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平穩度過幼兒園適應期?

四節蝦


幼兒園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小社會,現在家裡孩子每一個都寶貝的不行,一些家長到了孩子快要上幼兒園年齡,除了孩子會有很正常的入園焦慮之外,現在還會出現一種現象,被稱為家長入園焦慮,就是孩子上了幼兒園家長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有的孩子明天上學家長晚上都會睡不著,擔心孩子在園一天的情況,還有的家長送孩子上幼兒園,會不離開幼兒園在幼兒園外面等著孩子上戶外,看看孩子才放心,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出現分離焦慮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去了幼兒因為孩子要調整一種她在家已經平衡的的狀態,但是孩子的神經能力發展不足,很難快速穩定的調整過來,所以在身心方面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當孩子與新環境就是幼兒園達到一種平衡適應的狀態時,孩子就適應了幼兒園並能開始幼兒園的生活,所以做為家長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孩子更好的適應幼兒園。



一、正確看待入園焦慮,不把分離焦慮看待成負面的事情。

對於孩子來說,剛開始上幼兒園出現入園焦慮的現象是很正常的,一般孩子來說兩個星期可以逐漸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在剛入園初期,孩子會有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不適應,家長要給予理解,幫助孩子正確的疏導焦慮緊張的情緒,讓孩子的情緒發洩出來,因為好情緒和壞情緒都需要一個出口。我們家長更多的是引導孩子的正面積極的情緒,並每天和孩子聊聊,告訴孩子當他不適應不開心和有需求的時候可以怎樣處理,孩子的心態上逐漸平穩可以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二、培養孩子自理能力

孩子馬上上幼兒園時可以在家裡提前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在幼兒穿衣,入廁,吃飯當面的訓練,孩子是自理能力越來越強的,所以家長耐心些帶孩子練習和模範讓孩子跟著學習等。可以和孩子基本溝通幼兒園的情況,交給孩子基本的表達能力,讓幼兒在園遇到問題是表達交流,比如:“老師,我想上廁所”等的話語。

家長和老師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孩子一定可以順利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我是Olive


首先我來說說我兒子,是去年秋季入園的。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父母和孩子都有分離焦慮症,孩子哭鬧,父母傷心。那段時間確實每天早上醒來都覺得孩子好可憐。所以我是這樣做的:

一方面 做心裡工作,孩子在快要進入幼兒園的時候,我就提前開始給兒子做心裡準備了,告訴他幼兒園可以和老師玩遊戲,還可以交到許多新朋友,給孩子講小獅子是如何勇敢離開父母肚子上幼兒園的,還有一些關於愛上幼兒園類的書籍。

另一方面 給孩子在獨自生活方面的培養,自己吃飯,需要上廁所了大膽告訴老師,會簡單的脫外套,鞋子。有任何需要找老師等等。

雖然兒子剛開始上幼兒園還是會有些不情願,不開心,但是也還算順利,不會一哭二鬧三打滾的。


語語數數


孩子在剛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產生一個分離焦慮期,那麼孩子表達分離焦慮期的主要表現就是哭鬧不願意上幼兒園,所以這種情況下,家長就會比較擔心,比較憂慮,那麼應該如何讓孩子平穩的度過這個焦慮區,儘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呢?



首先,孩子產生分離焦慮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產生了不安全感,產生了恐懼感,這種情況相信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孩子從一個小的家庭生活到了一個大的集體生活,那麼這裡沒有他熟悉的任何人,只有他不熟悉的老師,不熟悉的同學,他不知道該怎麼和小朋友交流?不知道怎麼和老師溝通?

所以這種情況下,他在幼兒園裡面一天度過下來就會感覺特別恐慌,那麼他就會產生哭鬧不願意上幼兒園的情況。家長了解了孩子產生分離焦慮期的主要原因之後,就一定要給孩子一定的安全感,這樣孩子才能儘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

比如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可以帶孩子到幼兒園裡面實地考察一下,讓孩子對幼兒園有一定的熟悉感,這樣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不會對幼兒園產生那麼強的牴觸了。

其次,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家長要做的就一定要堅持送孩子上幼兒園,孩子肯定是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這種情況下家長一定要陪孩子儘快的度過這個過程。那麼孩子在適應的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哭鬧,不願意上幼兒園等情況。

這樣的情況家長不能看到孩子哭鬧不願意上幼兒園的情況,就產生心軟的心理,覺得孩子是不是在幼兒園裡面生活的不好?不願意上幼兒園就不上了吧,這樣的情況不僅不能幫助孩子儘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還會給孩子養成一定的壞的習慣。

他會覺得既然他提了要求,家長就滿足他,那麼有了第一次不上幼兒園的情況,就會有第二次不上幼兒園的情況,有了第二次就會有很多次,所以對於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沒有任何幫助。這樣的情況,家長就一定要做到狠心,即使心裡再心疼孩子哭鬧的情況,表面上也一定要強硬起來,讓孩子知道不管他再怎麼哭鬧,他必須要上幼兒園。

幼兒園是現階段他必須要完成了一個責任,他不能用哭鬧來逃避這個責任,並且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交到老師手裡之後,一定要頭也不扭的立馬走,這個時候如果家長一步三回頭,再看孩子哭沒哭鬧沒鬧?孩子絕對會抓住家長的這個弱點來變本加厲的要挾家長,以達到他不願意上幼兒園的目的。



所以只有家長做到堅持送孩子來幼兒園,不能被孩子哭鬧所脅迫,沒有特殊情況一定不要給孩子請假,當然如果孩子身體確實出現了不適的情況,可以給孩子請假,要讓孩子養成一個按時上幼兒園的好習慣。

第三,每天家長在接到孩子的時候,可以不必著急離園,可以讓孩子當幼兒園的小主人帶領家長逛一逛幼兒園,每個孩子都是有集體榮譽感的,這樣的情況下他的心裡就會把幼兒園當作他自己的家,慢慢的他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不會產生哭鬧的現象了。

或者是家長帶孩子到教室裡面和老師進行短暫的交流溝通,讓孩子和老師儘快的熟悉起來,那麼孩子和老師熟悉起來之後,慢慢的孩子就會喜歡上老師,那麼幼兒園裡面有了他喜歡的人他也會願意來上幼兒園的。

在有條件的家庭可以邀請孩子的同班同學到家裡面來做客,一般情況下,孩子在幼兒園裡可能會不好意思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溝通,但是到了家這個熟悉的環境裡面之後,他就會願意和其他的小朋友交往交流,和其他小朋友的關係就能儘快的熟悉起來,這都是有助於他適應幼兒園的一些行為表現。

第四,這一點就需要家長在心靈上,在語言上多給孩子交流溝通,比如說家長每天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可以在路上告訴孩子,老師和小朋友都非常想他,幼兒園裡面有很多好玩的玩具等等,讓他對幼兒園產生一定的期望,這樣他就會慢慢的喜歡上幼兒園。

或者是放學的時候和孩子談一下,他在幼兒園裡面發生了哪些美好的事情?這個時候切忌家長上來就問孩子:你在幼兒園裡吃飽了嗎?老師批評你了嗎?同學們欺負你了嗎?等等一些負面的問題,這樣孩子心裡想的唸的都是幼兒園的不好,所以他就更加不願意上幼兒園了。

本身幼兒園裡面沒有孩子在家裡生活的自由自在,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還要聽老師的管教,限制這個限制那個,所以這個時候他再覺得幼兒園不好,他就更不願意上幼兒園了。可以問孩子一些傳遞正能量的問題,比如說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了哪些好聽的故事呀?學了哪些兒歌呀?等等這些問題。



所以說家長問孩子話也是一個技術活,也需要家長考慮清楚再問的。當然這幾個方面做下來之後,慢慢的孩子就會適應幼兒園生活了,並且大部分的孩子1~2個星期就能度過他的分離焦慮期,也就是能適應幼兒園生活了,但是有的孩子特別是受家長溺愛比較嚴重的孩子,就容易適應幼兒園生活比較慢,這樣的情況就需要家長一定要堅持送孩子來幼兒園,相信過不了多長時間孩子就能適應幼兒園生活了。


最美幼兒緣67


一 因為她五歲多了,性格,習慣都有養成,自理較強,語言表達很強。

二是之前有宜家、託管、圍棋課的經驗,沒有出現不能融於集體的情況,完全不擔心。

三是就打算上半天,一會兒就回來了。


Cici693


給你推薦幾本繪本可以陪孩子一起看,《媽媽心媽媽樹》,《我愛幼兒園》,《幼兒園裡的26個開心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