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七中賦

寧鄉:七中賦

歲在戊戌,月屬甲子,日當甲戌。是日也,原野北風蕭蕭,雨雪敲窗,瑟瑟有聲;室內溫暖如春,群情激奮,笑語盈盈。88屆校友相聚一堂,共慶母校95週年華誕。餘嘗求學於此,後又執教於此。昔日黃土高坡,風沙飛揚,條件簡陋;今日菁菁校園,大樹參天,設施完善。感慨舊貌新顏,遂作斯賦。

人才乃強國之本,教育乃樹人之基。為師者,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豈敢留遺憾;為學者,展所學之長以利民,自當無愧疚。

寧鄉:七中賦

噫吁戲!罘罳巍峨,一峰獨秀;楚江激盪,驚濤拍岸。寧鄉四髯⑴,亮節高風。王公凌波⑵,篳路藍縷,毀家興校。1923年,春來滿校園。林山書院,百年奠基。林山寺,箭樓灣,楚江河畔矗新樓,西部名校立根基。其後,三遷其址,六易芳名。

壯哉!高考恢復,學歸正道。林山書院遺風在,十萬農家盡讀書。寒門學子,百舸爭流。九科統考,七科奪魁。歲月如歌,風雨同舟。校史與國運同步,盛衰與時代相連。改革開新局,楚江續絃歌。高考選棟樑,西部多英才。數千弟子躍龍門,北大清華有賢俊。寄華雪清登北大⑶,曉明健步入清華⑷。素蘭芬芳⑸,兒童文學立高峰;志華廣雅⑹,南北兩極留足跡。傳承文明,開拓創新。校園女足⑺,踢進全國;國防教育⑻,獨樹一幟。“三厚”為內核,立德為首務。厚德載物,厚積薄發,厚澤感恩。

寧鄉:七中賦

善哉!厚土文化結碩果,七中學子播美名。記憶是條河,飲水長思源。感恩師友,成長有伴。各屆校友慷概解囊,獎教獎學蔚然成風。喻公奇人⑼,喻公幹澤⑽,月娥夢冬⑾,獨設基金,獎掖後人。師資雄厚,博學廣聞。學風純正,立雪程門⑿。順木之性,施教因材;因勢利導,揚長補短。為師者,當銘記陶公⒀“教人求真,知行合一”。蔡公倡導⒁“自由之精神,獨立之人格”。兼收幷蓄,博取眾長。登高望遠,導引前行。師生合力,上下同心,行穩致遠,再創輝煌。

寧鄉:七中賦

嗚呼!世風浮躁,殃及黌門⒂。急功近利,急於求成,連篇累牘⒃,減負成空。揠苗盡凋零⒄,春來草自青。拾年樹木,百年樹人,育人大計,從長計議。才藝嫻熟,並非一日之力;個體成長,固非數月之功。以文化人,潤物無聲。眾生平等,有教無類,一視同仁,機會均等。性有頓漸,指有短長。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社會分工愈細,個人才藝愈精。桃李三千開滿園,色豔花香兩難全。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但願齊發力,各自把夢圓。

寧鄉:七中賦

註釋:

⑴寧鄉四髯:“寧鄉四髯”是長沙寧鄉籍革命家何叔衡、姜夢周、謝覺哉、王凌波的合稱。

⑵王公凌波:王凌波(1888年-1942年)湖南省長沙市寧鄉縣楓木橋鄉人,教育家。

⑶寄華雪清登北大:何寄華和胡雪清,何寄華,曾任長沙市副市長,現任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局長。胡雪清,湖南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⑷曉明健步入清華:蔣曉明,擔任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四川公司黨委書記。

⑸素蘭芬芳:湯素蘭,著名兒童文學家。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現任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湖南省委副主委,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湖南省文聯副主席,湖南省作協副主席,湖南省政協副秘書長,長沙市文聯主席。

寧鄉:七中賦

⑹志華廣雅:陳志華,供職於國家海洋局,碩士生導師,隨科考隊考察南北兩極。

⑺校園女足:2013年開始,七中把校園女子足球建設作為特色發展方向。

⑻國防教育:2017年,七中又把國防教育作為學校發展特色。

⑼喻公奇人:喻奇人的兒女們共捐資30萬元,成立喻奇人獎教獎學基金。

⑽喻公幹澤:捐資20萬,設立喻幹澤獎教獎學基金。

⑾月娥夢冬:陳月娥、劉夢冬夫婦捐資20萬,設立獎教獎學基金。

寧鄉:七中賦

⑿立雪程門:即程門立雪,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

⒀陶公:即陶行知,安徽省歙縣人,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提出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行是知之始。

⒁蔡公:蔡元培,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學術上提出兼容幷包、思想自由。

⒂黌門:這裡指學校教育。

⒃連篇累牘:這裡指作業重複,數量太多。

⒄揠苗盡凋零:即揠苗助長。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寧鄉:七中賦

喻海軍,愛好文學,偶有作品發表或獲獎。2017年獲中國作協《詩刊》社組織的首屆國際詩酒文化大賽優秀獎。湖南省詩歌學會會員,寧鄉市詩散文協會理事,寧鄉市作協會員。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