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馮異與“披荊斬棘”的典故

名將馮異與“披荊斬棘”的典故

馮異

“披荊斬棘”語出《後漢書·馮異傳》:“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

東漢初年名將馮異,字公孫,河南潁川父城(今河南寶豐東)人,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在雲臺二十八將中列第七位。他隨漢光武帝劉秀起兵,大破赤眉、平定關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劉秀稱帝后,馮異被封為徵西大將軍、陽夏侯。馮異雖然功高蓋世,為人卻十分謙虛,人們非常敬仰他。

馮異長期鎮守長安,手裡的兵權很大,他又是一個愛民如子的人,在當地老百姓中的威望很高,老百姓都親切地稱他為咸陽王。有人就向光武帝密奏,說馮異在長安的威望太高,又手握兵權,有可能會產生謀反之心,朝廷不能不加以防備。

馮異聽說這件事之後,非常惶恐,他害怕由此引起光武帝的憤怒,加害自己,就趕緊上了一份奏摺,向光武帝表明自己的忠心。他說:“以前我跟隨皇上,即使處境再困難,我都對皇上忠心耿耿,現在天下太平了,皇上信任我,又給我這麼高的爵位,我感激還來不及呢,又怎麼敢做出越軌之事呢?”

劉秀給馮異回了一封詔書,說:“我太瞭解你了。我們雖說是君與臣的關係,但是從私人感情來說,就如同父子一樣。我相信你,你實在沒必要因為這個害怕。”

又過了幾年,馮異從長安回到京都洛陽,光武帝非常隆重地接見了他。宴席正酣之時,光武帝舉起酒杯,對滿朝文武說:“我當年起兵時,馮異是主簿,是他在開國立業中,為我劈開了叢生荊棘,掃除了重重障礙,又為我平定了關中之地,真是功勞蓋世啊。”

宴席結束之後,光武帝賞賜給馮異很多的珍寶、衣服,他還對馮異說:“當年無蔞亭,我好幾天沒飯吃,是你給我弄來一碗豆粥。後來到了虖沱河,又是幾天沒有吃的,又是你給我煮野菜。往事歷歷在目,就像昨天發生的一樣,我又怎麼能忘記呢?你對我的恩情,我至今都不知道怎麼報答呢。”

馮異聽罷,涕淚早已溼了臉龐,趕緊跪了下來謝恩。

後來,人們就用“披荊斬棘”來比喻在創業過程中或前進道路上清除障礙,克服重重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