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的盧馬《世說新語》德行 31

31、庾公乘馬有的盧,或語令賣去。庾曰:“賣之必有買者,即當害其主。寧可不安已而移於他人哉?昔孫叔敖殺兩頭蛇以為後人,古之美談,效之,不亦達乎?”

庾亮駕乘的馬中有一匹是的盧馬,因為的盧馬向來有妨主的說法,有人(可能是殷浩)就勸他把馬賣掉。庾亮說:“賣它必定有買主,那此馬豈不是又要害主,怎麼可以因為對自己不利就轉嫁給別人呢!孫叔敖殺死兩頭蛇為後人除害,自古成為美談。我現在效仿他,不也很好嗎?“

庾亮字元規,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東晉重臣。他妹妹是晉明帝司馬紹的明穆皇后。所以有人說庾亮是起於外戚,其實也不能完全這麼說,畢竟在晉元帝司馬睿時期,他已受封都亭侯。

這個故事主角之一是那匹的盧馬。我們知道的最著名的的盧馬當然是劉備那匹檀溪之躍。傳說中該馬的主人,前有被斬於馬上的張武、後有在落鳳坡被亂箭射死的龐統。只有在劉備手裡不僅不妨主,反而在檀溪一躍而過救主於追兵。

但的盧實際上只是指額上有白色斑點的馬,不特指劉備這匹。古人認為這種馬妨主,也就是會害主人。

伯樂《相馬經》裡說:

的盧,馬白額入口至齒者,名曰榆雁,一名的盧。奴乘客死,主乘棄市,兇馬也。

說好了白額入口,而百度百科裡配的圖是這樣的


我所知道的的盧馬《世說新語》德行 31


我覺得按照《相馬經》的描述,應該是這樣子的


我所知道的的盧馬《世說新語》德行 31


至少也應該是這樣子的


我所知道的的盧馬《世說新語》德行 31


“的”有鮮豔明亮的意思,如宋玉《神女賦》裡的“朱唇的其若丹。”

而“盧”可以通“顱”。

所以“的盧”這個名字只是客觀描述了馬的長相而已。

比如馬飾面部件之一的當盧。就是裝飾在馬兩眼之間,從額到鼻,位置和的盧馬的白斑一樣。


我所知道的的盧馬《世說新語》德行 31

最精美的當盧——海昏侯銅錯金當盧


一定有人也看過多年前那個關於好名字的帖。裡面提到一個女孩名叫X榆雁,姓不記得了,而她媽媽姓盧。《相馬經》裡說的盧又名榆雁,所以她的名字也可以看作是“X的盧”。嘖嘖,這種恩愛秀得真是高級!再想想聽了叫人犯尷尬症的文愛馬。

查“盧”這個字的時候,看到它還可以通“壚”,而壚是指酒家安放盛酒器的土墩子。實在忍不住要寫一下我很喜歡的一句詞: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江南酒館,一位美人拿著竹舀從酒罈裡打酒,隨著舀酒倒酒的動作露出雪白的小臂。

足夠是留下的理由了。


我所知道的的盧馬《世說新語》德行 31

韋莊《菩薩蠻》


我感興趣的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但知識還是要普及一下。

所以:

孫叔敖,羋姓,蒍氏,名敖,字孫叔,春秋時期楚國令尹。

在為令尹前,曾主持修建了集抗澇、防旱、航運為一體的水利工程——芍陂(quèbēi),即今安徽壽縣安豐塘。

傳說孫叔敖小時候,有次出去玩,碰到一條兩頭蛇,就把它殺了並且埋了起來。回到家中見到母親,就哭起來。母親問為什麼哭,他說:“都說見到兩頭蛇的人一定會死,今天我見到了,就要死了。”母親說:“兩頭蛇呢?”孫叔敖說:“我怕後來的人又會看見,就把它殺了埋起來。”母親說:“善有善報,你一定不會死。”等到孫叔敖長大,出任楚國令尹,國人都信服他的仁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