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史上最霸氣的詩句是哪句?

手機用戶523730雨


中國歷史上豪放霸氣的詩句有很多,想李白,蘇軾,辛棄疾等人均有不少霸氣詩篇流傳後世。但讓我選的話,我可能會選毛主席的名篇《沁園春.雪》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其中我個人認為最霸氣的幾句便是下片的“秦皇漢武....只識彎弓射大雕”這幾句。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以及成吉思汗,他們雖然是英雄豪傑,但在今天我們這些革命鬥士面前還是要稍遜一籌。風流往事不足語,笑問前塵看今朝。可見毛主席的信心與霸氣。

而毛主席同樣霸氣的詩篇還有,如《沁園春.長沙》: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七律》: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西江月.井岡山》: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一生戎馬,倥傯歲月,無愧於偉人一號。


薄暮嘆息


從詩詞的氣勢和格調而言,當得起“霸”之一字的,大概只有毛主席。而其他詩詞很多隻是豪氣,跟霸氣還是有區別的。

NO.1

毛澤東· 《念奴嬌·崑崙》

橫空出世,莽崑崙,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崑崙,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起勢超拔雄闊,境界宏大, 遣詞造句自有新意,霸氣側漏。



NO.2

毛澤東·《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NO.3

毛· 《清平樂· 六盤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NO.4

毛澤東· 《詠蛙》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NO.5

黃巢· 《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作為唐朝末年的農民起義軍的領袖,黃巢果然是野心畢露。如果說乾符年的唐朝已是強弩之末,大樹將朽,而黃巢就是伐倒這棵樹的推手。只不過就黃巢起義軍的罪行而言,無論是他的詩還是他的人,都不待見。



NO.6

賀鑄· 《六州歌頭·少年俠氣》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髮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

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飛鞚,斗城東。

轟飲酒壚,春色浮寒甕。吸海垂虹。

閒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

似黃粱夢,辭丹鳳;明月共,漾孤蓬。官冗從,懷倥傯,落塵籠,簿書叢。

鶡弁如雲眾,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動,漁陽弄,思悲翁,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

劍吼西風。恨登山臨水,手寄七絃桐,目送歸鴻。

語言激烈悲壯,情感激越,風格雄健蒼涼,如隕石炸空,火山迸發。讀之令人熱血沸騰,令人摔杯拍案。



NO.7

岳飛· 《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曰:“何等氣概!何等志向!千載下讀之,凜凜有生氣焉。‘莫等閒’二語,當為千古箴銘。”



NO.8

李賀 · 《苦晝短· 節選》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

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

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食熊則肥,食蛙則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

吾將斬龍足,嚼龍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為服黃金、吞白玉?

誰似任公子,雲中騎碧驢?

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

詩鬼李賀的三句千古絕唱:“天若有情天亦老”、“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別說八輩子,過了一千年了,也不見得有人寫出來。



NO.9

曹操· 《氣出唱·節選》

駕六龍,乘風而行。

行四海外,路下之八邦。

歷登高山臨溪谷,乘雲而行。

行四海外,東到泰山。

仙人玉女,下來翱遊。

驂駕六龍飲玉漿。

河水盡,不東流。

解愁腹,飲玉漿。

奉持行,東到蓬萊山,上至天之門。

讓人神遊八極,心神激盪!



NO.10

王昌齡· 《出塞二首·其一》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項羽·《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未完·待更


楚雲卿


要寫出霸氣的詩句,必須有雄才大略和豐功偉績,很明顯,世界歷史上只有毛主席做到了這兩點,他是詩人,更是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毛主席最霸氣的十句詩!

1,

這首詩寫在1925年,毛主席廣闊的胸懷展露無遺,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糞土當年萬戶侯。一個年輕領袖的胸懷氣度躍然紙上!

2,

這是長征完成後的第一年,毛主席寫下的詩篇,這首詩真正點評古代帝王,咱們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力量,開啟了波瀾壯闊的抗日戰爭的先聲,毛主席展現出來的那種領袖氣質令人神往!

3,

38年的波瀾壯闊的革命運動,對毛主席來說就是彈指一揮間。只要肯努力,上天摘月亮,下海捉烏龜,都不是難事。

好吧,我不會評,我好像一下把那種霸氣消彌了一半。

4,

《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毛主席在長征途中的這首詩,充滿了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二萬行程不是事,卷西風,縛蒼龍,這些意境都充滿了對革命的自信心,一個意氣風發的革命領袖躍然紙上。


歷史知事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長沙是毛主席早年求學和從革命活動的地方。青年時期,毛主席曾前後在長沙生活、學習和從事革命工作約達十年之久。1925年深秋,作者在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的途中,又在長沙停留,重遊橘子洲,寫下了這首詞。就具體背景而言,正是當年毛主席面對湖南軍閥趙恆惕緝捕的日子裡。這次重遊,是毛澤東一個人來到長沙,獨立在橘子洲頭的所見所想。從山上到江裡,到長空;從向高處望,到向低處看,再往高處看,層次清晰。秋天的景色寫得色彩繽紛,波瀾壯闊,充滿生機,逼真動人!借景寓情,象徵性地表現了詩人對當時蓬勃發展著的革命形勢的深切感受。“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面對著高遠無邊的宇宙,“萬類霜天競自由”,而中國人民仍處在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壓迫之下,誰在掌握著事物的發展變化,使中國人民得到自由呢?毛澤東在橘子洲頭思考著……



燕北林叢


毛澤東主席在少年時期有一首霸氣詩和大家分享:

獨坐 池塘如虎踞

綠茵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天口

哪個蟲兒敢作聲

西藏美術出版社編著劉志剛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這是主席貫穿 一生的性格。主席在世界和帝國主義鬥,提出: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看多霸氣。在黃延培四七年訪問延安時說過:蔣介石獨裁,就他一個日頭,我們共產黨不信邪就出它兩個日頭,看霸氣嗎?只有主席的霸氣才有新中國成立。毛主席又說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都有霸氣的含義。

最後還是用《沁園春雪》幾句結束吧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罕,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吳永平33


歷史上霸氣的詩句肯定有很多。但是如果縱觀比較起來,能夠和毛澤東並駕齊驅的幾乎還沒有。毛澤東的詩詞完全沒有風花雪月、無病呻吟的做作。每一首都是直抒胸臆,氣勢磅礴的。就以《沁園春·長沙》這首詞來說,那句“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足以看出作者的氣勢磅礴,霸氣天下,救國救民的鴻鵠之志。

作者填這首詞時才32歲,他是離開故鄉韶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的途中,寫下了這首詞。如果沒有革命大志,能向蒼天發出這樣的質問,寫出這樣霸氣的詩句嗎?

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毛澤東手書這首詞,也體現了毛體字的精髓。


半瓶茅臺


毛主席一生酷愛歷史,不僅熟讀《二十四史》,甚至每到一個地方,都會竭力找出當地地方誌等研讀,對歷史的掌控,也是極厲害的。

毛主席詩詞磅礴大氣,天馬行空,不拘一格,《賀新郎 讀史》不僅藝術水平一流,對歷史的概述總結更是前無古人,甚至可以說後無來者。估計再不會有第二人能用短短几字就把歷史評判的那麼深刻。

開篇三句,形象生動,人猿相揖別,畫面感很強,幾個石頭磨過,就這兩句就把從原始猿人到石器時代總結的很到位。把那長長的階段作為人類發展的小時候,確實也是啊,人類從猿人到石器時代,年份很久遠,但思想上沒有什麼深刻變化,如孩童一般空白。

銅鐵爐中翻火焰……不過幾千寒熱。這種總結簡直絕了,利用生產工具,生產力,就如此形象的概括出幾千年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幾千年一句帶過。這種總結,沒有極強的詩詞功底做不到,沒有極強的政治思維做不到,沒有極強的歷史判斷力也做不到。

人世難逢開口笑,化用杜牧詩句,塵世改人世,顯得更大氣,幾句就把幾千年社會推動、變革描繪出來。

到了下闋,對三皇五帝的嘲諷,對盜蹠陳王的推崇,體現了毛主席藐視權威,敢於革命的情懷。歌未竟,說明毛主席思想還在行進,沒有止步。

整篇詞讀下來大氣磅礴,蕩氣迴腸,也許李白、杜甫、蘇東坡有這樣的大才,但是卻難有這麼大的格局和情懷。作為歷史的評判者,毛主席既置身歷史之外,又站在歷史之中,千百年來,試問還有誰能夠如此言簡意賅而又深刻客觀的評判歷史?毛主席可以說是千古一人,其言不怒自威,其勢無人可匹,實在是我見過的最霸氣的詩詞。





張三鳴


要說中國最霸氣的詩詞,我覺得還是非毛澤東的詩詞莫屬。大家都知道,毛澤東的詩詞和曹操,辛棄疾的一樣。都屬於豪放派,典型的是以闊達,奔放,積極,樂觀為主。

再加上毛澤東的政治視野,軍事才能。他的詩詞裡透著一股王者之氣,我們也就不難理解了,下面我們來欣賞幾句。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天地之大,誰才是天下真正的主人呢?這是毛主席當年革命時期自己問自己的一句話。其實這句話裡已經有了答案了。

在毛主席的眼裡,只有人民才是這個天地之間的主人,只有為人民而戰才有可能取得戰場上的勝利,才能掌控這個世界上的一切。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這是個人才輩出的世界,每個時代都有那個時代,獨特的英雄。

英雄有的時候是惺惺相惜,英雄有的時候,也會逐鹿中原。但是,不管怎麼說,最終勝出者,肯定是得到人們擁護的一方。

那時候毛澤東和國民黨反動派在戰鬥,毛澤東已經預料到自己肯定會勝利的。所以,敵人即使在強大,他也不會怕的。

正如他的詩詞裡寫的,欲與天公試比高。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所有的東西,我們都準備好了。

反動派們,你們顫抖吧。儘管放馬過來吧,保準讓你們有來無回。

這就是一個無產階級革命者,具有的情懷,以及對革命的樂觀態度,還有必勝的決心。正是毛澤東具備這些條件,所以他才敢縛住蒼龍的。

當然了最終他也帶領中國共產黨,打敗了一切反動派們,幫助人民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當然了毛澤東的詩詞還有很多,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漢史趣聞


陳毅元帥鴻才睿智以詩抒懷。

1977年5月,陳毅元帥的夫人張茜嘔心瀝血選編《陳毅詩詞選集》出版了。陳老總生前戰友、詩友手捧選集,追念他的生平,個個心潮澎湃,悲喜交集。

1936年冬,陳毅在梅嶺被敵軍圍困達20天之久。身負重傷,彈盡糧絕不得脫身。在山洞裡,他寫下一篇氣壯山河,足傳千古的"絕筆書"、正氣歌《梅嶺三章》: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臺招舊部,放旗十萬斬閻羅。

南國峰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

後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

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1947年5月,陳毅、粟裕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發動了虎口拔牙的孟良固戰役,一舉殲滅了敵5大嫡系部隊之一,裝備精良、驕橫不可一世的國民黨整編第74師。捷報傳來,陳毅高興地詩興勃發,在作戰室吟詩一首:

孟良固上鬼神號,七十四師無地逃。

信號飛飛星亂眼,照明處處火如潮。

刀叢撲去爭山頂,血雨飄來溼戰袍。

喜見賊師精銳盡,我軍個個是英豪。

1960年,國內遭受特大自然災害,中國人民在毛主席黨中央的領導下,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堅持自力更生奮發圖強。陳毅對此感慨萬端,提筆寫就一組汪洋恣肆、氣象萬千、率意真摯的佳作《冬夜雜詠》。該詩以《青松》冠首: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1964年陳毅出訪亞非六國歸來,寫了一組五言詩《六國之行》。詩寫成後,他改了又改,最後呈送毛主席修改。毛主席改的這首詩,名為《西行》:

萬里西行急,乘風御太空。

不因鵬翼展,那得鳥途通。

海釀千鍾酒,山栽萬仞蔥。

風雷驅大地,是處有親朋。

這首大氣磅礴的佳作,不僅歌頌了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戰鬥友誼,同時也生動地體現了毛主席與陳毅元帥之間的親密友誼。







周勇華2


文史頻道第132期之最霸氣的詩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今天筆者給大家品讀一首毛主席的詩詞《沁園春•雪》。

這首詩詞的全文為: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首詩詞創作於1936年2月,當時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毛主席和彭德懷將軍一起上山勘察地形,面對白雪覆蓋的山峰,毛主席詩興大發,寫出了這首千古絕唱。

這首詩詞非常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作者毛主席當時的心情。

在中國紅軍通過艱難險阻,到達陝北後,中國的局勢已經發生變化。

當時的日本帝國主義已經蓄謀佔領華北,全面侵華戰爭已經一觸即發。

面對這種複雜的政治環境,毛主席寫下這首詩詞,不僅表達出了大氣磅礴的英雄氣概,也表達了對未來中國政治獨立自主的自信心。

這首詩詞也被後世成為經典之作,在中國學生課本中,有這篇詩詞,每次拜讀都會被毛主席的霸氣十足所折服。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