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聲響”的教育怎麼教出有平常心的孩子?

追求“声响”的教育怎么教出有平常心的孩子?

一幼兒園老師在教小朋友們唱兒歌(圖文無關)。 (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圖)

搬到新小區的第二天,我被一陣粗聲大氣的吼叫從夢中驚醒,“One-two-one”,“Are you ready?”聽上去咄咄逼人。我相信小區其他不懂英語的人聽到擴音器裡傳來的聲音,一定以為外面有人在吵架,且火氣還不小哩。

這樣持續了幾天之後,我不再將頭縮進被子中繼續矇頭睡,而是迅速穿好衣服走到陽臺察看。原來,剛才聽到的震耳欲聾的聲音來自小區前的那家高檔幼兒園,此刻,一名教師模樣的中年婦女正對操場上十多個晨練的幼兒吹哨司令,尖利的哨聲夾雜著吼叫英語,讓人忍俊不禁。

那所幼兒園入托一個孩子一年五萬,在我們這樣的三線城市算首屈一指了。它宏偉的建築被眾多人引為地標,入托孩子的家長在路人豔羨的目光中獲得了爆棚的滿足感。每當上學、放學時分,幼兒園門前的這條四車道馬路被接送孩子的家長暫停的各色車輛堵得水洩不通。放學時,每個幼兒與老師道別都會結結巴巴地說一段以“Dad、Mom”開頭的彙報演講,演講時擠滿了前來看熱鬧的行人和家長,好幾個交警前來疏通才不致造成大的擁堵。

現在很多教育培訓機構和學校,都追求這種教育的震撼效果,彷彿不弄出點動靜、不引起社會關注,便沒有做出成績一樣。那些特別能發出“聲響”的培訓機構異常火爆,例如跆拳道、武術、少兒英語、聲樂器樂、播音主持等。培訓機構遍佈市裡的各個角落,它的強大魔力嘩嘩地撕扯著各階層父母的錢袋,有些貧困父母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吃糠咽菜也心甘情願地掏出壓袋的每一個鋼鏰兒。

在這個講究速成的年代,教器樂的讓幼兒撥響幾根琴絃後,便可到處招搖,遑論音準不準、音律美不美,只要敢於在眾人面前大膽表演就成。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股股熱風都是由外行掀起的,這股熱風迅速被更多外行鼓與吹,形成席捲全國之勢。一時間,到處都是才藝遴選平臺,從剛出生到一百歲,“只要你敢表演,我就給你舞臺”,讓多少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大家都不想寂寂無名地生活、工作了,都開始做明星夢。

長期浸淫在這種氛圍中的孩子,怎麼能安心做一個平常人?怎麼能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做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所以安排打掃清潔區的中學生掃不淨幾片樹葉,只好請清潔工來幫忙;高中生吃零食後的包裝盒隨手扔在水池裡,常常得請管道工來疏通;課堂上老師講上句,總有學生旁若無人地接下句,驢唇不對馬嘴,引來滿堂鬨笑,他自己還特別受用,覺得又在課堂上露了一次臉。

不講規矩地提倡個性讓很多孩子無限自我膨脹,所以發生“霸座門”之類的事件也就一點也不足為怪,因為我們的教育從小就鼓吹張揚,輕視內斂。

教育是享受“慢”的過程,本質上講求 “潤物細無聲”,暴風驟雨式的做法從形式上走了偏。孩子是一粒種子,蓄積養分,積累能量,一次又一次拔節生長,從來都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大張旗鼓地野蠻幹預只能揠苗助長,後果很嚴重。

然而,這個功利的社會,講求的是速成,是露臉,是轟動,哪能讓“潤物細無聲”的甘泉汩汩地流入千家萬戶孩子的心田?若果那樣,社會便不再有捧與吹,教育變得井然有序,那些教育機構的一本萬利將成為歷史,有關機構的坐收漁利也將不復存在,他們會眼睜睜任由其走上正軌而不擾動擾動?

(作者為湖南常德市中學物理教師)

(南方週末App“Hi,南周”欄目期待您的來稿。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