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中國企業讓日本對手“不淡定”了

日本媒體報道,國際專用工裝和加工協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模具的出口金額為45億美元(1美元約合6.7元人民幣)。中國2012年前後超過日本,如今成為世界最大的模具出口國。

規模達到日本的近2倍,全球份額達到26%。可以說,在最近10年裡,中日形勢完全逆轉。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3月21日報道,大約10年前,當時被稱為“日本三巨頭”之一的大型模具企業荻原被部分併入中國比亞迪(BYD)旗下。比亞迪在收購荻原時,工資和退職金都按照日本的標準發放,給了員工最大限度的關照。


逆轉!中國企業讓日本對手“不淡定”了



報道稱,比亞迪行動迅速,消化了荻原的模具技術,實現了快速增長。比亞迪還從德國和日本等招募了大量的海外人才。以收購荻原為契機,比亞迪向海外敞開了門戶。

近年來,比亞迪在中國的純電動汽車市場掌握20%以上的最大份額,還向歐洲出口。目前,加上中國的2座工廠,比亞迪共有3個模具生產基地。從大約兩年前開始,以往在日本製造的車身側圍大型模具改在中國生產。

如今,面對中國企業一步步的強勁發展態勢,日本企業愈發“不淡定”。

報道稱,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在接受問卷的日本企業中,有34.3%認為中國企業已堪稱“威脅”。如果加上“今後是威脅”的選項,比例則高達72%。


逆轉!中國企業讓日本對手“不淡定”了



報道介紹,在中國企業的競爭優勢方面,問卷調查顯示,64.1%的日本企業列舉了“模具技術正在提高”,這個比例僅次於“價格低廉”選項的69.9%。

報道認為,10年的時間過去,中日的力量對比發生逆轉,差距正在拉大。支撐製造業根基的日本模具產業已經迎來能否維持競爭力的關鍵期。

對於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的日本模具企業來說,很難去應對訂單突然大量增加的情況。日趨嚴峻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也看不到改善跡象,面對內憂外患的現狀,日本模具企業經營者的焦慮與日俱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