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祖宗有多智慧,“琴棋書畫”與手指運動!

看老祖宗有多智慧,“琴棋書畫”與手指運動!

眾所周知,人類的進化的過程中,直立行走是最為重要標誌。但,人與其它哺乳類動物最根本的區別是,人類通過直立行走解放出的前肢進化出手,這成為人類創造奇蹟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影響因素。而手又與大腦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手的動作,特別是手指的動作,越複雜、越精巧、越嫻熟,就越能在大腦皮層建立更多的神經聯繫。採用活動手指來刺激大腦,不僅能增強大腦的活力,並可延緩腦細胞的衰老。這對人類智力的開發,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換言之,人的不斷進化與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手與腦之間相互影響、促進與提高的產物。

看老祖宗有多智慧,“琴棋書畫”與手指運動!

一、常用的“筷子”與刻意的“琴棋書畫”。

如果按餐具去區分人類,用筷子的中國及東亞各國、用刀叉的歐美各國、及用手直接抓飯的非洲及印度等南亞國家,也許我們會很清晰的觀察和體會出其中的差異。以最日常、最剛需的飲食習慣,巧妙地結合到手部運動。這其中無論是主觀的選擇或者偶然的巧合,我們必須感謝長久的習慣帶給自身的正向影響與促進。而作為古代教育必備的“琴棋書畫”而言,彈撥、執子、運筆,棋功力也恰巧都在手上。細細品味,無論彈撥、執子或者運筆,所涉及的手指動作要求,又是在手指習慣運動基礎上的“某種提高與強化”。

看老祖宗有多智慧,“琴棋書畫”與手指運動!

二、“五指應五行、五指通五臟”。

從古代中醫理論入手,人的五根手指正好對應人體的五臟。拇指(代表脾、胃),五行屬土;食指(代表肝、膽),五行屬木;中指(代表心、小腸),五行屬火;無名指(代表肺、大腸),五行屬金;小指(代表腎、膀胱),五行屬水。而中醫經絡學說則認為,手指是人體上肢的末端,氣血流注到此而返回,五個手指有6條經脈循行。現代醫學階段,雖然研究方法與古代中醫有很大區別,但是通過手指變化可以投射出身體狀況的研究已經得到了某種認可。

看老祖宗有多智慧,“琴棋書畫”與手指運動!

三、教育專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學生採用活動手指來刺激大腦,遠比死記硬背更能增強大腦的活力。這對人類智力的開發,尤其對兒童的智力開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醫學屆也認為,手部的血液迴圈豐富且微循環密集,毛細血管網和神經末梢極為豐富,尤其是手指,每平方英寸所含的神經末梢數量高達50000,為大腦提供了極多的資訊,從而促進了腦細胞的發育。如果回憶每個人的童年,喜歡吸吮手指是每一個孩子最大的樂趣。藉助現代醫學投影技術,醫生甚至發現,還在孕期子宮內的胎兒,一邊在羊水中漂浮,一邊有滋有味地吸吮著手指。現在看來,並不是手指有什麼特殊味道,而是幼兒基於腦細胞發育需求,導致的本能動作。

現在還時常回憶起,兒時因為拿筷子的“姿勢”不對而受到長輩的責罰,書法課上,老師不斷演示和重申的“執筆姿勢”,圍棋前輩入門第一件事情所強調的“正確執子標準”等等。這樣看似苛刻的要求和習慣到麻木的動作重複,其背後蘊含了怎樣深刻而科學的良苦用心。而作為流傳千年之久的“琴棋書畫”,之所以經久不衰,單單從一個手指運動就能領悟出無窮的樂趣與收穫。如果再加上覆雜的“功、法、意、境”,老祖宗的智慧儘管穿越千年的時空,卻依然是那樣的“熠熠生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