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畢節幫扶三週年成績突出 入選《企業扶貧藍皮書(2018)》

“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自2015年底中央為扶貧工作定下明確目標後,精準扶貧已經成為新時代中國最重要的課題。全民一心,同心同力是當下扶貧工作最好的註腳。然而截至目前,中國依然有著3000多萬的貧困人口,為達到兩年後“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扶貧工作需要更科學高效的組織方式。

而恆大的畢節幫扶項目無疑為扶貧事業提供了更多可供參考的事實依據。2018年12月5日,國務院扶貧辦聯合中國社科院共同發佈《企業扶貧藍皮書(2018)》,恆大結對幫扶貴州省畢節市脫貧攻堅案例入選扶貧藍皮書,被評為"企業扶貧優秀案例"。這是恆大繼去年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在京發佈的《扶貧藍皮書:中國扶貧開發報告(2017》後,其"政企合力整體脫貧攻堅"模式第二次入選扶貧藍皮書。

《企業扶貧藍皮書2018》是在我國扶貧工作進入脫貧攻堅關鍵階段背景下,由國務院扶貧辦聯合中國社科院推出的聚焦企業扶貧的權威研究報告。

恆大畢節幫扶三週年成績突出 入選《企業扶貧藍皮書(2018)》

恆大幫扶畢節脫貧攻堅案例入選藍皮書,被評為"企業扶貧優秀案例"

藍皮書以《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助力畢節脫貧攻堅》為題,詳細介紹了恆大幫扶畢節全市的背景、做法、成效以及幫扶經驗。據瞭解,恆大集團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在全國政協鼓勵支持下,從2015年12月開始結對幫扶貴州省畢節市,抽調2108人的扶貧團隊常駐烏蒙山區,無償捐贈110億元,通過產業扶貧、搬遷扶貧、就業扶貧等一攬子綜合措施,協助畢節各級黨委政府,幫扶全市100多萬貧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穩定脫貧。

恆大畢節幫扶三週年成績突出 入選《企業扶貧藍皮書(2018)》

恆大援建蔬菜基地喜獲豐收

恆大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攜手當地黨委政府,創新工作機制,不斷融入當地群眾的生活和文化。在機制上,恆大層面成立了扶貧辦,在畢節成立了恆大大方扶貧管理有限公司;而在縣區層面,成立各縣區恆大扶貧工作指揮部,建立政企聯席會議制度,每月定期通報進展、協商規劃、解決問題。人員配備上,恆大選派的管理骨幹與畢節市委、市政府從全市抽調的優秀幹部混合辦公、不分你我。同時,政企之間既有協作,也有分工,各司其職,政府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負責項目審批、土地協調、基礎配套、數據統計,確保幫扶資源精準對接建檔立卡貧困戶。企業管理團隊,發揮決策執行效率高的特點,負責項目執行管理,確保了按工作計劃快速推進項目,兩者之間形成強大合力,共同做好幫扶工作。

恆大畢節幫扶三週年成績突出 入選《企業扶貧藍皮書(2018)》

恆大扶貧隊員和當地基層幹部一起入戶調查

截至目前,恆大已協助畢節各級政府幫扶30.67萬人初步脫貧,同時已助力黔西縣於2018年9月成功脫貧摘帽。

產業扶貧方面,恆大幫助畢節打造成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蔬菜瓜果基地和肉牛養殖基地,現已建設6萬棟蔬菜大棚,建成36.7萬畝蔬菜大田基地、28.6萬平米育苗中心、32處儲存及初加工基地。已引調並繁育68934頭安格斯和西門塔爾優質母牛,改良27萬頭土種牛。已建設13.9萬畝中藥材、食用菌基地,23萬畝經果林基地。

恆大畢節幫扶三週年成績突出 入選《企業扶貧藍皮書(2018)》

恆大援建金沙縣東光社區蔬菜基地

搬遷扶貧方面,恆大在畢節10個縣區建設12個移民搬遷社區及50個新農村已陸續搬遷入住,已搬遷10.7萬人。

恆大畢節幫扶三週年成績突出 入選《企業扶貧藍皮書(2018)》

恆大援建大方縣縣城安置區奢香古鎮

就業扶貧方面,恆大已幫助全市培訓107323人,推薦到當地產業就業和異地就業72189人,人均年收入4.2萬元。

恆大畢節幫扶三週年成績突出 入選《企業扶貧藍皮書(2018)》

為就業人員送行

此外,恆大在當地還援建了26所學校,1所慈善醫院、1所敬老院、1所兒童福利院已竣工交付並投入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