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紅顏禍水,這見解太經典了,很多人卻不知道

今天小編看了金庸先生的《鹿鼎記》中,有一段韋小寶對陳圓圓說的一段話:紅顏禍水這句話。

俗語:紅顏禍水,這見解太經典了,很多人卻不知道

“紅顏禍水”,自古就有的一種說法,大致是指美女貽誤國家的意思。應當說,類似的言詞,在我們的文化傳統中絕不鮮見,各種各樣的文字多有述說,可以說屢見不鮮,源遠流長。現在也可以指,女人因為自私牽制著男人的前途。俗語:紅顏禍水,這見解太經典了,很多人卻不知道

陳圓圓一生很是坎坷,幼年的時候父母早逝,家中很是貧困,便隨著姨夫生活,但是卻被貪財的姨夫賣到梨園,便開始了她為歌妓的生活。在梨園的這段時間,陳圓圓還是一直在讀書識字,還能自己填詞作詩,還學習了當時流行的崑曲,加上她豔麗的容貌和姣好的身段,陳圓圓漸成為梨園紅牌,其知名度也逐漸提升。俗語:紅顏禍水,這見解太經典了,很多人卻不知道

但也正因此,陳圓圓因貌美歌甜被當時國舅田畹帶入皇宮進獻皇帝,田畹以此鞏固自己的地位,不想當時朝廷內憂外患,皇帝根本無心享樂,於是陳圓圓被冷落送回天府為歌妓。田畹對陳圓圓很是失望,但是一方面又貪圖她的美貌便納為己妾。

俗語:紅顏禍水,這見解太經典了,很多人卻不知道

當時邊關吃緊,田畹為了日後保自己全家性命,便宴請當時大將吳三桂,而吳三桂對在宴席上表演的陳圓圓一見鍾情,便對田畹說,要是將陳圓圓相贈,日後比保其命,吳三桂便迎娶陳圓圓為妾。俗語:紅顏禍水,這見解太經典了,很多人卻不知道

在吳三桂外出打戰時,李自成佔領京城,其部下見陳圓圓美貌便強佔為妾,吳三桂得知十分惱怒,本來打算投降李自成卻引清軍入關,攻打李自成,奪回陳圓圓。俗語:紅顏禍水,這見解太經典了,很多人卻不知道

而後陳圓圓便隨著吳三桂到雲南,期間拒絕了王妃的稱號,屢次勸說吳三桂反清復明,但是吳三桂貪圖眼前利益數次錯過最佳時機。最後發起的三藩之亂以失敗告終,而陳圓圓晚年失寵,出家為尼,關於她的晚年眾說紛紜。俗語:紅顏禍水,這見解太經典了,很多人卻不知道

經過一番波折,吳三桂為了救回陳圓圓投靠了清軍,陳圓圓也重回吳三桂懷中並隨著他前去雲南,但是好景不長,吳三桂對陳圓圓的寵愛被更年輕的美人所替代。陳圓圓對吳三桂漸漸失望,便出家為尼,獨身一人在廟中生活。俗語:紅顏禍水,這見解太經典了,很多人卻不知道

數年後吳三桂在三藩之亂中兵敗,得知自己命不久矣的吳三桂為了保住自己的後代,便派自己的親信馬寶帶著自己的兒子和陳圓圓躲避追殺逃走。於是陳圓圓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就是給吳三桂留後,帶著吳啟華也就是吳三桂的兒子在馬寶的保護下載寺廟中逃過追殺。

俗語:紅顏禍水,這見解太經典了,很多人卻不知道

之後陳圓圓便在那個寺廟中終其餘生,而吳三桂的香火也得以留存,他們為了感恩馬寶的救命之情,將他們避難之處任命為馬家寨,好像居住在那裡的吳姓子孫軍事吳三桂後代。俗語:紅顏禍水,這見解太經典了,很多人卻不知道

陳圓圓的老公是吳三桂,他們之間的感情很是轟動,傳說吳三桂成為叛賊投靠清朝就是為了陳圓圓,而陳圓圓因此有“紅顏禍水”之稱。

陳小春版《鹿鼎記》中,有一段韋小寶對陳圓圓說的一段話:紅顏禍水這句話,我倒也曾聽說舒先生說過,什麼妲己,什麼楊貴妃,說這些美女害了國家。其實呢,天下倘若沒有這些糟男人,糟皇帝,美女再美,也還不了國家。大家說平西王為了陳圓圓,這才投降清朝,依我瞧哪,要是吳三桂當真忠於明朝,便有十八個陳圓圓,他奶奶的吳三桂也不會投降大清啊。

所以連韋小寶都懂的道理,人們卻看不清,道不明。無非是後人給那些所謂帝王英雄一個臺階下罷了。

不過,話說回來,若是那些美人只是貌美,似乎難以禍國殃民啊。吳王闔閭,就因為孫子要演示軍令如山,不惜斬殺了自己最寵愛的兩位美人。若不是美人們有手段,又如何擋得住那些腐儒的悠悠之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