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俗語:“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的俗語,意思很直白,就是往近處搬家,窮上三天,往遠處搬家,可能要窮上三年。

這句話究竟出自何處,暫時未見確切考證。但這些流傳下來的俗語,多是古人經驗和智慧的結晶。有書君認為,這句話的含義,可以從三方面理解。

首先,對於普通人家來講,搬家還是需要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的。

如果搬遷的目的地很近,那麼無論是搬家所需的時間,還是人力,都要比遠搬的儉省一些。

而搬到新家後不得不重新置辦的東西,也要比遠搬少上許多。

比如,小喬租住的樓房到期了,她在相同小區又找到了合適的房源,搬家時叫上幾個朋友,小半天的時間就搞定了。

俗語:“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除了添置些佈置新居的小玩意,小喬也就是慰勞朋友們幫忙、請朋友們吃吃飯有些花費;

而小野的父母從遙遠的黑龍江投奔兒女,搬遷到了河北,幾千裡地的距離,別說大型家電,就是小家電也帶不上哪件,所以除了幾件隨身衣物,幾乎都需要重新置辦。

所以,從花費來看,確實存在著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的差異。

其次,從生意人的角度看,這句話對門店的搬遷也適用。

比如門前一家開得很火的麵館,因為已經形成了口碑,積攢了一定的客戶,如果因租房問題發生搬遷,遷往一個很近的地方。

店主損失的可能就是新店面的裝修錢,而因為搬得近,老客戶仍然能夠及時找到,不會造成客流減少;

而如果搬遷到一個相對較遠的地方,除了面對搬遷產生的種種費用外,還要增加客戶流失的風險,而重新拓展新客源,獲得新客戶的認可支持,則需要一定的時間。

再者,從人的情感角度出發,也是這個道理。這裡的“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的窮,引申可指情感上依戀的缺失。

俗語:“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如果只是搬到一個很近的地方,雖然是陌生的房間,但卻不會移風易俗,所以有個幾天,適應一下新屋的環境,也就可以適應自如了,這種“窮”的窘迫情感也會隨之消失;

而如果是像小野的父母那樣,搬離了幾千裡,那麼按照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說法,在情感上一定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適應新的風俗、環境,結交新的人物,建立新的情感連接,

而這樣的事兒,三年的適應期,都是個往小了說的概數。

當然,無論是近搬還是遠遷,都是出於人對更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而由此而來的窮困,無論是三天,還是三年,都將是暫時的,因為人向好而生,才是本能。


也許你還會喜歡以下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