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之痛:老闆為何比員工服務更賣力?員工:我多幹老闆多給錢

文:王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文末有彩蛋!

私信小編關鍵字“績效”,可免費獲贈一份薪酬、績效激勵的視頻資料。

導讀:

前天,我和家人去鄰近一家大型商場購物,19點左右準備去用餐,卻發現有幾家餐廳空空如也,裡面職工都坐著有說有笑,渾然一體。剛進去,令我沒想到的是,店長直接和我說:本店已經打烊了。

我問:這才7點多,怎麼打烊了?

店長:沒材料的,所有菜都已經賣光了。

我:。。。。

餐飲業之痛:老闆為何比員工服務更賣力?員工:我多幹老闆多給錢

這引起我很大的觸動:

1:這家餐飲店生意可能真的好;2:如果每天這個時間點有餐繼續售賣,該店盈利絕對獲利更多;3:職工甘願玩手機談天,也沒有和公司反應,要求及時採購和供應原料。

老闆為什麼會比職工服務更熱心?

  • 1、餐廳是老闆的,生意好壞,跟老闆有直接關係。
  • 2、職工拿著死薪酬,做好做壞、做多做少拿了一樣,職工認為差不多就行,已經很努力了。
  • 3、老闆服務好顧客,是為了顧客下次再來可以再來消費。職工服務好顧客,是為了什麼呢?對自己有些優點利益?
  • 4、生意好,老闆高興,但職工未必高興(因為又忙又累)。生意不好,老闆不高興,但職工高興,覺得很舒服(不會手忙腳亂,不會犯錯,不會被各種投訴)。
餐飲業之痛:老闆為何比員工服務更賣力?員工:我多幹老闆多給錢

想要餐廳職工服務更加熱心主動和敬業,就要給予職工熱心和敬業的理由!

老闆比職工熱心、敬業,是因為做的好可以獲得高收益。而職工拿著不多的薪酬、時有時無的獎金,作業動力就會小。

老闆在為自己幹,每天都帶著期盼和目標作業。職工就是打工者心態,混日子,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

餐廳生意好,老闆收入高。做不好,老闆慘淡收場。不過,這跟職工有什麼關係。

許多企業,職工並非沒能力,而是缺少熱心、動力,為誰做?為什麼做?做了對自己有什麼優點?

餐飲業之痛:老闆為何比員工服務更賣力?員工:我多幹老闆多給錢

我想說:傳統的薪酬形式是無法調集職工積極性的:

傳統薪酬結構設計:

  1. 彈性小:固定的部分比重大,例如非業務崗位的固定部分可達80%以上。
  2. 無法衡量:職工收入與其價值不能相對有效地衡量出來。
  3. 薪酬與職工價值失衡:價值應等於價格,職工付出、創造的結果與其收入沒有直接對等關係。作業量=產值+價值
  4. 缺少鼓勵作用,無法調集勞動者的積極性,消極怠工。
  5. 物質利益是絕大多數人的第一驅動力,傳統薪酬績效缺少活力。
  6. 職工都是抱著打工者心態作業,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幹多幹少薪酬都一樣。
餐飲業之痛:老闆為何比員工服務更賣力?員工:我多幹老闆多給錢

那麼,怎樣設計薪酬模式才能激發職工的鬥志,讓他為自己拼命地幹?一起還不增加企業的成本?

1、給職工更多的持續增加收入的途徑和機會。

2、職工拿的薪酬,取決於他創造的結果。

3、將職工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企業贏利越高,職工薪酬越高。

給大家分享一種體現企業和職工共贏的薪酬模式——KSF增值加薪法,大家可以結合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採用!

KSF又稱作“薪酬全績效”、“要害成功因子”,通過人本的增值同步實現企業贏利增加、職工收入增加。

KSF模式不同於傳統考核,它將職工的薪酬與他的價值相融合,讓職工不是為老闆打工,而是為自己而做!做得越多,收入越高,企業贏利也就更高!

餐飲業之痛:老闆為何比員工服務更賣力?員工:我多幹老闆多給錢

KSF與傳統薪酬、KPI考核模式的區別

  • KSF在職工收入增加、企業贏利增長之間找到平衡點,完成職工和老闆的共贏。
  • KSF將職工的薪酬同價值進行全面的融合,讓職工不再為老闆打工,而是為自己而做。
  • KSF能快速使職工由管理者變為經營者,和老闆的思維、利益完成高度統一,從而快效的推動企業贏利增長。
餐飲業之痛:老闆為何比員工服務更賣力?員工:我多幹老闆多給錢

KSF幫助企業和職工實現了以下轉變:

  1. 職工為自己而幹,作業活躍性大大增強。
  2. 職工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而取得更多的加薪。
  3. 職工能在企業賺到比別的地方更多的錢,他自然就不願意走。
  4. 職工取得的加薪都是樹立在為企業做出貢獻的基礎上,因而不會增加企業成本,反而幫助企業增加利潤。

對職工來說:

1;日常作業有了目標,知道自己重點抓哪些;

2;工資拿多少要靠自己而非老闆;

3;多勞多得,少幹少拿;

4;只需做的比過去好,自然能夠拿到更高的收入;

5;有6-8個加薪渠道,激勵職工主動活躍幹,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 。

對企業來說:

1;職工沒達到平衡點,說明作業做的不到位,自然拿不到高薪;

2;職工達到平衡點,說明職工狀態穩點,做的不比以前插差 ,做的很不錯;

3;職工超過平衡點 ,說明做出了更好結果,自己能拿更高工資,企業取得更高利潤。

餐飲業之痛:老闆為何比員工服務更賣力?員工:我多幹老闆多給錢

那麼,企業有哪些績效成果和她有關呢?

1、餐廳銷售額;2、餐廳人創績效;3、毛利額(率);4、可控費用率;5、客戶滿意度;6、職工訓練;7、翻檯率;8、客單價;9、職工丟失人數;10、個人成績等。。。(這些 都和企業的運營成果、贏利等粘合度高,並非是什麼團隊協作能力,領導能力,職工敬業度,這些都不富惡化SMART職工,不可衡量,無法檢視等,作為老闆,你職工為職工價值付費還是為什麼付費?)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KSF薪酬績效激勵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想深入學習的,主張點擊以下鏈接購買!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設計計劃如下:(設計步驟在文末,想深入瞭解此模式,歡迎私信或許點擊鏈接購書學習)

我們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通過崗位價值分析,分析歷史數據,面談店長,和老闆店長協商平衡點,做出以下計劃:

餐飲業之痛:老闆為何比員工服務更賣力?員工:我多幹老闆多給錢

依據歷史數據,選取好平衡點,講選取好的指標,各分配不同比例的工資額。

1:全店銷售額每多2000元,獎勵4元,反之,少發4元;

2:個人訂房銷售每多200元,獎勵1元,反之,少發1元;

3:人創營業額:每多50元,獎勵5元,反之,少發3元;

4:員工價訓練與考核。。。。。

5:員工主動丟失人數(一般不建議用率)

6:客戶滿意度。。。。

7:。。。。。

總結:

老闆要學會用機制,讓企業自動運轉,不要什麼都親力親為,這樣就算累死自己,也不見得有好的結果。

於SKF薪酬模式你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評論探討,私信回覆小編關鍵字“績效”更可以免費獲贈獨家視頻學習資料,還將機會獲得諮詢師線上輔導一小時服務,更有機會和書中作者面對面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