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強制買保險,車站竟有這樣的操作?

被強制買保險,車站竟有這樣的操作?

今日說險

案例說明

李某來到長途車站,購買了一張去外地的長途車票後發現車票上票面價格是“98元”,車票的背面附帶著一張某保險公司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單。李某告訴售票員,自己沒有買保險,要求售票員把保險費退回,售票員拒絕了李某的要求,並稱:“乘坐長途汽車都要買保險,這是國家強制規定的”,李某不服,認為保險公司不該聯合車站強制自己買保險,故向監管機構投訴。

被強制買保險,車站竟有這樣的操作?


這類保險真的是“強制規定必須買”嗎?我們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又該怎麼做?

保險是否存在“必須買”?


我們首先要明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案例中的保險真的是必須要買的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我國《保險法》規定:訂立保險合同,應當協商一致,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保險的外(由於強制保險某種意義上表現為國家對個人意願的干預,所以強制保險的範圍是受嚴格限制的)保險合同自願訂立。

也就是說:案例中車站強行賣給乘客的是某保險公司的意外險,目前,尚沒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投保。因此,車站售賣車票時強行搭售保險,剝奪了乘客的選擇權和知情權,屬違法行為,被監管機構依法進行查處。

在線訂票 小心被“搭售”


如今旅客購票更多選擇線上購票,就很有可能發生線上購票被“搭售”保險的情況。如在APP訂購機票、火車票時,有時會被默認勾選“搭售”保險。

各種售票網站的搭售套路層出不窮,例如某在線旅遊網站(OTA)在出售火車票時,搭售了20元和30元兩種保險,宣稱不購買保險就出票慢;另一在線旅遊網站搭售了20元的保險,宣稱買了保險就優先急速處理不用排隊;甚至還有網站直接推出兩款加價服務:25元的保險可提升30%速度,66元的保險可以提升40%速度。


除了搭售保險加速包之外,網站還有以下兩種搭售套路:


套路一

在票務、酒店預定頁面設置了默認勾選項,比如勾選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退票險等,由於勾選項字體偏小或不易引起注意,致使消費者在不留意的情況下沒有取消勾選項,從而“被選購”了相關保險產品。


套路二

通過附加條件“搭售”保險,比如在提供某些優先服務時將購買相關保險產品作為附加條件。


面對這類情況,建議大家從以下三個方面應對:


①要有維權意識,清晰認識到這類做法損害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在線平臺默認勾選推薦的一些保險產品,通常未明確列明承保主體或代理銷售主體,未完整披露保險產品條款等相關重要信息,這種做法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等權益。

②在訂票時,要關注勾選項目,並在支付價款前認真核對支付金額,防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選購保險產品。

③當您被強制銷售某類保險時,還應及時向對方主張權益,也可通過撥打12378熱線向保險監管部門投訴反映。

正確認識交通保險問題


公共交通保險有投保的必要嗎?我們強調不能被“強制投保”。如果保戶希望旅途多一些保障,想要主動選購相應保險,下面兩類產品大家可以關注。


鐵路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即乘客意外險,旅客可自願投保。成人保費3元,兒童保費1元,最高保障30萬元意外身故、傷殘和3萬元意外醫療保險金。如果發生事故,鐵路現場工作人員可直接受理報案,為旅客提供便利服務。


綜合意外險

綜合意外險保障範圍更加全面。一些意外險產品只針對航空意外或私家車意外提供保障,而有些可對火車、輪船、公共交通提供保障,綜合意外險可以解決保障單一的問題。不過在具體保險範圍設置時也會有不同,所以投保時還應認真核對保險條款。


有人說生命的意義在於旅行,在旅途中發現生活的精彩。首善人生,更離不開旅行,用腳步丈量世界,感悟人生的意義。在路上追逐美食美景的同時,意外的風險可能也在“追隨”著你,因此出行保障,莫要輕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