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你真的瞭解嗎?

三峡,你真的了解吗?

三峽工程是治理和開發長江的關鍵性骨幹工程,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水電樞紐。2009年竣工,工期17年。它是在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時期進行建設的,改革、開放、創新,是建設過程的主旋律。它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超出了長江流域,超出了水利水電工程,惠及全國,影響世界,成為我國加快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里程碑。

去年,正值孫中山先生提出開發三峽設想100週年,毛澤東同志視察三峽60週年,改革開放40週年,習近平總書記於4月24日,考察三峽工程。他來到三峽大壩壩頂、大壩左岸壩首、珍稀植物示範園、雙線五級船閘三閘首、升船機平臺等處,並聽取了三峽集團負責人的彙報,深入瞭解三峽樞紐工程建設、運行情況和壩區周邊生態環境,受到三峽集團員工的熱烈歡迎。習近平面對歡迎他的三峽集團上百名工程技術人員、勞動模範、員工代表,高度評價三峽工程,概括起來是:一個“重器”,一個“標準”,一個“核心”,三個“典範”。這完全符合三峽工程的實際,也是對三峽工程作出的結論。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貫徹執行。

三峡,你真的了解吗?

三峽工程是“國之重器”

習近平強調,三峽工程為國之重器,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三峽工程稱為國之重器,當之無愧。理由可以講出很多條,而且,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總結。這裡,我們主要是從它的多種功能說起。三峽工程把“洪水”變成“資源”,產生了巨大的經濟、社會、生態等效益,為當今世界治理江河提供了全面的、科學的寶貴經驗。新中國以來,沒有哪一項單項工程能與它媲美,三峽工程已經為共和國的繁榮昌盛作出重大貢獻,並將繼續做出重大貢獻。

———防洪減災力保中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建設三峽工程首要任務是防洪。三峽工程使長江中下游形成了以三峽大壩為骨幹,以及兩岸堤防、蓄滯洪區等共同組成的新的防洪體系,防洪能力顯著提高。

長江荊江段水患主要是上游來水造成的,卡住上游來水,基本上就消除了荊江水患。三峽工程地理位置正是上游洪水的咽喉處,可有效控制大壩以上流域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年平均4510億立方米徑流量。可使荊江河段防洪標準由原來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自2008年三峽工程開始攔洪到2018年,三峽工程對大於或等於5萬立方米每秒的洪水,累計“削峰滯洪”47次,共滯蓄洪水1459億立方米,武漢以上河段未發生洪災,凸顯了三峽工程在長江流域防洪體系中的骨幹作用。

———發電惠及10多個省市。三峽水電站是當今世界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三峽電站地處中國腹地,在全國電網互聯格局中處於中心位置,促進了“全國聯網,西電東送,南北互供”,使資源配置優化,提高了電網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三峽電力輸往湖北、上海、廣東和重慶等10多個省、直轄市。

———“黃金水道”變為現實。三峽工程的興建,使長江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有力地推動了長江經濟帶的形成和發展。一是修建通航建築物。建成與長江航運相匹配的雙向五級船閘和一級垂直升船機,使船舶安全、有序順利通過大壩,確保航運暢通。二是整修航道。川江整治消除109處灘險、37處單行河段、16處絞灘河段,“自古川江不夜航”成為歷史。三是貨運量逐年增加。船閘自2003年通航以來,最高年份已突破1億噸,比蓄水前提高近5倍;運輸成本大幅度下降,單位運輸成本下降37%左右。

——淡水資源庫確保中下游供水安全。

三峽水庫是我國最大的淡水資源庫。由於加強了庫區保護,對庫周以及水面實施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自2003年蓄水以來,庫區及相關區域生態環境狀況總體良好,水環境質量保持基本穩定,為長江中下游生產生活用水安全提供了基本保障,徹底改變了枯水期用水困難的局面。

——促進了生態環境優化。一是改善了壩區生態環境。三峽壩區佔地15.28平方公里,此間山巒起伏、交通不便,土地貧瘠,人民貧困。國家實施“工程與環境同步建設”的方針,出臺法規和政策,防治水汙染、防治地質災害,治理大氣汙染和噪聲,以及進行水土保持和綠化等。大壩左岸的亂石灘變成了大花園,並建設了長江西陵大橋,提高了三峽壩區的人文景觀,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工程。二是隨著三峽水庫等上游水庫的建成,下洩水含沙減少,延緩了洞庭湖地區泥沙淤積進度,相對增加了利用壽命。三是節能減排效益十分可觀,按照三峽電站設計年平均發電量882億千瓦時折算,相當於每年少燃燒標煤3528萬噸,減排大量廢氣、廢渣。三是由於航道條件改善,船舶單位耗油大幅度下降,噸公里平均油耗下降三分之二左右,相對減排了廢氣。四是當遇到中下游河段乾旱、重大水汙染事件、重大海損事件(船舶擱淺、沉船等),魚類自然繁殖、上海遭遇鹹潮等緊急情況時,還可進行應急生態調水。

三峡,你真的了解吗?

三峽工程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標誌

習近平指出,三峽工程的成功建成和運轉,使多少代中國人開發和利用三峽資源的夢想變為現實,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的重要標誌。三峽工程夢想,歷經百年。中華民族不辱使命,勵精圖治,百折不撓。新中國,在中國共產黨手裡,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終於變成現實,成為共和國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開發三峽設想開啟了中華民族百年追夢旅程。

1918年11月,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用英文寫的《國際共同發展中國實業計劃》一書中,提出“在長江三峽河段修建閘壩,改善航運並發展水力發電”,成為開發三峽最早的文字記載,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之後,許多仁人志士付出了聰明才智,進行了勘探、設計等許多實際工作。由於舊中國積貧積弱,隨著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1947年5月,國民政府停止了三峽開發計劃。

———在共產黨手中,把夢想變成了現實。在新中國,三峽工程進行了40多年的論證、設計等工作,歷屆中央領導人嘔心瀝血,謀劃全局。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同志就提出研究、規劃三峽工程,描繪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的宏偉藍圖。周恩來同志全面部署。這時期的研究工作,為以後的三峽工程建設,作了理論和技術上的準備。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國力逐步增強,國內國際形勢穩定,具備了建設三峽工程的條件。鄧小平同志審時度勢,作出了決策。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同志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全力推進三峽工程建設各項工作。三峽工程既是改革開放的成果和時代標籤,又成為改革開放的試驗場、推動力。

———三峽工程是我國重大工程項目的佼佼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而這些成就,得益於我國重大工程建設及其取得的科技創新成果。40年來,我國建設了許多重大工程,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2014年6月,習近平有兩次講話涉及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兩次講話都講到三峽工程。6月3日,習近平在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強調:三峽工程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設成功,加快了中國現代化進程。6月9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上又指出:三峽工程等工程技術成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這是對重大工程的讚揚,也是對建設者的褒獎。

三峡,你真的了解吗?

核心技術、關鍵技術,要靠自己

習近平要求,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13億多中國人民要齊心合力、砥礪奮鬥,共圓中國夢!鑑於三峽工程規模空前,技術複雜,施工難度大,建設過程中遇到諸多難題是自然的,可想而知的。從技術方面說,解決的方針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國內研發,動員全國各方面的力量奮力攻關,除參建單位以外,還有各有關科研單位以及高等院校等;另一方面,通過招標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高壓直流輸變電關鍵設備,均採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方式取得成功。三峽工程創造了大壩建設、水電安裝、垂直升船機等100多項世界之最;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20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00多項,形成專利近千項。

三峡,你真的了解吗?

三峽工程實現了三個“典範”

習近平提出,三峽工程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優越性的典範,是中國人民富於智慧和創造性的典範,是中華民族日益走向繁榮強盛的典範。國家在三峽工程建設體制機制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創新,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

———用全國的力量支援三峽工程建設。國家設立“三峽基金”,佔三峽工程總投資約61.9%。同時,國家組織19個省市區、10個大中城市、中央40個部委局及中央企業,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到2009年底,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資金累計694.63億元,有力地促進了庫區移民和建設。

———實行“決策、實施”兩分離的工程建設體制。國家層面,1993年1月,成立了“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是三峽工程最高決策機構。截至2014年,國務院三峽建委共召開了全體會議18次,對三峽樞紐工程、輸變電工程、移民工程建設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及時作出決策。企業層面,先後成立“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和“國家電網建設總公司”,分別為三峽樞紐工程和輸變電工程的項目法人,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按照市場化原則組織建設和經營,推行了業主負責制、合同管理制、招標投標制、項目監理制等新機制。這兩個層面概括起來就是“政府宏觀決策,企業市場化運作”,理順了政府、企業和市場之間的關係,促進了各方面積極性的發揮。

———三峽工程使我國從水利水電大國,變成為水利水電強國。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最偉大的工程科技成就之一。三峽樞紐工程分為三期建設,都順利如期完成。三峽工程破解了諸多世界級科技難題,意義重大,影響到相關工程建設的諸多方面。一是高性能大體積混凝土澆築和冷卻施工技術,已經推廣到奧運工程、青藏鐵路、京滬高鐵等土木工程、固井工程、道路橋樑工程中。二是深水圍堰混凝土防滲牆技術已經推廣到交通、市政、礦山、環保工程等多個領域,比如江蘇潤揚大橋、深圳地鐵、馬來西亞地鐵等國內外基礎設施工程中。三是信息化管理系統(TGPMS)已應用於大型工程建設如奧運工程水立方、京滬高鐵、北京大興新機場、寶鋼集團等工程項目中。四是水電技術走出國門,不僅使我們在世界水電市場搶佔了先機,在政治上的影響更是無法估量的。三峽工程的成功興建,使我國從水利水電建設的追趕者,一躍成為世界的領跑者。

(作者為《三峽工程史料選編》專家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兼專家評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