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概況

富裕縣,隸屬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位於黑龍江省西部,嫩江中游左岸。處於由平緩起伏的漫崗向平原的過渡地段。地處東124°0′24″、北緯47°18′24″之間。南與齊齊哈爾、 大慶市毗鄰,東與依安縣接壤,西與甘南縣隔江相望,北與訥河市相連;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縣總面積4026平方公里,人口約30萬(2010年),轄區6個鎮、4個鄉、90個行政村

[1]

戰國秦漢時期,嫩江以東、松花江以北的松嫩平原一帶(包括富裕縣)屬夫餘人的居住區。1955年,將訥河縣合盛區的三育、和發、富勝、農樂4個村以及穆家屯劃歸富裕縣七區。1956年,寧年鎮隨縣更名為富裕鎮,原富裕鎮更名為富路鄉。1984年至今,隸屬齊齊哈爾市。

富裕縣砂石、粘土、草碳土等礦產資源蘊藏量巨大,糧食作物主要有大豆、玉米、小麥、水稻、高粱、谷糜等,是優質東北大米生產基地。著名景點有:扎龍自然保護區、 清真寺等。

2019年1月,富裕縣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概況

名稱由來

富裕,因 烏裕爾河流經境內而得名。富裕為“烏裕爾”轉音。烏裕爾,又寫作“呼裕爾”、“瑚裕爾”、“烏雨爾”,為同一 女真語的漢字異書,意為“澇窪地”。

富裕縣隸屬 黑龍江省 齊齊哈爾市,幅員4026平方公里,是齊齊哈爾市北部交通樞紐。位於黑龍江省西部, 嫩江中游左岸。距齊齊哈爾市65公里,距哈爾濱市350公里。

地形地貌

富裕縣處於由平緩起伏的 漫崗向平原的過渡地段。

地形總趨勢是北高南低,東高西低,海拔高度在146.2~224.3m之間,相對高差78.1m,大部分地面比降為富裕縣微地貌變化較大,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一級階地向二級階地的過渡地段、一級階地、高河漫灘和低河漫灘。

氣候

富裕縣地處松嫩平原西北部,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夏暖,四季變化明顯。

春季多風少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氣溫變化劇烈,冬季嚴寒乾燥。

年均氣溫3.0℃,極端最低氣溫為-38.5℃,,極端最高氣溫為40.7℃。年平均降水量440.5mm;年蒸發量為1516.3mm。全年日照時數為2787.1h,無霜期。

水文

嫩江發源於大興安嶺北部的伊勒呼裡山東麓,流經訥河,於二十里臺北3.0km處流入富裕縣,自西塔哈屯南流 入齊齊哈爾市,境內河流長度91.0km。洪水期,旬封凍,翌年4月初解凍,4月中旬終冰,結冰期160天左右。

嫩江縣以下可通航。烏裕爾河發源於 小興安嶺南麓,流經 黑河、 嫩江兩個行政區域,於依安縣流入富裕縣,由東向西橫穿富裕縣腹部,自龍安橋鄉向南流,境內河流長度80.0km。

烏裕爾河原為齊齊哈爾市境內、嫩江東部的一條支流,近一、二百年由於河口淤塞,成為黑龍江省唯一的一條內陸河,也是中國第二大河流特徵,有明顯的河床,下游河水排洩不暢,失去河床,河水四溢,形成廣闊的沼澤——著名的溼地——烏裕爾河國家級保護區,同時與嫩江共同作用。

土壤

黑土分佈在東北部漫崗的頂部,黑鈣土多分佈於北部和東北部平崗的頂部,碳酸鹽黑鈣土多分佈在一級階地區平原的較高處,碳酸鹽草甸黑鈣土多分佈於黑鈣土區崗坡的下部,碳酸鹽草甸土集中分佈於烏裕爾河河漫灘和階地低平原,鹽鹼土多分佈於平原區低窪處和烏裕爾河漫灘邊緣,鹽漬化草甸土分佈於低平窪地並與碳酸鹽草甸土呈復區,沼澤土、潛育草甸土分佈在河谷最低部位。

各種砂土集中分佈於江河漫灘上和沿河兩岸的波狀平原的沙丘砂崗上,氾濫土分佈於嫩江左岸低河漫灘的江水氾濫地。

礦產資源

砂石、 粘土、草碳土等礦產資源蘊藏量巨大,地下 礦泉水, 石英砂、 白堊、 瑪瑙、 鹼等也有一定的儲量。

生物資源

糧食作物主要有大豆、玉米、小麥、水稻、高粱、谷糜等,地處世界玉米生產帶,是優質東北大米生產基地

經濟作物以甜菜、馬鈴薯、葵花、瓜菜為主,奶牛、肉牛、豬、羊、禽飼養量和畜產品產量居全省前列。

野生動物有 狼、 狐狸、 野兔、 丹頂鶴、 白鸛、中華秋鴨等;水產品主要有 鯉魚、 鯽魚、 鯰魚等。

野生植物有纖維植物、澱粉植物、飼用植物、藥用植物等400餘種。

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 烏裕爾河下游,西北距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30公里,面積21萬公頃。保護區由烏 裕爾河下游流域一大片永久性季節性淡水沼澤地和無數小型淺水湖泊組成,溼地的周圍是草地、農田和人工魚塘,主要保護對象為 丹頂鶴等珍禽及溼地生態系統,是中國北方同緯度地區中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開闊的溼地生態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