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小人物,在歷史上只留有寥寥數語,卻做出了值得尊敬的事

一個連姓名都沒留下的人卻做出了堪比項羽在垓下的事

他們是小人物,在歷史上只留有寥寥數語,卻做出了值得尊敬的事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陳勝吳廣於蘄縣大澤鄉(今宿州)興兵討秦,一時間天下震動。沒過多久陳勝吳廣已經佔領了安徽、河南交界的廣大區域,成了擁有戰車千乘、騎兵過千、步兵上萬的一方霸主。

為了進一步控制河南,陳勝率領著這支龐大軍隊浩浩湯湯的前往陳縣(河南淮陽)。聽到這一消息後,陳縣上下官員無不驚懼,縣令等在收拾家當後,連夜逃亡。只有守丞留了下來,人們勸他也快點逃吧,他只是拿著一把劍站在城門前沒有說話,最後力戰而死。

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qiáo)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 ——《史記·陳涉世家》

引進番薯的商人

他們是小人物,在歷史上只留有寥寥數語,卻做出了值得尊敬的事

明萬曆年間,一名叫做陳振龍的商人在菲律賓經商時,發現菲律賓到處都種著一個名叫甘薯的物種,這個東西不得了,不僅產量大還好養活。想到家鄉年年饑荒,於是便打算把這東西帶回大明朝。奈何當時菲律賓屬西班牙,政府下令嚴禁將甘薯帶出境。

陳振龍在幾番失敗後找到了一個方法,在海船的纜繩上塗上泥巴,把甘薯的幼苗種在泥巴上,這才隱蔽的成功帶回了幾顆甘薯幼苗。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福建大旱,陳振龍上書福建巡撫請求推廣甘薯,那一年的老百姓有福啊,就這麼成功渡過了旱災。

可惜的是,等到甘薯真正大規模推廣,已經是清朝了。

記錄下日軍在南京暴行,用生命保護中國人的美國傳教士

“金陵就是我的家,我不會離開我的家人,我要保護她們”
他們是小人物,在歷史上只留有寥寥數語,卻做出了值得尊敬的事

1937年11月11日,上海淪陷;12月5日,日軍未經激烈戰鬥進入南京城;12月13日,南京淪陷。之後南京城經歷了人類史上最慘無人道的暴行,每一天不分晝夜時時刻刻都有撒謊人、放火、搶劫、強姦行為。

就在宛如人間地獄的南京城中,有一位美國傳教士用單薄的身軀撐起了一小塊光明。南京城破前,美國大使館曾數次勸明妮·魏特琳離開,警告她如果不離開的話他們無法保證她接下來的安全,但明妮只是堅定的說“我不能在這個時候拋下中國。”

明妮在金陵女子學院建立起了一座小小的庇護所,隨著日軍暴行的加重,越來越多的老人、婦女和孩子湧入了庇護所。起初日本人尚因為她美國人的身份有所顧忌,後來就開始肆無忌憚的衝入學院姦汙婦女。明妮無時無刻不奔波在從日軍手裡搶奪婦女和保護孩子的路上,用她那單薄的身軀面對著滴血的刺刀和野蠻的耳光。

他們是小人物,在歷史上只留有寥寥數語,卻做出了值得尊敬的事

每天都面對著屍山血海,上一秒還在努力保護的孩子,下一刻就成了一具冰冷的屍體。我們無法想象她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就是在這段時間她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後來,她開始在日記中記錄日軍的暴行,這些日記成為了戰後追究南京大屠殺的鐵證之一。

1938年,最艱苦的歲月終於過去了,國民政府授予她採玉勳章(獎勵外僑的最高榮譽)。兩年後,南京汪偽政府成立,當她深陷抑鬱症折磨時,一名自稱“真相衛士”的人在《紫金山晚報》上刊登了一篇名為“真正的罪犯”的文章,在報上大肆攻擊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中國難民的西方人,其中在談及明妮·魏特林的時候是這樣說的:

“讓我們看看那個所謂的慈悲女菩薩吧!明妮·魏特林其實是一個人販子,一個出賣中國人的叛徒。我們必須揭露她,必須把獻給日軍的那些婦女和姑娘們的帳算在她頭上。”

這份報道徹底壓垮了明妮,沒過幾天她遞上了辭呈,在多方勸說下回美國養病(1940年5月14日)。5個月後,她給友人寫了一封信說:

“不管我多麼努力不再去想別的事,但是,我的精神似乎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崩潰。”

次年5月14日,她在離開中國一週年的日子自殺於印第安納州一間普通公寓裡,終年55歲。人們在她的屍體旁發現了一張沾滿淚水的金陵女子學院的避難孤兒照片。

他們是小人物,在歷史上只留有寥寥數語,卻做出了值得尊敬的事

她最終被葬在美國密歇根州的雪柏得鎮,墓碑上刻著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平面圖以及“金陵永生”四個漢字。


除了上面這些人,你還知道哪些小人物值得尊敬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