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漢語已成非洲新潮流,英專家:這是中國“軟實力”體現

在一間燈火通明的教室裡,大約20名學生正熱情洋溢地唱著中國國歌。

一曲歌罷,意猶未盡,他們又唱了一首通常在中國農曆新年期間演唱的小曲。

學漢語已成非洲新潮流,英專家:這是中國“軟實力”體現

老師在給非洲孩子上漢語課

學漢語已成非洲新潮流,英專家:這是中國“軟實力”體現

學生回答問題

學漢語已成非洲新潮流,英專家:這是中國“軟實力”體現

非洲學生在上寫漢字

這一幕並非發生在一所中國學校裡,而是發生在離中國8000公里的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的萊克伍德學校。

在這裡,學齡兒童都要學習漢語。

更多的人將在2020年加入他們的行列,屆時漢語課將成為肯尼亞所有學校的正式課程,現在,肯尼亞的學生已經需要學習法語、阿拉伯語和德語等語言。

萊克伍德學校提前一年將漢語納入課程,該校數百名學生中,13歲的桑德拉·萬吉魯是漢語學得非常好的學生之一。

“我選擇學漢語,是因為學習外語很有意思,將來我想去中國旅行,在那裡做生意。”萬吉魯說。

肯尼亞課程開發研究所CEO尤里斯·瓊說:“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變得如此強大,如果肯尼亞公民會說普通話,肯定受益良多。”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報道,過去20年中,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幫助非洲國家建設了很多高速公路、水壩、體育館、機場和摩天大樓。

肯尼亞不是唯一一個把漢語納入青少年教育課程的非洲國家。在南非,漢語自2014年以來一直是學生的選修語言課。2018年12月,烏干達開始在選定的中學推廣漢語課程。

烏干達國家課程開發中心課程專家亨利·安德拉蒙古尼說,漢語之所以被列入學校課程,是因為它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之一。烏干達學生也可以選擇學習法語、阿拉伯語、拉丁語或德語。

“我們希望為年輕的烏干達人提供機會,讓他們能夠獲得超越國界的就業、教育和經商機會,這就是我們給他們提供學習漢語的機會的原因。”他說。

除法國之外,中國是在非洲設立文化機構最多的國家,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中非關係研究員伊拉里亞·卡羅薩說,這是中國“軟實力”增長,並且在非洲影響力增強的體現。

卡羅薩說,中國希望通過鼓勵非洲青少年學習漢語的方式來增強自己的海外吸引力。而非洲各國政府則將學習漢語視作對非洲年輕人未來的投資。

“非洲各國政府希望通過在學校引進漢語課的方式,幫助未來的勞動力在中國或者在非洲大陸的中資公司找到更好的工作。”她說。

南非羅德斯大學非洲語言研究所教授拉塞爾·卡斯庫拉表示,非洲人之所以這麼熱心學習中文漢語,是因為中國是很多非洲國家最主要的貿易伙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