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現在做一個有尊嚴的公交車司機,很難

在南京,現在做一個有尊嚴的公交車司機,很難

南京公交集團為應對駕乘糾紛,表示,預計到2019年,近8000輛公交車的駕駛室將全部裝防護隔離門,還要求駕駛員在運營過程中對乘客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駕駛員如受了委屈,單位會給他"委屈獎"。

此消息一公佈立即引起社會譁然一片。

首先應肯定南京公交集團為了應對如重慶萬州惡性公交車墜江事故的發生,迅速出臺了相應的防範措施。

但其做法中第二條"要求駕駛員在運營過程中對乘客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駕駛員如受了委屈,單位會給他'委屈獎'"的合理性確是值得商榷的。

管理者在制定規則時,要目光高遠,要有大局觀,有人本關懷的精神。應立足於基層員工的心理需求,思考長效的應對突發事件的機質。

而不只是僅站在管本位的角度去考慮,其效果必然是觸及不到問題的根本,只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因此所產生的後果可能是,這個問題雖被解決了,但隨之因解決辦法的不當誘發了新問題的出現,如此往復,惡性循環,最終無法從根本上預防和阻止惡性事件的發生。

管理者需要重視員工的心理需求,以達到正向激勵和激發員工愛崗敬業的主人翁精神,這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源動力。

管理者職責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讓員工感受到來自企業的尊重、關懷和被重視,遇突發事件時,要第一時間維護員工的合理合法的權益不受侵害。如此企業員工才能從心底感受到來自企業的關懷和愛護,並能以此為動力,每日敬業工作,最終員工能從企業和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所以,管理者需要"愛民如子",在制定規則時,需從心理上激發了從業者愛崗敬業的主人翁精神,因為這種正向激勵的力量是無窮大的。

但不知,在頒佈規則前,南京公交車集團是否考慮過南京市民和本企業員工是如何看待這些規則的?

透過這條規則,人們會認為,南京公交車司機是可以任人侮辱和打罵的,司機的人格可以隨意被踐踏,是沒有任何尊嚴感可言的,所以司機這份職業是很卑微的,從業者會感受到委屈和羞恥。

透過這條規則,人們會認為,南京公交車集團不會保護自己的員工,只會用錢去買斷公交車司機的人格尊嚴,用以討好無理肇事者,息事寧人。為此,南京公交集團將無法招聘到優秀的從業人員。

2年前順風集團應對突發事件的做法讓人眼前一亮。

2016年的4月18日,當順風集團有員工的正當權益受到傷害時,順風集團的做法卻讓員工感受到來自企業的關懷和溫暖。

在南京,現在做一個有尊嚴的公交車司機,很難

總之,"要求駕駛員在運營過程中對乘客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駕駛員如受了委屈,單位會給他"委屈獎""這條規則是需要好好商榷的。

南京公交集團需要思考對突發事件時長效對應機質和辦法。

一名網友給出了很讚的辦法,值得參考。

"這是人人平等的社會,每一個人的尊嚴都要受到尊重,得到保護,不因為你的職業,也不能因為你在工作中就要委曲求全。所以,當有乘客辱罵襲擊公交車司機時,正確的姿式是:立即停車,報警,疏散車上乘客,必要時行使正當防衛!

報警之後,對此類分子,視情節,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處罰,直接監禁,沒有緩刑。只要對此類行為,立發立查,加大處罰並處於重刑,只要她不是瘋子,會因為錯過一站車,再去坐上三年牢?說白了,她鬧,還不是以為發瘋不需要付出代價。

即便她真是瘋子,就是不依不繞要襲擊司機,那麼,把她迅速地關進監獄,也是最好的辦法。

而不能先捆住了被襲擊一方的司機的手腳。"

另一名網友認為南京公交集團需要向員工傳遞正能量,並替南京公交集團草擬的文稿,內容也很贊,值得參考。

在南京,現在做一個有尊嚴的公交車司機,很難

總之,管理者是從基層員工中來的,應回到基層員工中去,站在基層員工的角度與他們一起,共同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如此方能從根本上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才可能最終實現我們每一位都能"安安全全出門去,平平安安回家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