移默化,入骨成性的。

今天,悟空邀請回答“在讀過的書裡面,哪一句話你覺得對你影響最大?”小編翻出已經發黃的小本子,把《明朝那些事》中的一句話分享一下吧:

很多事情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去堅持,而且因為堅持了才有希望。

多年來,無論生活多麼艱辛,不管生活壓力有多麼大,這句話一直伴隨著小編毅然前往……


秀峰觀世界


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句話是:耶穌與你同在

結合背景理解就是你可以修煉到和耶穌一樣的境界。

介紹這本書前,先和大家做個小實驗,拋出雜念,兩手分別五指併攏,掌心朝下,左右手無名指彼此距離大概一公分然後移動雙手,保持兩個無名指彼此在一兩公分內,大概一分鐘左右你凝神會看到一股模糊的淡黃色線鏈接了兩個無名指。(多做幾次就能看到)在中國這叫氣功的表象,書裡叫做能量。

十五年前看了一本美國書《塞斯汀預言》,模糊的記得叫這個名字,可是後來怎麼也找不到,被譽為20世紀末最偉大的十本書之一。

這本書從本質上解釋了人為什麼會發生矛盾,為什麼需要吃飯喝水和睡覺等問題。

書的內容簡介

大概講述的是男主角無意得到一卷羊皮卷,得知羊皮卷一共有十二卷,並得知紅衣教主們千年來也在秘密尋找這十二張羊皮卷,而這時有個新聞記者找到了他,於是他倆一起根據有限的線索踏上了尋找羊皮卷的路,先根據第一卷把眼睛修煉了,變得可以看到周圍的能量,當看到一個父親在訓斥自己孩子的時候,圍繞著孩子的能量體被父親的能量體掠奪了過去,父親越訓越興奮,孩子越來越不敢反抗變得弱,

在後面的調查過程中偷偷看到基督教徒們自己種蔬菜吃,而這些蔬菜含有大量能量,原來這些蔬菜從種植下去,種植者就給經常給蔬菜聽音樂,陪蔬菜說話,採摘時還勸說蔬菜,保證採摘過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蔬菜能量,基督教傳承了部分修煉方法,僅學會從食物中獲得能量。

最後男主排除萬難終於一邊修煉一邊尋找,湊齊了十二卷羊皮卷,在最後被紅衣教主們追殺的過程中男主體內的能量也達到了頂峰,最後原地消失了,而在他消失的那一刻他知道耶穌是第一個修煉成功的人,也知道耶穌沒有死而是去了另一個世界。

可能我描繪的不夠形象讓你們覺得這是在寫玄幻小說,但是請相信我,玄幻小說絕對不可能被譽為20世紀末最偉大的書,這本書也就三五十萬字,我看了半年多才看完,因為裡面寫的很多東西當年年少的我很難理解,需要一個字一個字反覆的看。

看完書一年後無意中在書攤上翻到一本修煉氣功的書,書裡就有我前面提到的小實驗,《塞斯汀語言》能夠很好的解釋中國的氣功。

請大家相信我



尿不溼影視推薦


《厚黑學》中有句名言:“是非審之於心,譭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意思是說,一個人的言行是對是錯,要用自己的良心去衡量;自身被別人詆譭或者讚譽,要聽任別人去評價;一個人平生得到的或者失去的,要聽從命運的安排。

這句話,對我的人生影響極大。在職場幾十年來,我把這句話當作座右鉻,貼在辦公桌的正面牆上,書寫在房間的案頭邊,記牢在自已的心坎上。我常常思索著這句話的深意,每回味一次,都有新的收穫。

誠然,世界上的事,變化萬千,紛紜複雜,全憑自我去慎思辨別,然後根據自己的思維決定要做的:哪些是應該儘快去做,哪些是始終都不能做;在自己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去做了以後,現實生活中,必然有人投贊成票,甚至歌功頌德,也必然有人舉雙手反對,乃至誹謗中傷。面對這種狀態,我總是心態平和,任人評說,從不加以辨解,真的說不假,假的道不真;對於自己事業的成敗或工作的優劣,只能取決於“天時地利人和”,自己不需刻意追求,命運自有安排,生活自然而然地會給出真實的答案。

人生中,面對各種困局,要做到心如止水,寵辱不驚,順其自然,隨遇而安是相當不容易的。在自我糾結,難以釋懷的時候,我總是告誡自己,放飛心情,著眼明天,放眼未來,調適好自我的心理,振作好自我的精神。

我總是在想,或許我們不能搬動大山,但是我們可以自作主張,運作好自我;或許我們不能左右天氣,但是我們可以調整心態;或許我們無法選擇容顏,但是我們可以展現笑容;或許我們不能對別人發號施令,但我們可以隨時指揮調遣自已;也許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但我們可以拎住當下不放;也許人生不能樣樣如意,但我們可以做到事事盡心盡力;也許我們不能控制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主宰生命的厚度,決定人生的價值。

人生要有無往不利的生存法則,左右通贏的處世哲學,如是,人生無怨無悔!





老孫遁世無悶


于丹的一句話: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心中有什麼,他看到的就是什麼。

性格決定命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朵彼岸花。而你的心中所想恰恰是你心中期待著的這朵花開出的模樣。它源於我們的內心,有些人固執地拒絕,一味的侷限,只講歲月的長度,而拒絕調整生命的層次和寬度。

因故,這樣的活著,生命會變得越來越乏味而無趣、單薄而事故。

要想改變,唯有打破舊的思維模式,學會接受你所不曾擁有的。或好或壞,都會讓你有所成長!


小狐齋齋


我乃俗人,俗人淺見,希望眾位看官莫怪。本人拙見,本人年近半百、一事無成。我更像一個為了活著而活著的人。不停的為生計奔波,為了父母兒女妻子,親戚朋友,一直在不停的奔波。今天看到老師的提問,不禁坐下來,細細思量。是啊年近半百的我,看了好多書,到底哪一部書中哪一句話對自己影響最大呢?突然想起來一句不知道是誰說的了?《窮則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我們中國大多數的老百姓,都只能獨善其身。因為我們還不具備兼濟天下的能力。我是他們其中的一員,我也只好獨善其身了。各位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希望各位大師給予批評、指正、教誨,奴家在這兒先謝啦!


君發劉軍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我一直認為一個能取得的經濟財富和到達的社會地位,與其品行和修養有很大的關係。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人在身中大獎之後,不到幾年就揮霍一空,然後負債累累,最終鋃鐺入獄;還有一些人憑藉一時的順風順水積累了大量財富,而後形勢變化,又一朝回到解放前;還有人因為自己的不檢點導致了財富和事業的雙縮水。這些都是因為他們的品行、修養及自律,不足以駕馭他們當時所用的財富和地位的原因。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你擁有財富是一碼事,能否守住它、很好的駕馭它又是一碼事。所以當我們不發達時,我們要放低姿態,虛心學習,提升自己的品行和修養,讓自己變得有原則、自律、堅強、自信並有眼界,這樣當機會來臨時,你就能很好的抓住它,並長久的把握它。


豫郡王


宋鴻兵寫的《貨幣戰爭》,用小說的形式,生動地描述了,金錢本質的發展史。雖然沒有讓我變成富有的人,但是人類的歷史是殘忍的,人的境界各有不同,追求不同,普通眾生,基本都是,吃喝玩樂百年。一代代人生的價值觀在改變。中國從19世紀解決思想束縛的問題,20世紀上半頁解決思想反抗的問題,下半頁解決吃喝問題。1990-2010解決住的問題。在未來50年間解決精神生活的問題。再過一百年才會重回世界之巔。深層次探索和創新的科學與理論,達到人類的巔峰發展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