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要謹防熊孩子?其實我們曾經也是一個熊孩子,別不承認

導讀:過年期間要謹防熊孩子?其實我們曾經也是一個熊孩子,別不承認。

馬上要過年了,相信很多父母都在計劃著春節回老家的事,併為回奶奶家還是外婆家而發愁,特別父母雙方又離得較遠,最終只能選擇春節陪伴一方的父母。但是不管是回奶奶家還是外婆家,都避免不了走親訪友,孩子一多,免不了遇見一些我們認為的“熊孩子”,他們會不會把我們家的孩子帶壞啊?這也是很多父母所擔心的問題。

過年期間要謹防熊孩子?其實我們曾經也是一個熊孩子,別不承認

一說起“熊孩子”,很多人都會選擇避而遠之,更有一些成年人因為“熊孩子”而大打出手,其實也能理解,有些孩子皮起來確實有點過分,特別招人討厭,作為父母的不忍心教訓,最終還是別人替父母做了。都說“熊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熊家長”,雖然這句話有一點誇張,但是的確有一定道理。

記得有一次過年,那時我還沒有孩子,我隨父母到舅舅家裡去團年,遇見一個“熊孩子”,一到舅舅家就開始翻箱倒櫃,把舅舅家弄得烏煙瘴氣,吃飯的時候,拿著筷子使勁敲碗,旁邊的媽媽不但不制止,而且跟著孩子一起拍打桌子,好像在給孩子伴奏似的。雖然我們都很討厭這個“熊孩子”,但是大家都是親戚,也不好說什麼。

過年期間要謹防熊孩子?其實我們曾經也是一個熊孩子,別不承認

如今自己已有孩子,有時也能理解作為父母的心情,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頑皮,作為父母也一味地選擇忍讓,不忍心批評孩子,不忍心看到孩子哭,這才是孩子最終成為“熊孩子”的原因。不知道你是否記得小時候,是不是也經常做一些讓父母和別人討厭的事情,比如到處搞破壞、和別人打架、偷父母的錢等等,這些在成人眼裡認為特別“熊”的事情,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幹過,所以說,其實我們曾經都是一個“熊孩子”,別不承認。

可是時代不同了,如今越來越多人熱衷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所以“熊孩子”越來越起眼,並被人討厭,而以前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天生就是頑皮的,所以對這樣的行為並沒有引起重視。其實在孩子心理,他們本身就是一張白紙,只是不知道成年人的規矩而已,加上孩子的控制慾也不強,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就會忍不住,而有些行為,被我們成年人看做是“熊”。

過年期間要謹防熊孩子?其實我們曾經也是一個熊孩子,別不承認

歸根結底,孩子成為“熊孩子”,跟父母的約束有很大的關係,父母從小就應該給孩子建立規矩,讓孩子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當孩子觸碰自己的底線時,父母不要不忍心,該收拾的時候絕不手軟,不然等孩子長大出社會,也會不適應,最終別人替你收拾。所以,與其說過年期間要謹防“熊孩子”,不如說要謹防“熊家長”,因為他們的教育方式才是讓孩子成為“熊孩子”的罪魁禍首。

今日話題:對於“熊孩子”,你怎麼看?

關於孩子成長的知識和經驗,我會每天更新,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知識,歡迎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