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變臉” 盛京銀行如何解困

繼2018年中期成績單後,H股上市股份制銀行盛京銀行再迎新一輪業績“變臉”。近日,盛京銀行公佈2018年年度業績數據顯示,該行盈利能力進一步下滑,截至2018年末,盛京銀行淨利潤為51.29億元,同比減少逾三成。與此同時,該行的不良貸款餘額上升迅猛為64.42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55%,不良貸款率較2017年同期升高0.22個百分點至1.71%。分析人士認為,盛京銀行淨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計提撥備和經營規模財務成本支出所致,未來中小銀行應實行錯位差異化競爭,針對客戶需求進行有針對性開發,加強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來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淨利走下坡路

在2017年資產總額首次突破萬億大關之後,2018年,盛京銀行資產總額出現縮水。截至2018年末,該行資產總額較年初減少451.84億元至9854.33億元,再次回到萬億規模以下。對資產總額的下滑,盛京銀行表示,主要是內外部環境變化進行戰略調整和業務結構優化所致。

盈利能力方面,盛京銀行2018年全年營業收入為158.85億元,同比2017年的132.49億元增長19.9%;淨利潤為51.26億元,同比2017年的75.74億元下降32.3%,這也是盛京銀行年度淨利潤首次出現負增長。

時間線拉長來看,2014年-2017年該行的淨利潤分別為54.23億元 、62.23億元 、68.78億元 、75.74億元。

事實上,早在2018年上半年,盛京銀行就因營業收入、淨利潤雙降引起業內關注,彼時,該行實現營業收入60.29億元,較2017年同期的64.69億元下降6.8%;淨利潤為28.38億元,較2017年同期的35.04億元下滑19%。

對盛京銀行業績下滑的原因,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認為,在過去的2018年中國經濟受到挑戰,整體經濟調整勢頭仍在延續。尤其是中西部、東北地區中小企業經營不樂觀的情況仍在持續,企業經營情況不樂觀就導致企業現金流、效益出現相對較大的問題,從而對銀行的貸款質量帶來了直接的影響。例如,貸款償還時間預期、貸款質量的惡化,這就要求中小銀行計提撥備規模需要進一步增大,由於整個經營規模擴大,從而導致銀行營業成本上升。雖然看似收入增加,但由於計提撥備和經營規模的財務成本支出也導致了該行淨利潤下降的狀態。

從盈利收入構成來看,利息淨收入為該行營收的最大組成部分,2018年盛京銀行淨利息收入為124.18億元,同比增加2.8%,佔2018年營收的78.2%。但近年來該行的淨利息收益率持續走低,2014年-2018年,該行的淨利息收益率分別為2.32% 、2.14%、1.75% 1.50%、1.43%。

而下滑更明顯的是該行的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由2017年的16.13億元減少至2018年的6.27億元,同比驟降61.1%,盛京銀行解釋稱,主要由於代理及託管業務量減少。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盛京銀行2018年的資產減值損失由2017年的14.03億元劇增356.2%至64.01億元。

資產質量承壓

在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18年末,盛京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上升迅猛為64.42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55%,不良貸款率較2017年同期升高0.22個百分點至1.71%。盛京銀行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在不良貸款餘額中佔比分別為46%和11.6%。

從近年的不良貸款率指標來看,盛京銀行資產質量進一步承壓,2014年-2017年,該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44%、0.42%、1.47%、1.49%。

資產質量惡化壓力,也讓盛京銀行撥備覆蓋率有所下滑,截至2018年末,該行撥備覆蓋率則下降了25.21個百分點至160.81%。

資本充足率方面呈現全面下降的趨勢。截止2018年年末,盛京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均為8.52%,較2017年末下降0.52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為11.86%,較2017年末下降0.99個百分點。

公開資料顯示,盛京銀行總部位於遼寧省瀋陽市,前身是瀋陽市商業銀行,2007年2月經原銀監會批准更名為盛京銀行,並實現跨區域經營。2014年12月29日,盛京銀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在上市成功後,盛京銀行向證監會提交招股書擬登陸A股市場,但是該行卻因為董事會核心成員及股權機構出現變動,在2017年主動撤銷了A股的IPO申請。時隔不久,該行上市申請被證監會終止審查,理由是“董事會核心成員及股權結構出現變動”。

從盛京銀行2015年向證監會提交的招股書可以看到,截至2015年6月30日,該行前三大股東為瀋陽恆信、匯寶國際、新湖中寶,分別持股8.28%、6.9%、和5.18%。但是隨著恆大集團的入駐,導致該行的股權結構發生巨大變化。盛京銀行2018年年報披露的股權結構顯示,恆大集團持有盛京銀行17.28%股份,位列第一大股東;瀋陽恆信持有8.28%股份,為第二大股東。北京商報記者就淨利下滑、資產質量、上市計劃等問題給盛京銀行發去採訪提綱,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

分支行麻煩纏身

除了淨利潤下滑、資產質量承壓外,此前,盛京銀行北京順義支行因2.2億銀承業務因擔保懸空問題一事也讓該行麻煩纏身。據瞭解,北京銀監局2019年2月2日下發的京銀監信復【2019】13號《北京市銀監局信訪答覆意見書》稱,針對該行承兌匯票業務核查發現,盛京銀行存在業務動機不正確、貸前調查不到位、押品管理存在漏洞三大問題。鑑於上述情況,北京銀監局表示,將對盛京銀行下發監管提示函,督導盛京銀行對核查出現的問題進行認真整改和嚴肅問責,並視整改問責情況採取下一步監管措施。

針對該行整改進展情況北京商報記者向盛京銀行北京分行發去採訪提綱,不過,該行並未回應。

在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浪潮下,中小銀行如何發展也成為熱門話題,盛京銀行也在2018年年報中披露,未來三年該行將順應經濟金融發展新形勢,圍繞“建設綜合性、多元化、高品質、在同類型銀行中處於領先地位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發展目標,以轉型發展為引擎,以空間佈局為保障,以風險防控為主線,以金融科技為支撐,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實現自身及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工程系教授劉澄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小銀行未來應實行錯位差異化競爭,找到自身的特定客戶、特定區域和特定行業,針對客戶需求進行有針對性開發,加強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來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中小銀行更要注重貼近客戶,注重客戶體驗,注重客戶價值提升。此外,加大力度拓展中間業務,在特定業務上深耕細作,做精做透,比如可圍繞客戶的全部業務,提供一些全流程的、全週期的客戶投資理財方案設計,來深挖客戶價值,增強客戶粘性。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