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心理學】顏值即正義、醜人多作怪,這些說法都有科學依據麼?

我是貓寧兔,專注情感心理學,很高興你能關注我。

近年來,我們經常會聽有人討論顏值即正義、醜人多作怪的話題。那這些觀點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還是隻是因為人們對外貌的過渡調侃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為何會有顏值即正義的說法。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丹尼爾·哈默邁什教授曾寫過一篇論文,叫做《顏值和勞動力市場研究》。丹尼爾教授認為,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普遍存在這樣一個現象:只要涉及面試,哪怕僅僅是附照片的篩簡歷環節,應聘者的顏值也在時刻影響著面試官的判斷。

【大眾心理學】顏值即正義、醜人多作怪,這些說法都有科學依據麼?

最近一項研究表明,看臉是可以大致判斷出一個人是否有錢的。匹茲堡大學將MBA畢業生分為1至5級,最後發現長相每增加一級,男性的年薪平均增加2600美元,女性則會增加2150美元。

除了國外熱衷研究顏值問題,在我國自古以來也有“看臉”一說,比如由來已久的“相由心生”一詞就是古人對外貌的一種判斷。如果一個人長得歪瓜裂棗,就很有可能是心術不端之人,連做官的機會都沒有。唐朝的時候規定士子們通過了科舉考試之後還要經過吏部的選官審核,其審核內容分為四項:身、言、書、判。排在第一位的“身”就是形象問題。

《萍州可談》記載了這樣一件事,說是宰相蔡確向宋神宗舉薦一個叫王迥的哥們為監司,此人生的儀表堂堂,但人品卻很差勁,也沒什麼文化,但是宋神宗卻因為他長得帥便欣然應允了。史書中對王迥顏值的描述是“貌瑩寒玉,神凝秋水,姿狀甚美”。

到了宋哲宗的時候,蔡確又向哲宗皇帝推薦了一個人,這個人叫袁應中,這人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但長得卻是一言難盡,身形猥瑣。宋哲宗剛看了一眼就讓他哪涼快哪待著去了。辛辛苦苦寒窗苦讀數十載,在錄取率極低的科舉考試中好不容易脫穎而出,結果就因為長得磕磣就沒官做,這也算是對他人生的一次暴擊吧。

除此之外,在擇偶上人們也願意選擇顏值高的人。關於追求顏值,有這樣一個小故事,說的是在清代有一個人叫做葉元禮,他生的面如冠玉。一日,他出門散步,巧遇一位姑娘,姑娘看了他的盛世美顏後驚歎不已,並深深地愛上了他。

【大眾心理學】顏值即正義、醜人多作怪,這些說法都有科學依據麼?

不過,至那日一別,姑娘再不曾見過葉元禮,於是相思成疾,命懸一線。姑娘的母親無奈之下只好找到葉元禮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葉元禮聽後大驚,於是趕忙找到那位姑娘,見面之後,姑娘終於如願,便安然離去了。由此可見顏值對於愛情的影響之深。

所以,從生物學角度來看,任何物種,尤其是人類,潛意識裡都會運用“顏值體系”來做出種種選擇,長得好看的人無論在情感方面還是事業方面都會相對順利一些。

討論完顏值對生存的影響問題,接下來我們聊一聊為什麼會有醜人多作怪這一說。

知乎上就有問這個問題的,我大致看了看回答,雖然被吐槽的對象都醜的各有特色,但認真歸類一下,還是有共同點的。

首先肯定是對長相的吐槽,出現比較多的關鍵詞有額頭扁長、蒜頭鼻、厚大且外翻的嘴、身材短粗胖,上身比下身長等等。接著是審美方面非常辣眼睛

,比如有個網友提到她的舍友經常會在比較重要的場合穿她最喜歡的酒紅色連衣裙,外搭亮橘紅色外衣再加上一款長的亮粉色外套,下身穿著深藍色直筒牛仔褲,配一雙低調的深藍色運動鞋,最後挎上土粉色帶閃片的包包。媽媽呀,這打扮隔著屏幕我都能感覺到滿滿的尷尬。最後是不可避免地要吐槽一下人品問題,如果說僅憑前兩條我們是不能輕易定義一個人好壞的,畢竟外表不是自己能決定的,但人品就不同了,完全可以自我掌控的東西。在一片吐槽聲中,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自私,懶惰,嫉妒心強這些已經上升到人格批判的詞彙了。也是其中一個網友這樣描述她的室友:不愛洗腳,晚上吐痰時用一個塑料袋裝著掛在床頭,也不倒,下次有了繼續往裡吐(額,寫的我自己都噁心了),說話愛夾槍帶棒,喜歡挑事造謠等等。

【大眾心理學】顏值即正義、醜人多作怪,這些說法都有科學依據麼?

在犯罪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做“天生犯罪人論”。1870年12月,龍勃羅梭醫生在研究意大利著名的土匪頭子維萊拉屍體的頭顱時發現,其頭顱枕骨部位有一個明顯的凹陷處,它的位置如同低等動物一樣。並且通過大量其他犯罪相貌對比,發現這些罪犯的外貌都擁有著共同的特徵,即額頭扁平、頭腦突出、眉骨隆起、眼窩深陷、顴骨高聳等,在生理特徵方面也是普遍存在痛感缺失、極度懶惰、沒有羞恥感和憐憫心,並且有著病態的虛榮心和易怒。以上種種現象都與原始人和低等動物的特徵相吻合。這些發現觸發了龍勃羅梭醫生的靈感,由此便提出了“天生犯罪人理論”。

所以你看,長得醜不但平日性格缺陷幾率較大,而且還容易被劃到返祖現象裡,這樣說來,“醜人多作怪”也就合情合理了。

當然這裡所說的“醜”,並不是說除了那些風流倜儻,貌美如花的帥哥美女,剩下的我們這些普通人就是醜的,只要心地善良,即便長相平平我們也是美的。怕就怕長得嚇人心地還很惡毒,這樣的人恐怕才是“醜”的典範吧。

心得語錄:現實是血淋淋的,即便我們心裡高舉一萬個不認同,但那就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