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蕩”的最高境界:七旬浪子要造一艘古早木帆船開到威尼斯去

“浪蕩”的最高境界:七旬浪子要造一艘古早木帆船開到威尼斯去


“浪蕩”的最高境界:七旬浪子要造一艘古早木帆船開到威尼斯去

人物故事/黃凌霄

浪子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航海,最熱血的冒險活動

未知大陸、寶藏、海盜……廣袤的藍色海洋,曾帶給人類無限的想象。

15世紀,明代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寶船隊雲帆高張,縱橫天下。這支當時世界上最強船隊的主力船型,便是名為“福船”的木製大帆船。令人惋惜的是,這樣規模浩大的航海活動只是曇花一現,中國最終沒有成為海上霸主,曾經高超的造船技藝也一併消逝。

時至今日,物換星移,交通工具上天入地,就差瞬間移動了。但是,航海懷舊控、船模研究宅、地理發燒友們卻依然在問:中國現在還有沒有能夠遠航的大帆船?

有人在追問,有人已經準備揚帆,心有海嘯,卻看似波瀾不驚。

“浪蕩”的最高境界:七旬浪子要造一艘古早木帆船開到威尼斯去

臺灣航海學者黃凌霄先生

臺灣老男孩跨海尋夢

七月,驕陽似火,一位來自臺灣的七旬老人,出現在漳州月港,與當地最後幾位木船釘造師傅,一起研究復原一艘三桅木帆船,這是一種早已在大海上消失不見的中式帆船。

月港是一個傳奇,明隆慶年間開港,輸出生絲,載入白銀,交換物種,溝通全球,改變了明王朝的經濟力量,被稱為“天子南庫”。當時月港不僅是中國商貿大港,也是著名的造船基地之一。它見證了航運貿易的興衰,更見證了傳統木帆船從風光到消亡的全部。

“浪蕩”的最高境界:七旬浪子要造一艘古早木帆船開到威尼斯去


“浪蕩”的最高境界:七旬浪子要造一艘古早木帆船開到威尼斯去


“浪蕩”的最高境界:七旬浪子要造一艘古早木帆船開到威尼斯去

這位來自臺灣的老人名叫黃凌霄,他多次來月港是尋找能夠打造傳統木帆船的老師傅,這樣的匠人如今已是廖若星辰。他找到了鄭水土師傅,倍覺投緣,一拍即合,開始了齊心協力的造船行動。

他把船命名為“浪蕩子·馬可波羅”,看似玩世不恭,卻是富有深意:“我覺得流浪是我多年的生活狀態,馬可波羅其實也是個浪蕩子,他一直在行走,據說他後來是從中國坐船回到威尼斯的。“

而浪蕩子黃凌霄打造這艘木帆船的目標便是駕船駛到意大利。他要從澎湖出發,環臺灣島後南下,沿著古老的海上貿易航線,由馬六甲進入印度洋,渡過紅海到地中海,最終抵達馬可波羅的故鄉威尼斯。

中國海岸線最後的木帆船


黃凌霄進行的是一次“搶救”式的造船。幾位師傅均是花甲之年,已經三十年未曾建造過這樣的三桅木帆船,他們要憑著腦海中的圖樣,打造著也許是人生中最後一艘木帆船,也許是整個中國海岸線最後的木帆船。

“浪蕩”的最高境界:七旬浪子要造一艘古早木帆船開到威尼斯去


“浪蕩”的最高境界:七旬浪子要造一艘古早木帆船開到威尼斯去

固定龍骨

船寮現場,造船師傅鋸木釘板,從安放龍骨到搭建船肋,有條不紊,逐漸成形。黃凌霄則注視著師傅們的每一個步驟,不停拍照並錄像。

除了能打造出一艘可以遠航的船之外,他覺得還應該記錄下日漸式微的傳統造船技藝,結集出書。“中國的船文化我覺得非常有意思,非常的龐大非常的浩瀚,但是沒有人去做這樣的一些記錄。這樣會慢慢沒有掉,沒有掉非常可惜。” 歷史的缺失讓黃凌霄深感遺憾,“中華文化不是蓋的,美的地方非常美,你就是要去注意它,就會喜歡它,要靠大家去挖掘自己的文化,留住民間記憶。”

“浪蕩”的最高境界:七旬浪子要造一艘古早木帆船開到威尼斯去


“浪蕩”的最高境界:七旬浪子要造一艘古早木帆船開到威尼斯去


“浪蕩”的最高境界:七旬浪子要造一艘古早木帆船開到威尼斯去

月港造船師傅鄭水土用傳統木匠工具進行操作

“跑路”、“肖狗”、“黑水溝”,他的船名很有趣

黃凌霄是臺灣花蓮人,30年前的一次澎湖之旅,一艘精緻的小舢板讓他迷上了中式古船,改變他的生活軌跡。49歲那年,他開始打造第一艘屬於自己的木帆船“跑路”號,“跑路”在閩南話裡意思是欠債逃跑,外人看來不可思議的船名折射出黃凌霄灑脫詼詣的一面:“這個船名讓有的人不敢坐我的船,我喜歡開玩笑,其實這是逃離煩擾世俗的意味。”之後,他又打造了“肖狗”(瘋狗)號。同時,他遠赴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學習帆船文化,並跟隨各國船員環遊世界。

多年的海上經歷,讓黃凌霄對傳統中式帆船,尤其是福船情有獨鍾。2011年,在搜錄了大量史料後,黃凌霄決心打造一艘真正意義上的仿古福船。他將這艘八米長的木帆船命名為“黑水溝”號,寓意先民航渡臺灣海峽時冒險進取的精神。

造船期間,黃凌霄通過文字與影像,對物料的來源、選取與處理,到龍骨安放,再到桅杆與帆布染制全過程進行了記錄,同時,也記下許多海洋民俗文化。2015年,《黑水溝:漫談打造臺灣北海岸傳統帆船》一書出版,成為人們瞭解中國傳統造船文化的一扇窗口。

“浪蕩”的最高境界:七旬浪子要造一艘古早木帆船開到威尼斯去


“浪蕩”的最高境界:七旬浪子要造一艘古早木帆船開到威尼斯去

檢查龍骨

對星辰大海的渴望和對福船的鐘愛讓黃凌霄跨過海峽,來到廈門,最終來到月港。這酷酷的老男孩要實現他人生中更大的夢想,“浪蕩子·馬可波羅”的建造就此揭開序幕。

每天上午七點多,黃凌霄便和師傅們一起來到船寮,開工造船直至傍晚收工。為了完整記錄船的建造過程,他在造船師傅家住下,師傅起床他就起床,師傅吃飯他就吃飯,師傅吃飽他也要吃飽,師傅出門他跟出門,為了就是不漏掉任何與造船有關的步驟和細節。

“浪蕩”的最高境界:七旬浪子要造一艘古早木帆船開到威尼斯去


“浪蕩”的最高境界:七旬浪子要造一艘古早木帆船開到威尼斯去


“浪蕩”的最高境界:七旬浪子要造一艘古早木帆船開到威尼斯去

“我希望能有人來這裡鼓勵一下,來打氣打氣。”黃凌霄先生笑道,“造這樣的船對地方傳統文化的保護其實是很重要的事情,非常重要。”

這樣一位老人與海的故事令人著迷,也令人敬佩,讓我們一起去記錄併為它點贊~

“浪蕩”的最高境界:七旬浪子要造一艘古早木帆船開到威尼斯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