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女人的“創新”

兩個女人的“創新”

“太陽都曬屁股了,你還窩到床上,快起來,飯都涼了!”媽媽在陽臺一邊洗衣服,一邊朝著睡懶覺的女兒吼道。

女兒小芳很不耐煩地回答:“哎呀,吼啥嘛,今天星期六又不上班,你就讓我多睡一會嘛,接站還有幾小時,慌啥嘛。”說完又矇頭大睡了。

小芳說的接站,是中午一點要到機場去接從上海飛來成都的姨媽,所以媽媽要不時地催促她早點起床。

十點左右,小芳穿衣起床了。洗漱完畢後,就是每天早上必須要完成的規定動作:梳頭髮,描眉毛,粘眼睫,塗口紅和穿衣打扮,最後才會拿著手機一邊翻看著自己喜歡看的信息,一邊吃著媽媽做的早餐。

小芳正吃著早飯,又聽媽媽嘮叨起來了。

“開車小心點哈,安全最重要,不要冒冒失失地開得飛快!”

聽到這裡,小芳把筷子往桌子上重重的一放,直直地盯著媽媽:“你煩不煩嘛,老是說些我不愛聽的話,我駕駛技術和水平就夠高夠好的了,還有什麼不好的嘛,真是!”,然後,“砰”的一聲關掉了自己的房門。

媽媽對女兒的脾氣了如指掌。為了上班方便,在女兒強烈要求下,自己省吃儉用為她按揭了一輛"MiNi"小車。可女兒開車總是速度快,只要一提醒她就煩。今天要是繼續說下去,她肯定會更不高興,就再也不吱聲了!

還好,小芳沒多會便把房門打開了,沒有像往常那樣半天不說話,半天不開門。或許今天老媽的嘮叨還沒有讓她反感到極點,更或許今天中午有重任,那就是到機場去接姨媽,不能誤事。

小芳拎著手包往肩上一甩,極不高興地:“你不催我嗎,那就走噻!”那語氣就像對待仇人一般。

媽媽把臉轉向牆壁上的掛鐘,說到:“才十一點,忙啥!”。“忙啥?你不是在催我嗎?天天就是那幾句,又不嫌煩。”媽媽剛才的提醒,女兒還在不依不饒。

半個小時後,母女倆穿戴得整整齊齊,打扮得漂漂亮亮,來到地下室停車場。小芳打開車門,媽媽坐在副駕駛,她沒預熱便把"MiNi”開出來了。穿過小區林蔭道,拐進連接線,直接進入幸福巷,正欲朝金光大道上右轉時,突然一個60多歲的老婦人竄了出來,當既左膀著地倒在了“MiNi”保險槓右前邊。

倒在地上的婦人頭髮花白,有些蓬亂,衣服有些破舊,腳上穿了一雙半舊黃膠鞋,好像沒有穿襪子。躺在地上,臉上表情顯得非常“痛苦”,一雙佈滿老繭的手指還在不停地抖動,象似“受傷不輕”。這時,看熱鬧的圍觀群眾越聚越多,“小車撞人了!”、“快打110”、“快打120!”“小妹子,開這麼快乾啥嘛,這是轉彎,要先讓過路行人通行,你懂不懂規矩!”七嘴八舌的聲音越說越難聽。拍照的、攝像的手機越舉越高。

坐在駕駛室的小芳更是臉都嚇白了,緊張得手腳無措,車門都不敢打開了。倒是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媽媽顯得特別冷靜。跳下車不停地問老婦人:“老大姐撞你哪裡了?你起來我們送你去醫院吧”。無論怎麼問老婦人她都緊閉雙眼一言不發,無論怎麼拉她就是不起來。

媽媽對著坐在駕駛室的女兒非常生氣地吼道:“你還不下來看看?叫你小心點,開慢點,你就是不聽,這下你看怎麼辦……”。一邊說一邊不停地看著手腕上的手錶。

圍觀者正在指責司機“還不趕快送醫院”時,一個打扮時髦的年輕姑娘擠進了人群中。她躬腰看著躺在地上雙眼緊閉的老婦人,然後從自己的挎包裡掏出了一張100券鈔票往地上一扔,對著地上的老婦人說到:“阿姨,你的錢都掉在地上了!”老婦人眼睛一睜,伸手將錢一撿,爬起來撥開人群頭也沒回地就走了。伸手撿錢的動作之麻利,翻身站起來的速度之迅捷。

媽媽看到這一切,急忙從腰間的挎包裡摸出了1000元人民幣塞進了姑娘的手裡,並連聲說到:“謝謝姑娘的急中生智,不然今天麻煩就大了。”“對這些人啊,你就得來點創新的方法!”姑娘面帶微笑地如此說道。

過後,姑媳看著“MiNi”遠去的背影和散去的人群,從挎包裡掏出手機,在電話中說到:“阿姨,車已經走了,人群也掃去了,下一個路口是哪裡……”。

老婦人和年輕姑娘的“雙簧表演”,被旁邊一位中年市民看得清清楚楚。他罵道:“媽耶,這兩個女人在“碰磁中,也採用了創新手法,看來,不學習、不創新肯定要被社會淘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